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域网流量调度方案发展与应用

网络 网络优化 网络运维
随着企业信息业务的不断丰富,数据大集中已经成为IT建设的趋势,在广域网带宽紧张、成本昂贵的情况下,解决带宽与业务之间的矛盾,构建快速、稳定、高质量的广域网络,保障关键业务传输质量,实现链路资源的充分利用,成为广域网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 从流量控制到流量调度

1、广域网流量与带宽的矛盾

广域网覆盖范围广、接入用户多、承载业务复杂。随着政府、企业等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近年来数据大集中带来的业务整合,高清视频、IP语音、公共资源平台等应用上线,推动广域网数据类型、数据流量、网络规模的快速增加。

相对于园区网、城域网和数据中心,广域网跨越距离远,线路资源有限,高速带宽费用昂贵。快速增加的业务流量与有限的带宽资源之间的矛盾,使得广域网上的流量很容易产生拥塞,导致业务延时增加、流量抖动,甚至丢包。如图1所示。 

图1 广域网流量特征

广域网的上述矛盾决定了广域网业务质量的“不可靠”性,也使得流量控制始终是广域网方案设计的核心内容。

2、流量控制方案

随着线路类型以及网络产品和技术的发展,在广域网上进行流量控制的技术主要分为三种。 

◆InterServ方式

集中服务方式,主要应用于早期的广域网专线,如ATM、FR,通过将线路划成多个PVC**(Permanent Virtual Circuit,永久虚电路,例如ATM线路的VPI/VCI、FR线路的DLCI等),每个PVC分配所需的保证带宽(CBR),将线路的实际带宽在PVC上进行分配。通过将不同类型的业务映射到对应的PVC上,使用PVC的分配带宽,实现不同类型业务的传输带宽和时延质量保证。

该种方式要求网络中的所有节点(包括核心节点)都记录并保留每个类型业务流的资源预留状态,同时为每个类型的业务流设置单独的内部虚电路资源,以保证业务流的带宽。因而该方式对于可划分PVC的ATM、FR等线路比较容易实现。

然而现在广域线路以POS、E1、以太网为主,采用共享带宽方式,在线路上已经不能进行虚拟电路划分。另外,在大型网络中,业务流数量非常庞大,对网络节点设备的处理能力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同时,由于必须在所有节点上都保留每个类型业务流的资源状态,整体网络设计和部署的可扩展性也较低。

因此,IntServ方式主要在早期的广域网线路中应用,而不再适应当前以IP为主的广域网线路,以及日益增多的应用业务,它逐渐被DiffServ方式所替代。 

◆DiffServ方式

区分服务方式,是IETF工作组为了克服InterServ的可扩展性差而提出的服务模型,目的是制定一个可扩展性相对较强的方法来保证IP的服务质量。在DiffServ模型中,业务流被划分成不同的区分服务类。一个业务流的区分服务类由其IP包头中的区分服务标记字段(Different Service Code Point,简称DSCP)来表示。在实施DiffServ的网络中,每一个节点路由器都会根据数据包的DSCP字段执行相应的PHB(Per Hop Behavior)行为,主要包括EF、AF、BE三类:

1. Expedited Forwarding (EF):主要用于低延迟、抖动和丢包率的业务,这类业务一般运行一个相对稳定的速率,需要在路由器中进行快速转发。

2. Assured Forwarding (AF):这类业务在没有超过最大允许带宽时能够确保转发,一旦超出最大允许带宽,则允许根据不同的丢弃级别丢弃报文。

3. Best Effort (BE):尽力转发,主要用于对时延、抖动和丢包不敏感的业务。

区分服务只包含有限数量的业务级别,状态信息的数量少,因此扩展性较好。目前,区分服务是业界认同的IP骨干网的QoS解决方案。尽管IETF为每个标准的PHB都定义了推荐的DSCP值,但是设备厂家可以重新定义DSCP与PHB之间的映射关系,用户可根据网络实际需要进行灵活定义。 

◆MPLS TE方式:

