以前也写过几篇关于数据访问的,这里是***的总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数据访问也许不起眼,但是也要好好的设计一翻。从2004年开始用自己的数据访问,一直到现在,经历过两次大的改版,随着需求的变化,也增加了不少的功能,小修小改那就更多了。目的就是能够让自己更轻松一点。整理思路、整理代码,写点东西,一个是给自己留个脚印;另外一个,说不定也许能够给大家帮个小忙。
目标:
简单、好用、易扩展、稳定、性能。
特点:
- 基于ADO.net 2.0 编写,理论上可以支持多种数据库,目前测试了SQL Server 和Access,一位朋友帮忙测试了MySQL。Orcale等其他数据库没有测试过。
- 使用非常简单。
- 支持事务、存储过程、参数化SQL等。
- 对存储过程的参数进行封装,更便于操作和更换数据库。
- 如果运行是出现异常,可以把异常信息、出错的SQL保存到文本文件里面,便于调试、修改错误。
- 可以方便的扩展相关功能,遵循关闭开放原则。
不承担的责任:
不对SQL语句进行检查。
不负责防止SQL注入。
不负责分页。
图示:
结构:
1、 两个工厂
CommonFactory:生成Db系列的实例,比如DbConnection、DbCommand等。内部使用。他们都是抽象基类不能直接new,需要相应的子类的实例,比如new SqlConnection、new SqlCommand等。这个就需要根据当前的需求(驱动类型)来确定了,也就是这个工厂的职责。
DALFactory:调用者使用的工厂,通过这个工厂,根据数据驱动类型,生成数据访问的实例。
2、 主体部分
DataAccessLibrary:这个是数据访问的核心部分,相当于大树的主干。定义了一个DbCommand Command,通过他来实现各种功能。
主体部分仅实现最基本的功能,定义内部结构、成员,实现输入和输出的功能。
输入主要是ExecuteNonQuery。通过他来传递添加、修改、删除的SQL语句(包括参数化SQL和存储过程)。还有一个 ExecuteExists,用来判断数据库里是否存在指定的记录。
输出部分主要是ExecuteReader,这个大家都不陌生吧。其他的原则上都是通过扩展(配件)的方式来实现,不过为了便于调用,还是增加了ExecuteString、T ExecuteScalar<T>(string text)两个函数。这个对于我来说比较常用,所以就放在主体部分里面了。
另外可以通过子类来实现支持不同数据库的差异的部分。
3、 配件部分
这个就比较多了,比如对事务的处理、对存储过程的参数的封装、对Json 的处理、对添加、修改用SQL(包括参数化SQL)的处理等。每一个都是一个“配件”,这样就可以通过增加配件的方式增加需要的功能。比如以前是不支持Json格式的记录的,但是想玩玩ajax,选择json来传递数据,那么就需要把提取出来的数据转换Json格式。那么就可以增加一个“配件”,就是增加一个类,而不影响其他代码。
增加功能,并不影响其他的代码,这个就是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
实例
- //发回复
- Reply.bodyUBB = Request.Form["Editor"];
- Reply.topicID = int.Parse(this.DataID);
- #region 验证信息
- if (Reply.bodyUBB.Length < 10)
- {
- Functions.PageRegisterAlert(Page, "请填写内容,或者内容太短!至少也得写10个字,对吧。");
- return;
- }
- #endregion
- #region 内部字段
- int userID = int.Parse(UserInfo.UserID);
- string ip = Request.UserHostAddress;
- DateTime dateTime = DateTime.Now;
- string bodyHTML;
- #endregion
- #region 处理UBB
- bodyHTML = bodyUBB.Replace("\r", "<BR>");
- //其他略
- #endregion
- //开启事务
- Dal.ManagerTran.TranBegin();
- ManagerParameter parm = Dal.ManagerParameter;
- #region 设置参数
- parm.ClearParameter();
- parm.AddNewInParameter("TopicID", Reply.topicID); //
- parm.AddNewInParameter("回复内容", bodyUBB);
- parm.AddNewInParameter("内容HTML", bodyHTML);
- parm.AddNewInParameter("回复人ID", userID);
- parm.AddNewInParameter("回复人IP", ip, 15);
- parm.AddNewInParameter("回复时间", dateTime);
- #endregion
- #region 保存回复,表名:BBS_Reply
- Dal.ModifyData.InsertData("BBS_Reply");
- if (Dal.ErrorMessage.Length > 0)
- {
- //出现异常
- Functions.PageRegisterAlert(Page, "保存您发的回复的时候出现意外情况!");
- return;
- }
- #endregion
- string sql;
- #region 更新回复人的回复数量,回复时间,以及各种积分。
- sql = @"update BBS_Topic set 回复次数 = 回复次数 + 1 ,***回复时间 = GetDate(),
- ***回复人ID = {0}, where TopicID ={1}";
- Dal.ExecuteNonQuery(string.Format(sql, userID,topicID));
- if (Dal.ErrorMessage.Length > 0)
- {
- //出现异常
- Functions.PageRegisterAlert(Page, "更新回复数量的时候出现意外情况!");
- return;
- }
- #endregion
- #region 更新回复人的参与讨论的帖子
- sql = "select top 1 UserInTopicID from BBS_UserInTopic where UserID ={0} and TopicID={1} ";
- string userInTopicID = Dal.ExecuteString(string.Format(sql, userID, topicID));
- sql = "select top 1 回复次数 from BBS_Topic where TopicID={0} ";
- string reCount = Dal.ExecuteString(string.Format(sql, topicID)) ?? "0";
- int intintReCount = int.Parse(reCount);
- if (userInTopicID == null)
- {
- #region 没有参与过,添加记录
- parm.ClearParameter();
- parm.AddNewInParameter("UserID", userID);
- parm.AddNewInParameter("TopicID", topicID);
- parm.AddNewInParameter("***查看时间", dateTime);
- parm.AddNewInParameter("***查看回复数", intReCount);
- Dal.ModifyData.InsertData("BBS_UserInTopic");
- if (Dal.ErrorMessage.Length > 0)
- {
- //出现异常
- Functions.PageRegisterAlert(Page, "增加您参与讨论的帖子的时候出现意外情况!");
- return;
- }
- #endregion
- }
- else
- {
- #region 参与过,修改记录
- parm.ClearParameter();
- parm.AddNewInParameter("***查看时间", dateTime);
- parm.AddNewInParameter("***查看回复数", intReCount);
- Dal.ModifyData.UpdateData("BBS_UserInTopic", "UserInTopicID=" + userInTopicID);
- if (Dal.ErrorMessage.Length > 0)
- {
- //出现异常
- Functions.PageRegisterAlert(Page, "更新参与讨论的帖子的时候出现意外情况!");
- return;
- }
- #endregion
- }
- #endregion
- //提交事务
- Dal.ManagerTran.TranCommit();
- //正常
- lblMsg.Text = "发表回复成功!感谢您的参与!1秒后重新加载帖子。";
- Functions.PageRegisterJavascript(Page, "reload()");
简单写一个,以论坛的回复为例,这个大家都熟悉,不是太简单也不是很复杂。
这个没有按照三层的方式来写,因为我分不出来哪些是业务逻辑,哪些是数据访问,都写到一起了,呵呵。但是这并不是说数据访问只能写成这个样子。这个只是一个具体的、综合性的例子。也可以把他分一分,找到业务逻辑的部分,提取出去,放在业务层;把数据访问的部分也提出出去,放在数据层。
这里仅仅是一个数据访问的调用的示例,并不是说要不要分层。
原文出处:http://www.cnblogs.com/jyk/archive/2011/03/28/1998254.html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