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6技术在高校校园网普遍应用,清华大学为了更好地监控网络的运行情况,自主开发了IMSN系统,这样我们对CNGI-CERNET2主干网的性能和服务质量进行了近两年的监测和分析。本文将向大家介绍IMSN中延时测量的内容介绍。
延时测量分析
端到端双向时延是衡量网络服务质量的另一个重要指标。IMSN将ping命令封装为一个基本的测量服务并集成到系统中。图7是IMSN系统针对CNGI-CERNET2 主干网各核心节点之间的端到端双向时延测量结果的一个截图。
图7 2010年5月某时刻时延数据
从图7可以看出,两点之间的时延数据基本与两点间地理位置的距离呈正比。地理位置越远,链路的传输距离就越长,因此时延也会随之增大。但总的来说,大部分链路的时间都在80ms以下,对于一般的网络应用,是不会造成影响的。
我们仍用上海到南京方向2008年2月到2009年10月的数据来做对比,如图8所示。
图8 上海到南京链路时延测量数据
从图8可以看出,链路的时延(均值)在这一年半的时间内呈缓慢上升的趋势。这也进一步验证了CNGI-CERNET2的负载越来越重的事实。
为了更好地研究网络传输情况,除了随机选取的节点间的测量之外,我们增加了几个测量任务。选用成都-重庆-武汉-南京-上海这条链路进行实验。该段链路的拓扑结构及时延如图9所示。
图9表示相邻两节点之间的时延,以及从成都出发到其它节点的时延。数据使用相同时间段的2天的测量数据的平均值。路由追踪结果表明,从成都到上海的数据包的确按照成都-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的路线进行传递,而图9可以看作端到端时延和逐跳时延的对比。
从成都到武汉的端到端时延测量为20.53ms,而逐跳时延,从成都-重庆测量为6.88ms,重庆-武汉为13.90ms。因此有:13.9+6.88=20.78。
从成都到南京的端到端时延测量为30.14ms,而逐跳时延,从成都-重庆测量为6.88ms,重庆-武汉为13.90ms,武汉-南京为9.86ms。13.9+6.88+9.86=30.64。
从成都到上海的端到端时延测量为36.61ms,而逐跳时延, 从成都-重庆测量为6.88ms,重庆-武汉为13.90ms,武汉-南京为9.86ms,南京到上海为6.77ms。因此有:13.9+6.88+9.86+6.77=37.41。
从数据可以清楚地看出,端到端时延比逐跳时延相加所得的数值要稍小,而且跳数越多,小得越多,大约每增加一跳这个差值增加0.2ms。
我们基于端到端时延与逐跳时延的测量数据分析,验证了时延的组成,发现了路由器转发与响应处理的耗时规律,即处理目的地为本机的报文比直接转发报文要消耗更多的时间。
随着CNGI试商用项目的完成,100所高校将逐步过渡到IPv6 校园网,并通过CNGI-CERNET2 主干网实现互联,对主干网的运行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要在前期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运行监控的经验,完善监控系统IMSN和主干网运行监控的体系,为第一批试商用IPv6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网络服务。
IMSN系统我们再则篇文章中的介绍就画上句号了,读者如果想了解更多的IMSN的信息可以结合以前的文章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