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CTO综合整理】51CTO操作系统频道举办的浏览器F1大赛已经进行了整整一周了,赛事的发展是否在你的预料之内呢?目前,Chrome 5.0 Stable正遥遥领先,无愧它在我们的测试中夺冠的事实。在测试中表现不错的两个国产浏览器傲游3和搜狗高速浏览器2在目前的赛况中旗鼓相当,但却相比大牌的IE9、Firefox 4和Opera 10.60差了一截;而Safari 5大概是因为国内用户很少接触的关系,目前在赛事中形势较为惨淡。
这次的比赛说是速度的大赛,但既然是投票,其实更多也是一个浏览器知名度的比赛。有些浏览器可能参与投票的读者们并不是很了解,甚至完全不知道,所以导致有些其实速度挺快的浏览器得票较少。对于这七大浏览器,你都了解多少?51CTO编辑收集了一些有关这七大浏览器的介绍,有兴趣了解浏览器历史与现状的读者们可以看着玩玩。
Internet Explorer
Internet Explorer最初是从早期一款商业性的专利网页浏览器Spyglass Mosaic衍生出来的产品。在1996年,微软透过给予季度费用和部分收入从Spyglass中取得了Spyglass Mosaic的授权。虽然Spyglass Mosaic的名字与NCSA Mosaic(首款应用得最广泛的网页浏览器)甚为相似,但Spyglass Mosaic则相对地较不出名以及使用了NCSA Mosaic少量的源代码。
Internet Explorer 3.0及之前版本
第一款Internet Explorer源自Spyglass Mosaic,而最初的Mosaic则源自NCSA,不过自从NCSA成为公共机构后,依赖Spyglass作为自己的商业许可证合作伙伴。随后Spyglass开发了两个版本的Mosaic浏览器,一个针对Microsoft,这个浏览器完全基于NCSA的源代码构建;而另一个版本则是从头开始开发的,不过模仿了NCSA浏览器的一些概念。Internet Explorer最早是通过Spyglass,而非NCSA的源代码构建的,提供给Microsoft的授权为Spyglass(以及NCSA)提供了每季度一次的资金,外加Microsoft在该软件上的部分收入。
随后该软件通过修改,作为Internet Explorer发布。Microsoft最初于1995年8月发布了Internet Explorer 1.0,该软件分为两种形式:Windows 95的加载项Microsoft Plus!中包含的零售版,以及通过Windows 95的OEM渠道同时发布。稍后几个月内,针对Windows NT发布了 1.5版本,该版本对表格渲染提供了基本支持,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早期Web标准。2.0版在1995年11月针对Windows 95和Windows NT同时发布,支持的功能包括SSL、cookies、VRML,以及Internet 新闻组。2.0版还在1996年4月发布了针对Macintosh以及Windows 3.1的版本。同时第二版还包含在Microsoft于1996年上半年发布的Internet Starter Kit for Windows 95中,该软件售价19.99美元,其中包含一本操作指南图书,30天的MSN上网服务,外加其他一些功能。Internet Explorer 3.0 1996年8月免费发布,该版本包含在Windows 95中,同时也由对应的OEM渠道发布。随后Microsoft已经无法通过IE直接获得收益,同时也只向Spyglass支付最低额度的季费。1997年,Spyglass用合约威胁Microsoft,作为回应,Microsoft用八百万美元解决了问题。第三版中包含了Internet Mail and News 1.0,以及Windows地址簿,另外这个版本还让该浏览器中出现了更类似Netscape的工具栏,并开始支持Netscape的插件技术(NPAPI)、ActiveX、框架,以及一种名为JScript的反向汇编版本的JavaScript。随后,Microsoft NetMeeting和Media Player也被包含到该产品中,这样辅助程序已经变得不再像以前那么重要了。层叠样式表 (CSS)也是从第三版开始包含在Internet Explorer中。
Internet Explorer 4.0版本