Diffserv是基于流分类的逐跳行为,但是不能选择路径。MPLS TE流量工程是将InterServ方式应用到IP网络中,进行资源预留和流量分担,从而提高线路带宽利用率,对网络资源的使用进行优化。但是TE的实现机制比较复杂,对设备的功能和性能要求很高;同时TE主要应用于运营商骨干网络,适合于网状或者半网状网络结构,对于企业级的星形、层次化网络结构并不适合。因此MPLS TE在企业级广域网中应用比较少见。

在以上三种方式中,目前较为常用的是DiffServ方式,采用流量分类、流量监管(限速)、拥塞管理(优先级队列)等QoS技术,对不同类型流量执行不同的流量控制策略,保证高优先级关键业务的传输质量。

3、流量调度需求

流量控制方案虽然能够保证关键业务的传输质量,但随着广域网上业务类型的增加,面临多样化的业务流量控制需求,逐渐显现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不能全局协调

DiffServ方式的出发点就是通过PHB的方式,每个节点独立执行流量控制策略。目前广域网的双节点、双链路组网方式已经成为主流,这种基于单节点、单链路的PHB控制策略,无法充分利用主、备链路带宽。例如,当主链路业务流量突发超过主链路带宽时,根据主链路节点设备的流量控制策略,即使备链路有空闲带宽,仍然会对主链路上过载流量进行丢弃,导致同一网络节点上的链路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备链路很可能仍有一定的空闲。根据主链路节点的流量控制策略,主链路上必然产生流量丢包,备链路上的空闲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图2 双链路流量控制

如图2所示,主、备链路带宽均为10M,主链路流量突发(达到12M),而备链路流量正常(6M)。由于R1、R2的流量控制策略是独立部署和执行的,根据路由器R1的流量控制策略,会有2M流量被丢弃,而R2所在链路还空余4M的链路带宽,主、备链路压力和利用率不均衡。 

◆不能动态调整

流量控制是基于业务流特征执行策略,一般很少考虑对终端用户进行控制。事实上,业务类型和终端用户的增加,使得业务流突发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例如在线办公系统(Notes、Email等),通过流量控制保证2M带宽,则10人使用时,每人平均100K的流量,50人使用时,每人平均只有40K。如果一些用户收发大邮件、占用大量带宽,将会导致其他人员只能使用远小于平均值的带宽,业务访问速度降低,甚至会影响正常办公。若对每个用户的访问速度进行限制(例如每人最大50K),又会抑制整体访问速度,当并发访问人员较少时,虽然带宽有富余,访问速度也不能增加。因此,由于缺乏动态调整机制,很难对每个用户的使用带宽进行有效限制和保证,以提高效率、兼顾公平性。 

◆不能精细化控制

通过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执行流量控制策略,必须明确配置每种业务的特征(IP地址、端口号、协议类型、优先级等),对于无法通过上述特征识别的业务(如FTP、基于HTTP、P2P等的应用),基于流量控制方案不能进行有效的控制。而随着B/S架构、服务器虚拟化的广泛应用,传统的业务流特征已经不再包含单一应用,必须有对应的深入识别和控制手段,进行精细化流量控制。 

◆整体部署策略复杂

DiffServ方式流量控制虽然可以结合MPLS TE、分层QoS技术,实现更加强大的流量控制功能(例如对关键业务进行带宽预留,对不同部门的不同业务进行分级带宽保证),但MPLS TE和分层QoS技术实现和配置比较复杂,除了运营商骨干网,企业级网络中应用较少。事实上,基于企业级网络的组网结构和运维管理水平,它需要简单、直观、可扩展、适应性强的技术和策略。

为了改进传统流量控制方案中的不足,满足多样化的业务流量控制需求,企业广域网需要一种动态、智能、简单的机制实现流量控制,这就是流量调度。

表1 流量控制与流量调度对比:#p#

二、 流量调度方案的主要构成

广域网流量调度方案,主要包括业务分流、拥塞避免、流量路由、精细化流量控制等几个部分。

1、业务分流

业务分流是进行流量调度方案设计的前提。通过路由协议(Cost、路由优先级等路由策略调整)、策略路由、VRRP/VRRPE等,将流量在链路上进行策略性的分担。例如将办公、生产等业务在主链路上承载,将视频会议业务在备链路上承载。

