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Google宣布停止Wave作为一个独立产品的开发,原因是Wave的用户接受情况未达到预期。一年多前,也就是2009年5月28日,Google在旧金山总部举行的I/O大会上推出Wave时,业内好评如潮,被誉为“颠覆性”、“革命性”的产品,Wave邀请码在eBay甚至被炒到70美元的高价!从互联网产品的角度考察,Wave无疑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本系列由三篇文章组成:
高巍:产品经理看Wave
郝培强:浓眉大眼的Google Wave怎么也会死?
钱宏武:和产品一起成长
产品经理看Wave
对于这件事,我从一名互联网产品经理的角度,对Wave产品做一些分析。
产品定位:并非致力解决用户真实存在的需求
Wave是什么,我能用它来干嘛?
一个成功的产品,应该能够用一句通俗易懂的大白话来回答上面的问题。可是对Wave,恐怕没多少人能说上来,官方文绉绉的说法是“一个实时沟通与协作的Web新应用”,等于没说。对Wave产品最多也是最中肯的批评,是“A solution without a problem”,屠龙之技。
对Wave的由来,Google Wave的发明人Lars和Jens兄弟的说法是,如今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大大发展了,需要一个全新的通信模式。于是他们提出了一个的问题:“如果我们今天重新发明Email,它应该是什么样?”
Google是典型的“工程师文化”,很遗憾我们没有听到对用户需求的追问:用户对Email,或者更广义地说,用户对异步沟通的方式,还有哪些未得到满足的需求?这个需求的发生频度如何?用户为满足该需求的付费意愿或者不付费而甘愿忍受广告的渴求强度如何?……
“闭门造车”,毕竟还有一个“出门合于辙”的反馈检验。可是Wave推出后,大量用户抱怨不懂怎么用,开发团队却拖了将近一年才为Wave提供6种模板以操作向导的方式告诉用户可以怎么用。
“互联网,唯快不败”,要求短迭代、快反馈、轻量级。Wave开发团队对用户的响应迟钝,不似Google,倒像微软。
产品推广:错误的邀请机制,缺乏与Google其他产品的整合
对于一个定位在沟通、协作工具的产品,“网络效应”是推广时的首要考虑,而邀请机制可说是最大败笔!大部分拿到邀请码的用户,都只是新鲜了几天,就不再上来,为什么?因为自己的好友、团队成员都不在Wave上,甚至即使有资格帮他们申请邀请码都非常困难!很多用户抱怨Wave在故作神秘。著名技术博客Joel Spolsky称之为“The Segway Phenomenon(赛格威现象)”,就是“PR before there’s a product people can buy(在用户还得不到产品之前大肆宣传)”。时隔一年,2010年5月18日,Google Wave才开放注册,可惜用户和媒体的新鲜感都已经丧失,最佳发展时机也已错过。
Wave在产品推广上,另一个重大失误是缺乏与Google其他产品的整合。
一般观点是建议与Gmail整合,我认为Wave更应该和Google文档整合,在业务协作上找到用武之地。可惜的是,直到一年之后,2010年5月18日,Wave才仅仅和Google Apps整合。
Wave在Google内部也缺乏推广,直到宣布项目中止前2月,2010年6月7日,才加入“Wave This”按钮。
产品管理:缺乏清晰的开发时间表、产品路线图和商业模式
按Lars的说法,Wave可以分成3个层次:产品、平台和协议。作为平台和协议就需要构筑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
为什么Google的Chrome浏览器有成千上万的扩展,而Wave却只有寥寥可数的Robot/Gadget?因为Wave不能给第三方开发者以信心,大家看不到明确的未来。
Wave没有明确的产品愿景,没有清晰的开发时间表,没有重大里程碑的发布计划,没有产品未来走向何方的路线图。甚至,Wave未来将支持的文档格式,也不能给第三方开发者明确的回答。
Wave的商业模式也不清晰,Wave的Robot/Gadget应用商店管理混乱,信息描述常常过于简略,第三方开发者呼吁的应用认证也得不到反馈。
以上产品管理的失误,造成Google Wave不但作为产品失败了,而且Wave协议和Wave平台也不太成功。
产品设计:Wave的一些细节失误
UI设计虽获得小圈子同行的称赞,但违反用户心智模式和使用习惯,如饱受诟病的滚动条。
约定俗成,快速回复的快捷键是Ctrl+回车,而Wave是Shift+回车。
逐个字符显示的特色功能,容易给用户带来困扰,不是每个人都想让别人实时看到自己所打的字。
在权限管理上考虑不周,任何人都可以邀请自己的好友参与到一个Wave里,而发起者对此没有任何办法,哪怕不想让不认识的人看到这个Wave。
Wave作为一个独立产品虽然失败了,但作为平台和协议将在企业协作领域继续发挥重要影响。据业内分析师观点,Wave背后的技术,将在Google的下一个秘密产品“Google Me”中得到更充分有效的应用。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