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层威胁和安全保护技术白皮书

安全
今天,各种蠕虫、间谍软件、网络钓鱼等应用层威胁和EMAIL、移动代码结合,形成复合型威胁,使威胁更加危险和难以抵御。

1、应用层威胁介绍

今天,各种蠕虫、间谍软件、网络钓鱼等应用层威胁和EMAIL、移动代码结合,形成复合型威胁,使威胁更加危险和难以抵御。这些威胁直接攻击企业核心服务器和应用,给企业带来了重大损失;攻击终端用户计算机,给用户带来信息风险甚至财产损失;对网络基础设施进行DoS/DDoS攻击,造成基础设施的瘫痪;更有甚者,像电驴、BT等P2P应用和MSN、QQ等即时通信软件的普及,企业宝贵带宽资源被业务无关流量浪费,形成巨大的资源损失。面对这些问题,传统解决方案最大的问题是,防火墙工作在TCP/IP 3~4层上,根本就“看”不到这些威胁的存在,而IDS作为一个旁路设备,对这些威胁又“看而不阻”,因此我们需要一个全新的安全解决方案。

在解决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应用层威胁的形式和原理。所谓应用层威胁,主要包括入蠕虫、木马、间谍软件、带宽滥用、DDoS攻击、网页篡改等。下面我们重点介绍一下蠕虫、间谍软件、带宽滥用这三个典型的应用层威胁。

蠕虫

蠕虫的定义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自我复制的恶意程序,泛滥时可以导致网络阻塞和瘫痪”。从本质上讲,蠕虫和病毒的最大的区别在于蠕虫是通过网络进行主动传播的,而病毒需要人的手工干预(如各种外部存储介质的读写)。但是时至今日,蠕虫往往和病毒、木马和DDoS等各种威胁结合起来,形成混合型蠕虫。

蠕虫有多种形式,包括系统漏洞型蠕虫、群发邮件型蠕虫、共享型蠕虫、寄生型蠕虫和混和型蠕虫。其中最常见,变种最多的蠕虫是群发邮件型蠕虫,它是通过EMAIL进行传播的,著名的例子包括“求职信”、“网络天空NetSky”、“雏鹰 BBeagle”等,2005年11月爆发的“Sober”蠕虫,也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群发邮件型蠕虫。群发邮件型蠕虫的防治主要从邮件病毒过滤和防垃圾邮件上入手。

下面我们重点谈谈“系统漏洞型蠕虫”,系统漏洞型蠕虫利用客户机或者服务器的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的漏洞进行传播,成为目前最具有危险性的蠕虫。以冲击波蠕虫为例,它就是利用Microsoft RPC DCOM 缓冲区溢出漏洞进行传播的。系统漏洞型蠕虫传播快,范围广、危害大。例如2001年CodeRed的爆发给全球带来了20亿美金的损失,而SQL Slammer只在10分钟内就攻破了全球。由于系统漏洞型蠕虫都利用了软件系统在设计上的缺陷,并且他们的传播都利用现有的业务端口,因此传统的防火墙对其几乎是无能为力。实际上,系统漏洞是滋生蠕虫的温床,而网络使得他们可以恣意妄为。

间谍软件

网络安全专家对于什么是“间谍软件”一直在讨论。根据微软的定义,“间谍软件是一种泛指执行特定行为,如播放广告、搜集个人信息、或更改你计算机配置的软件,这些行为通常未经你同意”。

严格说来,间谍软件是一种协助搜集(追踪、记录与回传)个人或组织信息的程序,通常是在不提示的情况下进行。广告软件和间谍软件很像,它是一种在用户上网时透过弹出式窗口展示广告的程序。这两种软件手法相当类似,因而通常统称为间谍软件。而有些间谍软件就隐藏在广告软件内,透过弹出式广告窗口入侵到计算机中,使得两者更难以清楚划分。

间谍软件主要通过Active X控件下载安装、IE浏览器漏洞和免费软件绑定安装进入用户的计算机中,间谍软件的危害主要体现如下:

1、  间谍软件对企业已形成隐私与安全上的重大威胁。这些入侵性应用程序搜集包括信用卡号码、密码、银行账户信息、健康保险记录、电子邮件和用户存取数据等敏感和机密的公司信息后,将之传给不知名的网站而危及公司利益。

