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8年底Android Market发布以来,业界就开始拿它和App Store进行比较。App Store发展中,不断创造出来的百万富翁的传奇,让大家艳羡不已。无数开发者前赴后继地进入这个领域淘金。而Android Market的发展却看起来不瘟不火,似乎没有太多令人激动的事件发生。即便如此,Android Market的程序发展速度还是相当迅猛。
图1 Android Market程序发布数量猛增
图1展示了Android Market从2009年7月~ 2011年1月的每月程序发布情况。从图1可以看出,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Android Market上的程序发布数量有了显著增长。从每月不到2000、平均每天不到70款程序,发展到每月29000多、平均每天近千款程序,也就是说平均每两分钟就会有1款程序发布。相比于App Store三年发布30多万款程序,AndroidMarket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发布了20万款程序,这个数量不可谓不多。要知道,Android Market刚上线时只有区区34款应用和9款游戏,到2009年3月,也不过才有2300款程序。截止2009年底,Android Market有2万款程序。而到了2010年,Android Market发展迅猛,单单在2010年的***三个月,就增加了8万款程序。
同时,Android设备也得到了跨越式发展,市面上已有上百款造型各异的手机。摩托罗拉已经借助Android手机扭亏为盈,也有消息表明HTC在2011年期望的Android发货量将达到2400万台,并且其市值也在近期超过摩托罗拉,可以说Android绝对功不可没。此外,平板电脑也是相当大的一块市场,各大厂商已然开始发力。毫无疑问,Android的发展形势一片大好。
Android Market的程序下载情况
Android终端的市场表现已经非常出色了,大有赶超iPhone之势。那么整个产业中的非常重要的一环—Android Market,这个作为发行和催生出创意应用的渠道的发展情况又如何呢?
图2 Android Market的销售情况不尽如人意(截止到2011年2月20日)
从图2可以看出,这两年来Android Market付费程序的销售情况的确不太能拿上台面。仅有五款程序销售量超过了25万,且销售量在5万~25万的程序也不过38个。想在这里看到类似App Store上的传奇式的付费量,似乎很难让人信服。如果说付费程序的情况不够好,那么免费程序又如何呢?同样也只有近6000种程序的下载量超过了5万。考虑到这两年来Android终端的迅猛增加,程序的下载情况的确很值得玩味。
图3:更详细的程序下载量表明近半数应用下载量不到50
从图3可以发现,有近半数的程序下载数量小于50,基本上就是无人问津。而程序下载量在5万以上的,只占所有程序的3.4%;下载量在1万以上的,也只有7.1%。相比于2000万~3000万的Android终端数量,这个数据可以说比较惨淡。直观地来看这些下载的数据,可能会得出似乎Android用户不太喜欢下载程序的结论。
图4 诡异的Android Market程序的评分情况
那么,这些程序的评分情况如何?如图4所示。可以看出,低于4分(事实上低于4分代表用户对这个程序不太满意)的比例达到40%,而评5分的则高达42.4%。这是否意味着的确有这么多用户对目前的程序如此满意呢?对于超过50%的下载量为50以下的程序,是否可以推测出这些5分的分数更多地来自于开发者,而不是用户呢?通过对以上数据的分析,不可避免地会发现,Android Market的实际发展情况并非像设想的那样美好,用户对程序的接受程度依然有限。Android Market的现状从前面的数据中可以看到,Android Market上靠销售的盈利能力是一个不小的问题。作为一个开发者在开始审视Android Market的时候,有以下应该需要考虑的因素。
◆是否能够让开发者能够赚到钱,从而催生出更多有价值的应用。
◆是否有足够多创新的东西能够吸引用户一而再、再而三地有购买和挑选的欲望。
◆对于新开发者来说,能否有更好的方式让其创意的应用脱颖而出。
结合以上的几个因素,以及目前AndroidMarket的发展现状,我们来分析一下Android Market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挑战。
程序销售的问题
Android Market程序销售不佳原因如下。
支付的问题
这是导致Android Market销售不佳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Google的Check Out的支付及使用方式不仅需要用户做相当多复杂的操作,而且与App Store绑定信用卡的支付方式相比,其付款体验不太理想。此外,Google Checkout所支持的国家和地区也是一个限制因素。
24小时退款策略
Android Market的程序绝大部分都提供了功能完整的免费版本,而24小时退货策略也使Android Market的退货率居高不下,直接导致开发者很难通过这个方式真正有所收益。当然,最近也看到Google在退款策略上做了不少改进。
