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过“五一”盼“十一”,迎来“十一”盼春节,休假是个令人兴奋的话题,被很多上班族归为一种奢侈享受。“行业竞争大,不能乱休假”“处于试用期,吃苦是必须”“选择了服务就拒绝了假期”,一时间,“休假有点难”成为职场上各行各业上班族的自嘲口号。然而另一方面,企业也有本难念的经,有的强调行业的特殊性,有的念叨企业生存压力大。
近几年,“上班族”休假不易成为社会普遍现象。《劳动法》里规定的年假不是企业眼中的法定节假日,于是年假难休;度蜜月找不到替代员工就降职,于是婚假难休;生孩子很难得到满额工资,于是产假难休;公休日、法定假日休假会减少相应计件工资,于是节假日难休……
休假难问题林林总总,为了能一探根源,记者深入各行各业,采访了很多一线具有代表性的员工,再现其工作状态和休假心声;按照企业不同性质,与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的人事部总监们从企业角度探究难休假的原因和建议;同时访问社会学家、高校院长、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等多位第三方人士,力求多角度立体化地展现各方观点建议,剖析休假难社会问题的成因。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上班族”和企业在各自需求上存在着矛盾。员工渴望休假,可担心会因此影响收入、给领导留下不良印象、被后辈追赶上,甚至被企业踢出成员名单。如今找一份好工作不容易,“被加班”已成为一种职场“潜规则”,于是很多职场人只能选择隐忍度日,无可奈何。很多员工把不休息当作一种正常的生活状态,放弃内心挣扎,干脆不去计划任何假期。企业负责人也有一肚子苦衷,有的说:企业的生存是首要问题,生存不下去放假又有何意义;有的认为:我们是特殊行业,有自己的一套作息时间,不能死板地按照一个休假标准进行评价……
本周,本报将深入解析员工和企业在休假上的难题。是什么催促员工和企业不停前行,不知疲累?是谁夺走了员工的假期?同时双方提出关于解决休假难题的建议,高校院长、社会学家、政府部门相关负责人给出专业性分析和建议。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