4.0版本于1997年9月发布,它深化了浏览器和操作系统的整合层面,在Windows 95或Windows NT 4上安装4.0版本及选择视窗桌面更新功能可将传统式的Windows Explorer更新成与网页浏览器界面相似的新版Windows Explorer,用户亦可透过Active Desktop将网页浏览功能嵌入于视窗桌面上,可是这样的整合行为亦受到不少的批评(参见United States v. Microsoft案例),这个功能已在后期的版本安装中移除(但预先安装此功能的系统不会受到移除)。4.0版本引进了群组原则,允许公司设定和锁上浏览器的参数设置。Internet Mail and News被Outlook Express取代,Microsoft Chat和经改良的NetMeeting亦被捆绑在IE中。Windows 98 第一版亦包含了这个版本。
Internet Explorer 5.0及5.5版本
Windows 3.2简体中文版上的Internet Explorer 5.0版本于1999年3月18日发布,随后亦被捆绑在Windows 98 Second Edition和Windows 2000中(Windows 2000捆绑了5.01版本)。这个版本亦是另一个具代表性的发布,它引进了双向文字、旁注标记、XML、XSL及将网页储存成MHTML格式的功能。5.5版本随后在2000年7月中发布,它改善了打印预览的功能、CSS及HTML标准的支持和应用程序编程接口。这个版本被捆绑在Windows Me中。
Internet Explorer 6.0版本
6.0版本于2001年8月27日发布,距Windows XP正式发布日的数星期前发布。这版本包含增强版DHTML、内联网页框架的内容限制和部分支持CSS level 1、DOM level 1和SMIL 2.0。MSXML引擎会更新到3.0版本。其他新的特征包含一个新版本的IEAK、媒体列和Windows Messenger综合版、错误收集、自动化重整图片大小、P3P和一个新的外观,能配合Windows XP的"Luna"界面。于2002年,Gopher的功能被禁用,7.0版本更取消了对Gopher的支持。
IE6因为与Windows XP的捆绑而流行,并赢得了针对网景(Netscape)的浏览器战争。
Internet Explorer 7.0版本
Windows Vista Beta 1上的Internet Explorer 7.0 Beta 1在2005年2月15日,微软主席比尔·盖茨于旧金山的RSA讨论会中,宣布新版本浏览器将会发布。推出新浏览器的原因是Internet Explorer的市场估有率逐渐被Mozilla Firefox侵蚀。此外,微软宣布7.0版本只可以用于Windows XP SP2和之后的操作系统中,包括Windows Server 2003 SP1和Windows Vista。Internet Explorer的第一个预览版本于2005年7月27日推出,主要用于技术测试。而第一个向大众的测试版本于2006年1月31日推出,版本是Beta 2 preview。最后的公开测试版本于2006年10月18日推出。7.0版本预期可以保护用户于钓鱼式攻击和其他的恶意软件。用户可以完全控制ActiveX和更佳的保安架构,包括与Windows系统分开,不像以往般紧密融合,从而提高安全性。另外,新版本包括收复了一些程序中的错误,加强对各网际标准的支持,增进支持HTML 4.01/CSS 2,新加入分页浏览,还有一个支持各搜索引擎的搜寻方块,一个Web-feed阅览器,支持国际化域名,和反钓鱼式攻击过滤器。它甚至可以挡掉一些程序类型,例如Flash电影和Java。
Internet Explorer 8.0版本
2008年3月6日,微软发布了Internet Exolorer 8的第一个公开测试版本(beta1)。本次测试第一次包涵简体中文(3月27日推出)版本。测试版本仍然是在IE7的架构下改进的。界面除了做一些细微的调整,增加少许实用功能外,并无改进。beta1版本推出了模拟IE7的模式、增加了在线邮件浏览功能、提高了兼容性、反钓鱼功能进一步增强,可以进行网页地址筛选。北京时间8月2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微软周三发布了功能完备的升级版IE8 Beta 2。微软称,IE8 Beta 2的新特性是加强了隐私保护,并提高了使用舒适性及安全性。微软3月份发布了IE8 Beta 1,但目的只是向网络开发者展示这一最新IE版本,Beta 2则旨在向更多用户进行展示。微软没有透露将于何时正式推出IE8,也并未对会有多少用户下载Beta 2作出预测。
2009年3月20日凌晨,微软宣布全球发布Windows IE 8.0浏览器。
Internet Explorer 9
2010年3月17日,微软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大会MIX10第二天演示了第一版公开的Windows Internet Explorer 9平台,微软IE总经理Dean Hachamovitch谈到,IE9将扩大对HTML 5的支持,对图形处理GPU的硬件加速以及新的JavaScript引擎,不仅采用多核有效的管理计算资源和提高网络性能,还提升了开发者在富客户端应用的开发效率。不过,IE9将只能在Windows Vista及以上的平台上使用,XP上是无法运行的。