2、  而由间谍软件所产生的大批流量也可能消耗公司网络带宽,导致关键应用系统出现拥塞、延迟以及丢包的情况。

3、  许多间谍软件写得很差,在进入企业网络后可能产生新的漏洞,或是造成工作站使用时出现性能问题,如屏幕冻结、不定期变慢与通用保护错误等等。

由于间谍软件主要通过80端口进入计算机,也通过80端口向外发起连接,因此传统的防火墙无法有效抵御,必须通过应用层内容的识别进行采取相关措施。

带宽滥用

“带宽滥用”是指对于企业网络来说,非业务数据流(如P2P文件传输与即时通讯等)消耗了大量带宽,轻则影响企业业务无法正常运作,重则致使企业IT系统瘫痪。所谓P2P,全称叫做“Peer-to-Peer”,即对等互联网络技术,也叫点对点网络技术,它让用户可以直接连接到其它用户的计算机,进行文件共享与交换。

图 业务模型从C/S向P2P转移

图 业务模型从C/S向P2P转移

P2P改变了传统的C/S架构模式,使得互联网资源共享的带宽不再受制于服务器的网卡的速度,而取决于参与共享的计算机的总的网卡带宽。例如,英国网络流量统计公司CacheLogic表示,去年全球有超过一半的文件交换是通过BT进行的,BT占了互联网总流量的35%,使得浏览网页这些主流应用所占的流量相形见绌。

P2P的典型应用包括两类:

1、  文件共享型P2P应用,包括BT、eMule、eDonkey等等

2、  IM即时通讯软件,如QQ、MSN、Skypy等等

带宽滥用给网络带来了新的威胁和问题,甚至影响到企业IT系统的正常运作,它使用户的网络不断扩容但是还是不能满足“P2P对带宽的渴望”,大量的带宽浪费在与工作无关流量上,造成了投资的浪费和效率的降低。另一方面,P2P使得文件共享和发送更加容易,带来了潜在的信息安全风险。

2、深度安全保护

面对日益猖獗的应用层威胁,入侵防御系统(IPS,Intrusion Prevention System)应运而生。DPtech系列IPS,具备对2层到7层流量的深度分析与检测能力,同时配合以精心研究的攻击特征知识库、病毒库和应用协议库,既可以有效检测并实时阻断隐藏在海量网络流量中的病毒、攻击与滥用行为,也可以对分布在网络中的各种流量进行有效管理,从而达到对网络上应用的保护、网络基础设施的保护和网络性能的保护。

DPtech系列IPS可以被“in-line”地部署到网络当中去,对所有流经的流量进行深度分析与检测,从而具备了实时阻断攻击的能力,同时对正常流量不产生任何影响。基于其高速和可扩展的硬件平台,DPtech系列IPS 不断优化检测性能,使其能够达到千兆级的高吞吐量和微秒级低延时,同时可以对所有主要网络应用进行分析,精确鉴别和阻断攻击。DPtech系列IPS的出现使得应用层威胁问题迎刃而解。

在具备高速检测功能的同时,威胁过滤引擎还提供流量控制和分析功能,可以自动统计和计算正常状况下网络内各种应用流量的分布,并且基于该统计形成流量框架模型;当DoS/DDoS攻击发生,或者短时间内大规模爆发的病毒导致网络内流量发生异常时,DPtech系列IPS将根据已经建立的流量框架模型限制或者丢弃异常流量,保证关键业务的可达性和通畅性。此外,为防止大量的P2P、IM流量侵占带宽,DPtech系列IPS还支持对100多种P2P/IM应用的限速功能,保证关键应用所需的带宽。

责任编辑:佟健 来源: 51CTO.com
相关推荐

2011-08-02 15:19:28

2017-09-06 16:15:47

存储

2012-09-19 21:06:07

2018-10-15 23:22:41

互联网

2018-10-16 17:23:10

云数据

2018-10-15 14:57:14

华为

2013-11-01 10:26:02

SAP

2014-09-10 11:02:15

移动应用App监测性能测试

2023-05-19 09:48:43

数据安全治理安华金和

2011-08-01 17:13:55

WindowsCE7白皮书嵌入式

2011-11-11 00:01:14

万兆铜缆技术白皮书6A铜缆

2011-12-14 18:14:25

SAP

2010-12-22 19:00:44

2010-10-12 11:17:03

2020-12-17 10:55:09

移动应用趋势

2010-01-13 18:21:46

第三层交换机技术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