盗版问题
根据我的经验,好程序的盗版版本,几乎在24小时之内就会在互联网上泛滥。不仅如此,国外同样也有为数众多的网站,提供所谓的$99包年服务:只要$99,就可以下载Android Market的所有付费程序,这让开发者情何以堪?因此,如果用户养成了免费的习惯,再加上开发者之间的竞争,这个问题将会始终困扰Android开发者。
广告的问题
在Google的App Market的游戏规则里,广告毫无疑问是留给开发者的另外一条活路,也是Google 更加擅长的一条路。在Apple的iAds推出时,有一个做手电筒应用的开发者一天的广告收入竟然多达上千美元。相比来说,GoogleAdsense同样拥有来自于Angry Bird的好消息,据称它每月的广告收入会达到百万美元。当然,这些收益是建立在其数千万的用户基础之上的。
如果你的程序数量不够大,广告的确可以让你每天都有收益,但收益是否足够大,这是每个开发者自己要去衡量的问题。
App Ranking 问题
仔细观察Android Market的排行榜,就会发现排行榜上的程序似乎从来没变过。经过分析,Android Market在程序排名上有如下问题。新程序胜出方式单一在Android Market上,目前有如下排名方式:Featured、Hottest、Just In。Featured是一个很好的推广途径,但数量不多,导致用户无法有效地进行选择。Just In分类作为一个新程序上榜和推荐的机会,已经被众多的程序数量给抹杀了。平均每小时60种程序,一小时之后你的程序就消失在了茫茫的程序大海中,再也不会出现。
传统厂商的聚集效应
Android Market上排名靠前的程序被大公司所占据,而很难看到小的、有创意的程序出现。反观App Store:很少看到如此多的大品牌出现,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小的创意性产品。相比之下,小的开发者是否能够在Android Market淘到金、如何面对大公司的压力,这也会是一个问题。
设备以及版本的分裂
如果用户给你评上一个1分,并且反馈是“在我的xx设备上跑不起来”,而这个xx设备却是一个发货量极少或者是用户自行刷过ROM的机型,你心中的郁闷确实会难以言表。这就是目前Android终端面临的***问题之一:分辨率、操作系统,甚至厂商定制的第三方UI。开发、适配逐渐成为开发者的噩梦。此外,各种眼花缭乱的第三方Market和发行渠道对用户又有多大帮助呢?
Android Market的发展挑战
通过前文的分析,不难理解和发现AndroidMarket的现状。尽管表面上形势一片良好,然而对开发者来说,却是冷暖自知。在这里,我斗胆提出Android Market亟待解决的问题。
付费的问题
从本质上来说,尽管Google的确会付出更多的努力来解决付费的问题,但是在有众多试用的免费版本的情况下,付费路线是否能够培养起来,的确需要实践来检验。Google试图希望将众多高质量的iPhone用户吸引到Android平台上来,Angry Bird作为最早的一批已经迁移过来,短短几天下载量就超过200万。这充分说明,Android用户并非不愿意下载程序。Angry Bird免费150关的架势,似乎就根本没打算收费,其CEO似乎也在博客上言明不会在Android收费。但是,并不是每个开发者都会这么走运。
Market的程序筛选机制
Android Market的繁荣和发展,最终还是得依靠千千万万的开发者。如何让好的创意能够有更多的渠道表现出来,而不是被各大公司的程序一成不变地垄断排行榜的前列,这的确是Android Market发展的***挑战之一,也是直接影响到开发者信心的渠道之一。
版本分类以及筛选问题
让一个规模很小的开发者去适配各种性能不一的机型,的确会是不小的挑战。目前AndroidMarket采用的是只针对屏幕大小的筛选方法,还不注意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筛选出不同的机型。改进这个问题,也会是一个帮助到开发者的方向。
展望
尽管Android Market看起来问题重重,但机遇与挑战并存。相关研究报告表明,Android手机数量在2011年将会增长683%,设备数量甚至会增加到9千多万台。再加上平板电脑的爆发,机会实在不容小视。同时,面对这万亿的移动互联网市场,以及新的产业变革的机会,Android Market上的竞争激烈程度会比开发者想象得更加残酷。这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已经见证了很多曾经轰动一时、在排行榜高高在上的程序的兴衰。Android Market终归会成为实力派厮杀的战场,仅靠单枪匹马、好的创意已难以取得成功。只有持续的改进和努力才可能获得用户的认可。
本文作者:刘铁锋 百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TO,目前从事移动设备软件相关开发工作,关注Android、iPhone等相关产品开发技术以及移动互联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