目前IE9正处于Preview 3阶段,微软称Beta版将在9月发布。IE9正式版的发布日期目前普遍估计将在2011年。
Internet Explorer 9 - 奥迪 Audi | |
#p#
Firefox
以下内容节选自维基百科Mozilla Firefox条目
Mozilla Firefox(以下简称为“Firefox”,正式缩写为“Fx”,非正式缩写为“FF”),中文俗称为“火狐”,是由Mozilla基金会从Mozilla Application Suite独立出来使用开源排版引擎Gecko与社区共同开发的网页浏览器。可以在多种操作系统运行,源代码以GPL/LGPL/MPL三种授权方式发布。
Firefox历经命名,其曾用的名称有mozilla/browser、Phoenix、Firebird,而最终定下的名称“Firefox”在英文俗语里指的是小熊猫(学名:Ailurus fulgens),显然开发小组使用了直译的方法,使得吉祥物及官方图标都是一只火红的小狐狸。当需要避免与动物“Firefox”混淆的场合,应使用全称“Mozilla Firefox”来表述。
发展历程
Mozilla Firefox最初是Mozilla Application Suite的一个实验性分支,由Dave Hyatt及布雷克·罗斯建立。他们认为原赞助者Netscape的商业需求及其开发者导向功能蔓延特色会降低浏览器的可用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开始以Mozilla Suite为基础,建立了一个独立的浏览器,目的是取代功能复杂的Mozilla Suite。2003年4月3日,Mozilla宣布他们将把开发目标由Mozilla Suite转移到Firefox和Thunderbird上。
Firefox项目的名称经过多次变更,最初称作Phoenix,但因为和凤凰科技(Phoenix Technologies)的名称有冲突,于是改为Firebird,不过这个新名称又与另一个开源的数据库系统Firebird发生了冲突,Firebird的开发社区要求以全称Mozilla Firebird来标识这个项目或重命名,避免混淆。2004年2月9日,Mozilla Firebird改称作Mozilla Firefox,简称Firefox。Mozilla希望Firefox可以被缩写为Fx或fx,不过仍然常被称作FF(FireFox)。
在2004年11月9日Firefox 1.0版发布前,它经历了多次修正,以加强其稳定性和安全性。Mozilla基金会陆续在2005年9月29日发布了1.5版,2006年10月24日发布了Firefox 2。Firefox 3则在2008年6月17日发布。
Firefox 2.0
Mozilla Firefox 2的开发代号是Bon Echo,是加拿大的国家公园。Firefox2.0发布后,IE团队送上蛋糕,祝贺Firefox2发布。
Firefox 3.0
Mozilla Firefox 3的开发代号是Gran Paradiso。如同其他版本的Firefox开发代号一样,“Gran Paradiso”是一个真实的地名,是位于阿尔卑斯山中最高的一座山。发布当天下午,IE团队再次送上蛋糕,祝贺Firefox3发布。
2006年10月13日,开发小组向用户征求意见,希望把用户想要的功能加入到Firefox 3中。
Mozilla基金会在2007年9月19日发布了第一个测试版,2007年12月18日发布了第二个测试版,第三个测试版在2008年2月12日发布,第四个测试版在2008年3月10日,第五个则在2008年4月2日。目前Firefox 3的开发已经完成,在2008年6月17日正式推出。Firefox社区也发起“下载日”(Download Day),挑战同一时间最多人下载软件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网络统计网站Net Applications指出,Firefox 3测试版的市占率在2008年5月激增至0.62%,他们认为激增的用户代表了Firefox 3测试版已相当稳定,用户已经渐渐将它当作主要的浏览器。
Firefox 3.5
Firefox 3.5的开发代号是Shiretoko,是日本的知床国立公园。初期的版本号为3.1,但为了反应出大幅度的改善以及增加的新功能,正式版本命名为3.5。其中最大的革新是加入了全新的JavaScript引擎TraceMonkey,大幅提高页面渲染的速度。并且支持了隱私浏览功能、本地内置Ogg Theora编码图像和Vorbis编码音效。另外LOGO图标也重新绘制变的更加立体。
Firefox 3.6
