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互联网具有的五个中国特色

移动开发
如果要把注意力落在国内市场上,下面五个问题是非常有意思的,角度也很全面:平台,客户,收费,推广和时间。碰巧你也准备在国内做移动互联网开发的话,不妨思考一下。

【51CTO编者按】51CTO曾转发过一篇《再见,QQ;你好,移动互联网!》广受大家欢迎,本文将介绍中国移动互联网具有的五个中国特色,从平台,客户,收费,推广和时间详细介绍中国移动互联网。

 不要等铁块烧红了再锤炼,而是通过锤炼让铁块变红!  

——William Butler Yeats (1865~1939) 

身边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朋友投入了移动互联网的大潮,他们脑袋里有点子,或者口袋里有银子,随时准备成为浪潮中下一颗新星。

在负责 iSeed 访谈栏目时,我也跟不少独立开发者聊过,很自然地就总结出开发者最关注的问题。如果要把注意力落在国内市场上,下面五个问题是非常有意思的,角度也很全面:平台,客户,收费,推广和时间。碰巧你也准备在国内做移动互联网开发的话,不妨思考一下。

不奢望获得标准答案,只求在思考中锤炼作品。

独立服务是否有戏?

[[18549]]

是否应该傍上腾讯,新浪或哪家开放式平台?

放眼望去,国内的独立服务——例如独立 LBS 服务,独立微博服务,独立即时通信服务,独立博客服务,都在积极寻求 Co-Branding。我一直认为纯粹的“Check In 游戏”没多大前途,而“Check In + 支付+ 分享”就耀眼多了。从这个角度上说,开放式平台确实给了开发者更多的牵引力。

腾讯,新浪,阿里巴巴等等大腕都在吼着“开放平台”,真开放还是假开放的问题,也打了不少口水仗。

开发者最担心的莫过于:如果点子足够好,创意足够新,也有利可图,是不是要提防着“开放平台”在背后插你一刀,然后把你踢开?毕竟平台本身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

所以开发者要想喝汤,就得把肉给平台吃────你当然可以在手机支付平台上做游戏点卡的应用,因为你没办法做“水电煤”的应用。

风险和收益,值得仔细权衡。

什么样的用户愿意为什么样的程序买单?

用户群如何划分?

斯凯在纳斯达克上市了(NASDAQ:MOBI),如果现在还有谁认为国内“移动互联网的付费群体在高端手机”的话,斯凯就是最好的反例。

这里把“高端用户”打上引号,因为从 ARPU (平均每用户的收入)的贡献额度来看,这些爱折腾,又懂点技术,又知道哪些渠道能获得“免费” App 的用户只能算得上是伪高端。

举个例子吧,珠三角工厂里打工的兄弟们,每人每月给运营商贡献的话费不超过 30 块,但他们还是愿意花 5 块钱来开通“超级 QQ”服务,再花 10 块钱来玩手机游戏────因为他们没有电脑,只有低端 MTK 手机,为了 24 小时挂 Q ,为了在业余有个廉价的娱乐活动,他们付出的 ARPU 比“高端用户”更多。

仅仅用手机价钱的高低,来划分高低端用户群体,是很不明智的。前《创业家》杂志主编申音总结得很好:“移动互联网的路线就是从草根到精英。被割裂的互联网很可能在付费的旗帜下更加碎片化、社群化。”,如果你的产品能抓住一块“低端”的碎片,得到的回报可能超乎想象。

手机 App 收费模式在国内能活下去吗?

手机广告值得期待吗?

