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SNS网站好像倒掉的很多,蚂蚁关了、“360圈”停了,占座什么的虽然还能打开但也半死不活了,只有财大气粗的人人和始作俑者开心还算坚挺。闷头分析原因,社区类网站盈利模式的缺失只是一方面,而人气和流量的持续低迷,VC对其失去信心才是SNS大批倒掉主要原因。
我们可以发现,这些SNS网站广告费其实没少花,但是却效果甚微,钱都打了水漂。为什么?周鸿祎博文《从用户中来 到用户中去》中一句:“做互联网的,首先要明确谁是我们的用户。”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命门所在。
CNNIC数据显示,07-10年高学历网民增速分别为13%、9%、3%,但互联网用户数量的增加可远远不止这个数,互联网典型用户已经发生大面积转移。但这些SNS几乎无一例外的把大学生,白领等高知识人群作为自己的目标用户群。SNS黏性很大,让已经定居人人开心的用户通过广告就搬家,几乎没有这个可能。
所以这些SNS倒掉也在情理之中了,试想如果他们早些去网吧推广,瓜分这部分人群,结果应该会比现在好得多。
有人说,周鸿祎说得好听,但360不还是得靠免费吗?
不可否认免费是360成功的敲门砖,但要是说现在360的成绩全是拜“免费”所赐,我认为此言差矣。网络快车比迅雷起步早吧?也是免费,为什么没有做过迅雷?KMP、射手都是不错的免费播放器,同样做不过暴风影音。
“用户对产品的使用需求和心理需求,我们一定不能坐在房子里空想”。对此周鸿祎可谓身体力行,他喜欢帮人修电脑已经是尽人皆知了,因为他清楚地知道现在的互联网典型用户已经不是那些喜欢发言的大学生,而是草根网民,也就是“沉默的大多数”,你不去了解他们,永远不知道他们要什么。
所以,要留住用户,只靠免费远远不够,明确了你产品的典型用户后,***限度的满足用户使用需求、揣摩用户心理,让用户感觉你的软件好用,用户才会保护你。
什么是“好用”的软件?简单,直观,易上手是必备基因,现在早已经没人去看帮助文档,一个Word就能出一本教程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所以曾经遭人耻笑的360杀毒的三个按钮页面布局逐渐成了业界标准;所以WinRAR才能取代WinZIP;所以Google清爽的在线文档编辑器才能让微软感到无比恐惧。
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只是做产品的基本要求,产品水平的高低的分水岭就还在于产品带给用户的“心理感受”。
举一个例子,现在很流行一种“飞陀表”,就是那种让你能看到机芯构造的表,看起来很有机械感,但其实使用价值跟一般手表没什么区别,但它就能卖的很好。这其实很类似我们安装软件时的“显示细节”按钮,看着文件解压刷屏心理很有满足感,但是其实文件名都看不清楚,只是感觉,但没什么用。这就说明一个问题:甭管有用没用,让用户感觉爽,用户就多一分认可。
有人说这不是蒙人吗?这可不叫蒙人,因为被蒙的***往往很痛苦,至少也是郁闷,而这种“细节展示”只是给用户带来了快感,用户并不损失什么,所以不能相提并论。
其实这种“细节展示”也属于周鸿祎常说的“微创新”范畴。360卫士就把这一功能加以改进,比如电脑体检的界面,360把细节固定住,并加以注释,不仅那一排对勾让用户感觉很爽,而且让用户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电脑究竟是哪部分出了问题。
在360的发展历史上,几乎每一点微小的进步都会被人耻笑,但后面这些都成了用户保留360的理由,无论是杀流氓软件、打补丁、还是开机加速、软件下载,每增加一项功能,360都尽量做到***,集合起来才成为一个优秀的产品。如果只靠着免费,面对那么多同类产品的竞争,360根本活不到现在。
在我印象里,从前每个用电脑的人都要有一张系统盘,因为大家都用盗版,打补丁怕被锁住,所以大家都裸奔,直接导致系统崩溃的频率高,动不动就要重装。但从有了360以后,我慢慢发现很多电脑连光驱都不要了,说明什么?说明电脑都打上了补丁,装上了杀毒软件,安全性提高了,没必要老重装系统了。
所以说周鸿祎和他的360正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融入并改变网民使用电脑的习惯,我想这才是“好用”软件的真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