Mozilla 2010年1月21日正式推出Firefox 3.6(Windows、Mac和Linux版),开发代号是Namoroka,是马达加斯加的国家公园。提供大幅的幕后变更,让Firefox浏览器更快、内容和视觉体现更好。Firefox 3.6最显著的改变是对TraceMonkey编译引擎的改善,速度较Firefox 3.5加快20%。
Firefox仍是定制性最佳的浏览器,内置下一代轻量级主题Personas,用户不需再下载Personas扩展。但Windows 7接口支持,包括用Ctrl+Tab热键的标签页预览、jump lists快捷方式清单,和Aero Peek多标签页预览等,都必须等到另一次修订。目前这些功能只能利用更改about:config设置来引导。
几项改善让Firefox得以保持领先。重要的变更包括提供自动检查插件更新、阻挡第三方软件加载Firefox的components组件目录,以增加稳定性、支持Web Open Font Format(开放字体格式),用户浏览其他语言的网页时,下载时间应可更快。还有支持File接口,有助于上传多张照片等工作,该接口也是HTML5标准草案的一部份。此外,开放、本地的Ogg影音能用全屏播放,Firefox 3.6并支持poster frames,也就是影片开始前看到的预览图像,和新的CSS分隔线、背景大小调整及pointer events。
未来发展
“Minefield”版本图标
预发布实验版的Firefox通常以代号“Minefield”命名,中文译为地雷区,名符其实这个版本大多是不稳定的,可能会造成当机或数据损毁。该版于每天建构的测试版上,因为这遵循主干版本的命名规则。目前Mozilla致力于开发的是4.0版的Firefox。
Firefox 4.0
原3.7版,2009年7月17日,Mozilla基金会宣布Firefox 4.0将带来全新的用户界面,和使用Windows Vista和Windows 7的Aero透明效果。Firefox 4.0在Windows7上也将用上Direct2D向量图像API和DirectWrite文字渲染,这是微软IE9浏览器即将要引入的GPU加速技术。其中,另一项功能,是比较不干扰用户的更新机制,这是相当实用的技术,因为Mozilla的更新发布次数较为频繁。
Firefox工程副总裁Mike Beltzner在网络会议中强调“速度”是Firefox 4开发重点。此外,4.0还将支持WebM视频文件格式、64位版本、多点触控、全新的JagerMonkey引擎。Firefox根据一个称为Gecko的浏览器排版引擎计划打造而成。Firefox 3.6根据的是Gecko 1.9.2,而Firefox 4.0准备采用Gecko 2.0。
4.0的正式版发布时间初定为2010年11~12月。
Firefox 4.0 - 大众 Volkswagen | |
大众使用,绝佳的可定制性。 |
#p#
Chrome
Google Chrome(中文译名:谷歌浏览器)是一个由Google公司开发的网页浏览器,“Chrome”是化学元素“铬”的英文名称。Google Chrome采用BSD许可证授权并开放源代码,开源计划名为Chromium,截至2010年6月Chrome占浏览器市占率7.24%排名第3,仅次于Windows Internet Explorer和Mozilla Firefox。其代码是基于其他开放源代码软件所撰写,包括WebKit和Mozilla,并开发出称为“V8”的高效能JavaScript引擎。Google Chrome的整体发展目标是提升稳定性、速度和安全性,并创造出简单且有效率的用户界面。CNET旗下的Download.com网站评出的2008年6大最佳Windows应用程序,其中Google Chrome浏览器排名首位。(以上内容摘自维基百科Google Chrome条目)
Chrome分为Dev版、Beta版和Stable三个分支。Dev是开发版本,最新待加入的功能都在这个版本中测试;Dev版测试功能基本稳定了之后,会并入Beta分支;而一个Beta版在发布一段时间之后确认稳定了之后,则会并入Stable分支。所以对普通用户而言,这三个版本只是新功能加入的时间不同、稳定性不同而已。
Chrome 1.0
Google在2008年9月8日发布了Chrome的0.2版本。在经历了0.3和0.4之后,在2008年12月11日发布了Chrome 1.0,也就是Chrome的首个Stable版本。Chrome 1.0具备了一个浏览器的基本功能,并支持Google Gears离线功能。
Chrome 2.0
在2009年5月24日发布,添加了超过50种语言的支持,支持全屏显示,并支持基本的Greasemonkey。
Chrome 3.0
在2009年9月15日发布,开始支持更换主题、支持Windows 7的Jump Lists,以及HTML 5的<video>和<audio>标签,并且有了新的标签页。
Chrome 4.0