2、拥塞避免

传统的流量控制是“后觉”行为,主要部署在网络设备出接口,当需要转发的流量超过出接口带宽时,执行拥塞管理策略,通过优先级队列转发高优先级流量、丢弃低优先级流量。QoS技术中虽然有WRED拥塞避免技术,但其主要原理是通过提前丢包降低业务流速率,从而减轻出接口拥塞程度,但并不能完全避免拥塞。 

图3 拥塞管理时延测试

以某测试为例,出接口为10M以太网链路,配置CBQ优先级队列,优先保证UDP报文流量。通过流量测试仪生成混合报文,UDP包(模拟视频流)占1/4,IP包(64字节)占1/4,IP包(1024字节)占1/2,依次测试流量为1.2M、2.4M、3.6M、…、10.8M、12M等几种情况,记录每个报文的平均时延、丢包率。

测试结果如图3所示,流量未超过链路带宽时,所有报文都能够正常转发,平均时延在1ms以下。当流量超过链路带宽,发生拥塞时,通过CBQ拥塞管理策略,UDP包仍然能够完全转发,丢包率为0;而IP包的丢包率随着流量增加而增大。同时,无论是UDP包还是IP包,平均时延都大幅增加,达到15ms以上,IP包甚至达到30ms以上。

可见,虽然拥塞管理可以保证高优先级流量的传输带宽与正常转发,但会导致较大的时延,对高清视频等敏感业务造成一定的影响。

通过拥塞避免,则可以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拥塞避免的主要思路是“先觉”,采用简单、高效的令牌桶技术,对路由器进入的流量进行评估和着色,对链路带宽内的流量标记绿色,超过链路带宽的流量标记红色,只允许绿色的流量进入到出接口,使得出接口的流量不会超过链路带宽,不产生拥塞。

相对于复杂的CBQ队列调度机制,拥塞避免采用了简单、高效的令牌桶流量评估和转发机制,有效降低了流量的时延。如图4所示,通过拥塞避免,路由器总体流量达到出接口链路带宽的120%~160%时,将时延控制在5ms左右,大大低于拥塞管理的时延。 

图4 拥塞避免与拥塞管理时延对比

3、流量路由

传统的流量控制,每个网络节点都基于出接口链路带宽独立执行策略,无法实现主、备链路带宽资源的充分利用。通过流量路由技术,可以实现对多个端口或链路进行流量全局调度,动态监测整个节点链路的带宽利用率;在业务突发时,将较低优先级的流量报文重路由到空闲的备链路上转发,避免主链路上的流量拥塞,从而尽量避免报文丢弃,提高系统链路带宽的利用率。由于业务突发时不发生丢包,因此能够维持应用层会话不中断,提高整体应用系统的可靠性。

流量路由实现流程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如图5所示: 

图5 流量路由技术实现流程 

◆流量监测:对进入路由器的所有流量进行统计,获取优先级、流量大小特征。图5中,主链路带宽为10M,流量1、2、3、4的保证带宽分别为2M、2M、4M、2M,实际带宽分标为2M、2M、3M、5M,其中流量4有突发,实际带宽大于保证带宽,流量3的实际带宽小于保证带宽。 

◆流量着色:根据流量监测的结果,以及设定的拥塞避免策略,为各类业务流标记颜色,以执行对应的转发策略。具体原则为:

(1)根据每个业务的保证带宽、实际流量,对流量报文着色。 

◆当业务流量低于保证带宽时,标记为绿色;当业务流量高于保证带宽时,表示有突发,将超过保证带宽的突发流量标记为红色。图5中,流量1、2、3的业务流量标记为绿色,流量4有2M流量标记为绿色,3M流量标记为红色;

