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章主要向大家讲述的是VoIP的技术体制,随着VoIP在话音业务中的比例以变得越来越大,有关技术体制的问题已经成为运营商关注的主要焦点。不同的运营商、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业务环境,对此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如果从体制的角度看,目前主要有H.323和SIP两种,其他的一些流行标准如MGCP只能说是一种VoIP接入技术。——编者
随着VoIP在话音业务中的比例越来越大,有关技术体制的问题已经成为运营商关注的焦点。不同的运营商、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业务环境,对此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如果从体制的角度看,目前主要有H.323和SIP两种,其他的一些流行标准如MGCP只能说是一种VoIP接入技术。——编者
H.323是国际电联制订的标准,它遵循了传统运营商的管理体系,与公众电话网(PSTN)的组网比较一致,即采用了公用号码、静态组网的方式,例如拨叫区号为021时,肯定是上海的被叫用户。这种方案在网络规模很大的情况下有明显优势,因为它能够沿用传统PSTN网的话务模型来帮助组网,在很多方面符合运营商和最终用户的习惯。
SIP在组网则明显体现了互联网的思想,它不是采用类似PSTN的号码,其号码可以转化为互联网域名,因此是一种动态组网方式,具有很好的移动性。用户在打电话时,类似于寻找某个网址。如果运营商建设的是一个大规模、电信级网络,那么当前SIP在体制、运营、管理等诸多方面还不是很成熟。它的优点可能在某些接入的应用环境中体现出来,例如灵活性、终端智能化、多业务等。
如果一个全国范围内的大网采用SIP,那么其成熟度和与现行资费、运营体制的矛盾便会充分暴露出来。例如对呼叫属于国内长途还是国际长途就不好判断。从长远看,SIP应该有很好的发展,但是在最近的几年中它在大型运营商中的应用还不会太广泛。
与基于H.323的IP电话网络相比,SIP协议需要相对智能的终端,即终端需要包含用户代理客户机构和用户代理服务器两部分,由这两部分实现呼叫请求、呼叫答应和一些用户的特定需要。正是因为SIP系统有了相对智能的终端系统,所以它才有可能实现用户个性化的需要。SIP协议的普遍使用有待于互联网用户的进一步发展和网上PC的数量与电话网上电话机的数量具有可比性。
中国话音通信市场开放的控制比较合理,保持着几个大型全国性运营商共存的局面。这些网络普遍要求有电信级的组网、运营、维护水平,而且应该能够与现有PSTN网很好地结合。那么,符合这一要求的无疑是H.323。
这也是H.323在今后5年甚至更长时间都会长期存在的最重要原因。思科公司在VoIP方面支持当前流行的所有标准,并密切关注每一种标准的发展。就当前与中国移动、联通、网通等运营商的合作看,都全面采用了H.323技术体制,而且实际运营的效果非常好。
国内现在还非常流行的一种VoIP技术是MGCP。严格说来,它不能算是一个话音网络的体系结构,也不是一种组网技术,只能说是一种接入技术。单纯用作网关尚可胜任,但是组网、互联还是要依赖H.323和SIP等技术。
其核心思路是采用集中方式来控制大容量、简单化的终端。很多人认为,MGCP通过把一个体系性的结构分割成媒体终端和媒体控制器,进而发展为软交换,这是一种技术上的革命。其实并非如此,从某种程度说,这只是市场化的炒作。
媒体网关被分离出来以后,所有的控制功能都被集中,管理起来极为复杂。如果系统再加上呼叫控制器、七号信令系统,组网软交换体系,那么实际上又重新走回传统程控交换机的老路。从本质上来说,软交换没有提出新的体系结构。
目前IP电话的体系结构只有两种,一种是基于H.323的IP电话体系结构,另一种是基于SIP的IP电话体系结构,目前还没有第三种体系结构。应该说软交换只是一种实现手段,它的一些思想可以被吸收到基于H.323或SIP的IP电话体系内。
从网关的角度看,未来它应该能够动态地支持各种应用,并要具有“即插即用”的功能,以便能够为运营商迅速开展业务带来方便,其硬件成本依然会继续下降。思科公司目前除了积极研究组网技术之外,也正在这一领域作出努力,并且已经取得了令人可喜的进展。
综上所述,H.323是一个较为完备的标准,它提供了一种与电信网的管理方式相匹配的工作模式,这就是为什么电信网中使用的IP电话几乎无例外地都采用了基于H.323的IP电话工作模式的原因。不过,我们也应该积极关注SIP技术,并在适当时机进行实验和一定范围内的应用。以上的相关内容就是对VoIP技术体制的介绍,望你能有所收获。
上述的相关内容就是对解读VoIP技术体制的描述,希望会给你带来一些帮助在此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