2010年1月26日发布的Chrome 4.0开始支持扩展和书签同步,已经具备了取代Firefox的能力。开发者工具和HTML 5支持也得到了增强。另外在后来更新的Chrome 4.1当中,还加入了页面自动翻译功能。
Chrome 5.0
最初在2010年5月25日加入Stable,开始正式支持Linux和Mac平台。JavaScript性能得到了改进,偏好设置和主题的同步也都开启,书签管理器得到了增强,也开始支持更多的HTML 5元素。另外,这个版本开始内置了Flash Player插件。
Chrome 6.0
目前仍在Dev版,这个版本将支持自动完成表单、密码和扩展的同步,并内置了PDF阅读器。
Chrome 5.0 - 路虎 Land Rover | |
#p#
Opera
以下内容摘自维基百科Opera条目
Opera起初是一款挪威Opera Software ASA制作的支持多页面标签式浏览的网络浏览器,由于新版本的Opera增加了大量网络功能,官方将Opera定义为一个网络包。目前官方发布的个人电脑用的最新稳定版本为10.60 / 2010-07-01(24天前)。
Opera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如Windows、Mac OS X、Linux、iPhone OS、FreeBSD。Opera曾经支持BeOS、OS/2、QNX操作系统,现正考虑停上开发Solaris版本的Opera。此外,Opera还有手机用的版本(Opera Mini和Opera Mobile),在2006年更与Nintendo签下合约,提供NDS及Wii的浏览器Opera Devices。
2008年12月16日,Opera正式推出中国版软件,命名为“朱雀”。
1992年左右,谭咏文(Jon Stephenson von Tetzchner)和盖尔·伊瓦尔绥在Televerket公司的研究小组工作。这个公司当时是挪威国有的,而且是挪威最大的电信公司。总部在福尼布,离奥斯陆很近。现在这个电信公司名叫Telenor。
而上面提到的小组在开发ODA,一个基于标准的文件存储修复系统。尽管这个系统效率很高,但还是没有被广泛应用就销声匿迹了。研究小组还开发了第一个的服务器程序并在1993年建立了主页。然后他们觉得Mosaic(最早的浏览器)能实现的结构太单调就决定开发一个新的浏览器。他们在ODA项目中获得灵感,预见到一个能实现多结构的网络浏览器的潜力,同时母公司给他们亮了绿灯。1993年下半年就这个浏览器项目已经开始运行了。
当时的挪威政府决定在1998年以后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意味着众多本土和国外的电信公司将在挪威通信市场大混战,Televerket面临竞争挑战,公司不确定这个浏览器项目和自己主营业务是不是合适。
1994年,Televerket变成一个国有控股公司,而J.S.von Tetzchner和伊瓦尔绥这个小组也被允许在Televerket的办公室继续开发浏览器。
在1995年末,Televerket更名Telenor,Opera Software公司也成立了,但仍然在原来的办公室。他们的产品叫MultiTorg Opera(2.0版本以前的Opera一直用这个名字,但这些版本一直没有对外发行)而且很快因为其优良的多页面浏览特性、快捷栏和工具栏设置闻名。
以下是Opera的发行时间表
时间 | 详情 |
---|---|
1996年 | 最初在网络发行Opera 2.0 Windows版,但当时是共享软件。 期后更发布Opera Mac版,QNX版和BeOS版正式发布。 |
1997年12月31日 | Opera3.0版正式发布,开始着手于软件的多系统支持。 3.5版本加入支持CSS。 |
2000年6月28日 | Opera4.0版正式发布 |
2000年12月6日 | Opera5.0版正式发布,作为一款免费版本带广告的软件发布,并新増鼠标手势的功能。 加入支持ICQ,但在后期版本取消。 |
2001年11月29日 | Opera6.0版正式发布。加入支持Unicode。 |
2003年1月28日 | Opera7.0版正式发布,使用新的Presto排版引擎,取消支持Mac OS 9。 |
2005年4月19日 | Opera8.0版正式发布,加入支持SVG。 8.5版本并去掉了免费版本的广告 |
2006年6月20日 | Opera发布了9.0正式版,加入支持XSLT,成为首个浏览器通过Acid2。 |
2006年12月18日 | Opera发布了9.10正式版,加入了防网钓功能。 |
2007年4月11日 | Opera发布了9.20正式版,加入了“快速调用”功能。 |
2008年6月12日 | Opera发布了9.50正式版,改进了安全和兼容性。 加入支持64位的Linux和BSD操作系统,取消支持SPARC。 |