(2)进行多级调度,为业务流量重分配带宽,从而达到带宽均衡。 

◆经过步骤(1)后,业务流量包括绿色的正常流量,以及红色的突发流量。如果某个业务流量小于保证带宽,则绿色的流量速率小于出接口带宽,此时可以通过多个业务带宽重分配,将富余的带宽分配给一部分红色的突发流量,使之变为绿色。反之,如果绿色流量的速率大于出接口带宽,此时可以通过多个业务带宽重分配,将一部分优先级较低的流量变为红色。图5中,流量3的实际流量比保证带宽小1M,流量1、2、3的绿色流量带宽为9M,富余的1M将分配给流量4,则流量4有3M流量标记为绿色,2M流量标记为红色;

(3)可以将红色的流量进行优先级重标记,打上特定的DSCP优先级,用于执行流量转发策略。例如,将着色为红色的流量,标记特殊优先级DSCP11。 

◆流量转发:根据流量着色结果执行转发策略。对绿色的流量正常转发,通过出接口A沿主链路转发;对红色的流量,按照设定的流量策略,将报文丢弃,或者重路由到出接口B,转发给相邻路由器,沿备链路转发。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防止重路由后的流量再重新返回(例如冗余广域链路故障),还需要在主路由器上配置策略,禁止由B接口送出的重路由流量再由接口B返回路由器。

4、精细化流量控制

由于传统的流量控制只能根据L2~L4报文进行处理,因此需要依靠DPI(深入报文检测)、ACG(应用流量控制)等技术和设备进行精细化流量识别和控制,并且能够基于用户执行灵活控制策略。 

◆DPI:路由器设备的L4~L7层报文特征识别功能,通过CPU实现。优点是路由器软件集成,不增加额外成本;缺点是识别功能较弱,性能不高。适用于带宽不高、流量较少的小型网络。 

◆ACG:采用专用的硬件设备,通过特征库实现L4~L7层报文特征识别功能,既可以是独立的硬件设备,也可以是路由器的业务模块。优点是功能强大,除了报文特征识别外,还可以基于流特征(如持续时间、速率波动、流量统计特征)识别报文特征难以界定或经常变化的应用流量(如P2P流量,经常更改端口号、协议字段);缺点是需要增加额外投资。适用于带宽较高、流量比较复杂的中大型网络。  通过ACG专用设备,还可以使用直观、易于管理的配置界面,实现复杂的流量控制和调度策略。例如,对广域网30个分支机构、每个机构5种业务设定带宽分配和优先级转发策略。如果通过路由器的分层QoS技术实现,涉及150种QoS策略,配置和实现非常复杂;而通过ACG设备实现,可以通过图形化界面进行统一配置,部署简单、直观。#p#

三、 流量调度方案的主要应用场景

采用流量调度方案,可以满足不同网络环境的多样化流量控制需求。

1、带宽预留与共享

SDH和IP技术在带宽分配方面,前者通过时隙划分带宽,适合对不同部门和业务分配绝对带宽,但各部门和业务之间无法做到带宽共享;后者通过包交换共享带宽,可以充分利用设备和链路资源,但如果需要实现带宽预留,必须通过复杂的MPLS TE技术,实施难度很大。

对于政府、企业的某些广域网建设,多个部门、业务共享物理网络平台,为了兼顾业务传输质量和带宽均衡,有时需要为关键部门和业务分配一定的预留带宽,保证该业务持续、正常运行,防止带宽被其他业务占用;同时,也需要各部门和业务能够共享剩余带宽,当业务突发时,保证总体带宽的利用效率。

通过流量调度方案可以很好的实现上述需求,如图6所示: 

图6 多部门带宽预留与共享

在地区A、B的汇聚路由器上,流量调度方案设计如下: 

◆地区A、B之间广域网链路带宽155M; 

◆为部门1、部门2各预留40M带宽,剩余75M作为共享带宽; 

◆为保证视频质量的稳定,各部门视频流(10M)只能占用部门预留带宽,而不能走共享带宽; 

◆在部门预留带宽内,数据流量可以自动根据视频流量大小调整带宽分配,当没有视频流量时,数据流量可以占用全部40M预留带宽,超过40M的流量占用共享带宽;有视频流量(2~10M)时,数据流量只占用剩余的预留带宽。