除了 App 收费和 App 内置广告,在国内还有其他的路可以走吗?当然有!别忘了 SP 是如何靠扣费短信一夜暴富的。如果只是做一个山寨 Android Rom ,里面夹杂一些后台短信暗扣费的私货,也能赚钱,但这不是正道。

最为正道的“ App 收费”模式,在国内水土不服。斯凯的在线游戏算得上是中国特色了,那其他类别的收费 App 呢?欧美用户和日本用户愿意为工具类程序买单,国内就歇菜吧。

手机广告看上去不错。想内置广告?没问题,很多本土化的广告平台已经诞生了:有米,果合,多盟,思奇…随便数数就上十家。如果你觉得这些名字很陌生,也没关系,手机广告平台本来就是年轻事物。年轻就意味着问题多,机会多,早一些接触它,总会有收获的。而且手机广告的点击率确实高于桌面广告的点击率,这位开发者共享了自己的数据。学习《愤怒小鸟》的策略吧:该收费的时候收费,该广告的时候毫不犹豫广告。

走什么推广渠道?

在哪里上架?

坦白说,现在建一个 App 商店的成本并不高。你看硬件厂商,运营商,互联网服务商,玩机论坛都有了自己的商店,这要感谢 iOS 和 Android 。但如果觉得把作品扔到商店就完事了,当然不行。

现在 SNS 和新媒体这么火,利用 Facebook (或人人)和 Twitter (或新浪)来宣传自家的产品是不错的选择,在国内的环境下,可以花点钱,请几个 Fo 数超过十万的帐号帮忙转发,效果还是不错的。

另外,最不容忽视的推广渠道其实是玩机论坛和 Wap 下载站。一个数据是,某软件在论坛的下载量是在 App 商店下载量的十几倍────说明在国内这种“论坛下载”的思维模式具有深厚的根基。所以,请你把“售前”和“售后”服务延伸至论坛吧。

流量是不是问题?

时间是不是问题?

这里我想到 Kik 和米聊。作为众多 Kik 模仿者中最出色的一员,作为轻量级的聊天软件,米聊的流量算不上是轻量。而流量和网速问题,是国内开发者必须面对的现实。下面我引用百度岳国峰的两张演讲 PPT :

第一张是“月末效应”:一个月的第一天用户流量最大,因为这是很多包月套餐的起始日期,越到月末用户就越谨慎,担心流量超标。

月末效应

第二张是“时段分析”:一天之内,临睡觉前的 22:00 – 23:00 是流量最高峰。这是手机程序的最典型特征,用户们都喜欢躲在温暖的被窝里玩手机。

时段分析

“手机时间”很重要,怎样抓住睡觉前和起床前的时间,值得花心思去思考。举个例子吧,手机浏览器的“夜间模式”就符合了这样的需求。

岳国峰提供的另一组数据是网络小说占据了 35% 的用户需求,这更加凸显流量的宝贵────文字类需求仍然是国内手机用户的主流需求,而不是运营商热炒的图片和视频,不要被忽悠了。

 从互联网的经验来看,摸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应用和服务之道尤为重要,相信移动互联网也是如此。这里提出的五个问题,只是冰山一角,欢迎持续讨论。

【编辑推荐】

  1. 再见,QQ;你好,移动互联网!
  2. 腾讯无线发布2011移动互联网产品趋势
  3. 如何实践移动互联网层级信息的交互表达
  4. 开发者和设计师如何抢占移动互联网先机
  5. 如何设计一个简结的移动互联网站

 

责任编辑:佚名 来源: ifanr
相关推荐

2010-08-31 10:49:33

2010-08-30 11:32:31

2013-04-02 10:25:45

移动互联网网络发展无线网络

2009-10-28 10:05:52

2012-09-17 09:00:12

中国移动互联网孵化

2012-08-16 09:44:03

中国移动投资

2011-03-10 12:31:40

生存现状移动开发者

2012-04-10 09:19:43

2016-04-19 14:26:00

比特网

2022-08-04 22:09:11

元宇宙

2012-07-27 09:26:53

程序员

2009-11-09 09:32:34

中国移动互联网人才

2015-11-29 22:42:36

2009-03-31 15:53:51

SaaS长风联盟软件

2012-09-26 09:52:37

移动宽带宽带普及ITU

2017-01-18 10:44:15

中国移动博科NFV

2014-09-23 10:17:56

2011-11-30 09:39:46

互联网经济大会

2013-11-06 15:16:08

2009-11-11 14:24:02

互联网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