2008年10月8日 | Opera发布了9.60正式版,加入了键入的历史和习惯查询两项新功能。 Opera Link增加了输入历史和搜索的同步。 |
2008年12月16日 | Opera发布了10.00正式版,速度比9.6版本快40%,改用新的界面。 |
2009年11月23日 | Opera发布Opera 10.10正式版。 |
2010年3月2日 | Opera发布Opera 10.50正式版,加入私密浏览功能,使用新的Carakan JavaScript引擎。 |
2010年7月1日 | Opera 10.60正式版发布,主要更新包括内核升级、地理定位、对HTML5和WebM标准的支持、接口优化等。 |
Opera可能是普及平台最多的一个浏览器了,不仅在传统的各种Windows、Linux、Mac OS和FreeBSD等桌面平台以及iPhone、Java Phone等移动平台,甚至连任天堂的NDS上也有Opera的浏览器。虽然Opera的占有率一直远远落后于IE和Firefox,这几年又被Chrome超越,甚至连Safari都不如,不过Opera却仍然不乏死党,它的数据中心却越盖越多,也算是业内的一个传奇了。
Opera 10.60 - 雷诺 Renault | |
亮丽,小众,品牌源远流长(而且Logo很神似……)。 |
#p#
Safari
你是否觉得Safari之所以有人用只是因为它是Mac OS的浏览器么?那么你是否知道,如今如同当红炸子鸡的Webkit内核,最初是来自Safari,并且是苹果将其发扬光大的吗?
以下内容摘自维基百科Safari条目
Safari是苹果公司所开发的网页游览器,并内置于Mac OS X。Safari在2003年1月7日首度发行测试版,并成为Mac OS X v10.3与之后的默认游览器,也是iPhone与iPod touch的指定游览器。Windows版本的首个测试版在2007年6月11日推出,支持Windows XP与Windows Vista,在2008年3月18日推出正式版。
在1997年以前,麦金塔电脑是预装Netscape Navigator游览器的。之后微软以开发苹果版的Microsoft Office作为条件,要求苹果改用Internet Explorer for Mac。至2003年6月,苹果推出自家的Safari游览器,微软也终止开发苹果版的IE游览器。在Mac OS X 10.3版仍有保留IE,至10.4版苹果仅预装Safari游览器。
Safari使用苹果自家的WebKit来进行网页排版及运行JavaScript。WebKit内含WebCore排版引擎及JavaScriptCore引擎,分别由KDE的KHTML及KJS引擎派生而来。WebCore及JavaScriptCore与KHTML及KJS一样,同是自由软件,并以LGPL方式授权。苹果对KHTML的一些改进会并入Konqueror计划。另外,苹果方面也发布了附加的源始码,以类似BSD执照般的开放源代码方式授权。
2005年6月,KHTML的开发人员曾批评苹果不去整理产品改动的记录,苹果方面遂将WebCore及JavaScriptCore的开发及错误回报交予opendarwin.org负责。WebKit本身也是以开放源始码方式发行,但Safari游览器自身的外观,如用户接口等,则维持专有。
Safari 2
2005年4月29日,Safari 2.0版推出,内置RSS及Atom阅读器,其他新功能计有隐密游览、收藏及电邮网页、搜索网址书签等,其速度是1.2.4版本的1.8倍。
2005年4月,Safari的开发人员之一Dave Hyatt,就他为Safari进行除错的进展方面提交文件,使之能通过Acid2测试。同年4月27日,Hyatt宣布其内部试验版本的Safari通过了Acid2测试。至同年10月31日,Safari 2.0.2版随Mac OS 10.4.3更新包正式推出,成为首个通过Acid2测试的正式版游览器。
Safari 3
2007年6月11日,苹果公司推出了同时支持Mac和PC的Safari 3 Public Beta版,在推出的前三天,Beta版的下载量就突破了百万大关。同时iPhone的游览器也是基于正式版的Safari 3。
Safari 4
2008年6月2日,Webkit开发团队发布了新的JavaScript引擎SquirrelFish。SquirrelFish加入了随即在2008年6月11日向开发者们发布的Safari 4当中,并最终以Nitro的名字投入市场。
Safari 4的正式版在2009年6月8日发布。
Safari 5
Safari 5在2010年6月7日发布,主要是添加了一个Safari Reader的新功能。其JavaScript引擎号称比Safari 4提升了30%的性能,并添加了Bing搜索作为默认搜索引擎。Safari 5对很多HTML 5元素提供了支持。
Safari的未来?