2、双链路流量调度

为保证高可靠,广域网普遍采用主、备冗余链路。随着业务类型和流量的增加,备链路已不再只是作为备份,而是与主链路进行分担,共同承载业务流量,实现对广域网链路资源的充分利用。

传统流量控制设计,都是基于单接口或链路的,当该接口或链路业务流量超出带宽后,就会产生丢包。采用流量调度方案,可以针对双链路组网结构,进行跨设备跨链路的统一流量调度,从而避免一条链路可能严重拥塞,而另外一条链路却空闲的情况,最大化利用链路带宽资源。 

图7 双链路流量调度

如图7所示,实现方案设计如下: 

◆业务分流:规划路由、策略路由,生产等重要业务走主链路,办公和视频业务走备用链路; 

◆过载流量调度:主链路带宽被占满,超过的流量转发到备链路; 

◆带宽保证:根据业务优先级进行带宽保证,链路故障、流量超载时,优先保证关键业务传输。

3、带宽公平调配

对于出口带宽较小,而人数较多的分支机构,经常会出现由于某个人收发大邮件等,占用大量的带宽,导致其他人上网速度明显变慢,甚至可能影响到其他的重要业务,比如视频会议。而大邮件收发属于正常办公业务,传统的流量控制只能控制所有用户的办公业务流量,而不能限制某个用户的流量。

通过基于在线IP的动态流量调度技术,则可以实现基于终端IP的带宽公平分配和共享,同时对重要业务进行带宽保证和优先转发。 

图8 带宽公平分配

如图8所示,设计方案如下: 

◆对在线用户进行带宽公平分配,例如某一时刻在线10人,则每个人员都可以得到至少200K的带宽。而另一时刻,有20人在线,则每个人可以得到的带宽则为至少100K。 

◆此外,还可以设定分组,例如A、B、C三组,每个分组设定总体带宽,并将该带宽在组内进行公平分配。例如A组保证带宽500K,A组内10个人在线,则每个人可得到最少50K带宽。通过设定分组,可以满足不同类型用户的网络访问需求。 

◆通过上述带宽公平分配,在总体流量较小时,用户可以使用富余的带宽,实现高速网络访问;当总体流量较大时,用户可以保证最低带宽,满足正常的办公和网络访问需求。

四、 结束语

流量调度方案更加关注全局、动态、智能,对进入路由器的流量在转发前进行监测,并根据流量类型、流量突发情况等分配带宽,执行相应的流量控制策略和转发策略。同时,流量调度方案所使用的技术、部署方式必须尽可能的简单,使其能够真正应用于企业级网络的不同应用场景,提供链路均衡负载、业务独享或共享带宽保证、用户带宽公平分配、精细化流量识别和控制等功能,适应多业务发展和流量突发环境,使得行业和企业客户能够根据业务流量特点和自身需求,制定灵活、精简、易于管理、可扩展的业务流量管理策略,从而建设快速、高效、可靠的智能广域网络承载平台。

责任编辑:许凤丽 来源: 51CTO.com
相关推荐

2010-11-15 17:34:54

广域网流量调度

2010-04-27 14:06:57

广域网优化思博

2010-12-24 13:08:23

2011-05-05 15:48:04

深信服流量管理

2012-01-18 13:29:02

广域网

2010-12-21 17:34:05

2010-11-23 14:41:24

2010-08-11 21:16:27

广域网加速网络优化深信服科技

2016-01-07 10:47:06

TCP网络协议广域网

2012-12-11 09:48:55

广域网网络优化网络加速

2010-04-23 17:39:00

广域网加速网络带宽华夏创新

2010-03-24 20:28:48

广域网加速

2017-05-03 15:58:29

2011-10-10 12:10:04

广域网优化压缩符号字典

2009-07-08 09:45:03

2009-05-13 09:38:00

广域网优化网络

2015-04-02 17:09:37

SDN广域网

2016-09-07 08:36:18

华为云业务云计算

2011-05-05 15:07:30

2009-08-13 11:19:01

广域网优化应用传输市场Blue Coat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