苹果在2010年4月9日发布了Webkit2,这将是未来Safari版本中使用的内核。Webkit2将原生支持多进程模式,也就是Chrome现在的模式,这将改善浏览器的资源占用情况。
Safari 5.0 - 宝马 BMW | |
#p#
傲游浏览器
傲游浏览器(Maxthon),原名MyIE2,最初的经典系列(1.x)是基于微软的Internet Explorer(Trident)网页排版引擎的浏览器,但是也可以经过调用来使用Mozilla的Gecko引擎。而在Maxthon 2的系列中则是只支持Trident引擎,目前最新的Maxthon 3系列中,则改用Webkit和Trident成为一套双内核的浏览器。Maxthon1是由陈明杰(Jeff Chen)在畅游所写的MyIE代码基础上修改而来。
生于1975年的陈明杰在1994年进入北京理工大学工业自动化专业,并在毕业后前往新加坡工作。一开始,国内开发者畅游开发了一个叫做MyIE的浏览器并在BBS上发布。畅游退出了这个项目之后,陈明杰利用业余时间将这款浏览器改进成MyIE2,MyIE2立刻吸引了很多用户来使用。
傲游1.x
2003年,陈明杰在香港成立了Mysoft科技软件公司,也就是傲游公司的前身。2004年,陈明杰将MyIE2改名为Maxthon正式发布。最初的傲游1.x系列现在仍然可以在傲游官网上下载到,叫做经典版本,好处是占用的资源比较少。傲游从1.x版本开始便支持鼠标手势和超级拖曳、皮肤和插件支持等功能。
现在傲游1.x的最新版本是1.6.5.18。
傲游2.x
2005年,陈明杰的公司得到了来自WI Harper Group & Morten Lund公司的注资。同年5月,陈明杰在北京成立了傲游天下科技有限公司。2005年和2006年间傲游得到的注资为傲游2.x系列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傲游2.0第一个正式版本在2007年9月发布,重要的新功能包括CPU占用优化、搜索框历史、截屏功能等。目前傲游2.x的最新稳定版是2.5.13。
傲游3.0
傲游3.0目前仍在RC阶段,最重要的改变就是采用了WebKit+Trident双内核,可以兼顾速度和兼容性。
傲游3.0 - 雪铁龙 Citroen | |
#p#
搜狗高速浏览器
搜狗浏览器是搜狐推出的浏览器。在国产浏览器中,搜狗浏览器是起步较晚的,在2008年底发布的搜狗浏览器1.0版本,据说开发时间仅用了六个月。
2010年3月,搜狗浏览器2.0版本发布,并且改名叫做搜狗高速浏览器,主打高速路线(这也是我们此次大赛加入了搜狗高速浏览器2.0的主要原因)。2.0版采用了Webkit+Trident双核模式,并添加了一个云加速的功能。本次51CTO进行的测试当中,搜狗高速浏览器2.0的表现出乎意料之外的优秀。
不过目前而言,搜狗2.0作为一款浏览器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尤其在用户体验方面,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搜狗高速浏览器2.0 - 丰田 Toyota | |
【编辑推荐】
- 互联网的F1大赛:谁才是最快的浏览器?
- 七大浏览器最新速度测试
- 所谓快速的浏览器到底是什么意思?
- 搞笑漫画图解几大浏览器的区别
- 国产浏览器四国混战 山寨之争何时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