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合一,这个概念相信网络管理员已经听到好几年了。但是到现在为止,都还没有变为现实。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传输体制的问题。在以前互联网中采用的传输体制主要是PDH(准同步数字传输体制)。而随着互联网产业的迅速发展,通过网络传输、交换、处理的信息量在成几何级的上升,PDH传输体制已经不能够在满足现有的应用。在这种情况下SDH传输机制也就应用而生。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将给大家介绍一下SDH与PDH两种互联网传输机制的对比以及各自的优缺点,以帮助大家在日后的工作中选择合适的传输机制。
一、SDH的主要优势
SDH互联网传输体制其实是从PDH中进化过来的,也可以将SDH当作PDH的一个二代产品。不过其在PDH的基础上,做了很多改进。SDH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的也比较广泛了。如综合业务数字网、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络中都可以看到SDH的身影。相比PDH传统的传输机制而言,SDH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优势一:能够提供比加高的冗余功能
网络的冗余功能是指当业务信道损坏导致通信中断时,网络会自动将业务切换到备用业务的信道,是业务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得以恢复正常通信。在其他的一些专业书籍上,又将这个冗余功能称之为自愈功能。不过笔者这个称谓可能会引起误会。因为在这里只是通信恢复了,但是发生故障的设备和发生故障的信道仍然还没有恢复,需要人工去调试与排错。
这就好像有两条山路,其中有一条由于山体滑波被截断了。此时只有通过另外一条备用山道。这只是一个冗余的功能,谈不上自我康复。因为损坏的山路还是需要人工修复。为此笔者还是喜欢将这种机制称之为冗余机制。SDH中提供了DXC功能(这个技术主要用来完成业务从主信道切换到备用信道的工作)和冗余的信道和设备,从而使得SDH网络传输机制有了很好的冗余功能。显然这个优势可以提高网络的可用性与稳定性。
优势二:维护更加的方便
在SDH协议的数据帧中,专门安排了一些字节用来存放管理过程中所需要的字节。这虽然浪费了一定的带宽,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网络的监控性能,并方便了后续的维护工作。而在PDH传输机制中,其管理开销的字节数量不是很多,这使得传输的监控与维护比较麻烦。如需要通过在线路编码时加入冗余的比特来完成。如在PDH中就无法实现OAM功能。这显然不利于网络管理员的后续工作。
在SDH传输机制中,管理开销的字节数量大概占据了整个数据帧长度的二十分之一。可见SDH传输机制非常看重后续的维护与监控。正是由于这些字节的存在,大大加强了OAM管理功能,使得系统的维护成本大大的降低。根据相关的测试,SDH传输机制的管理维护成本可能会比PDH传输机制低50%左右,即可以节省一半的管理费用。
优势三:提供很好的兼容性
现在互联网中采用的传输信号有很多。除了有同步传输信号之外,还有异步船利模式的信号(如ATM信号)、FDDI信号等等。而且这些信号在短时期内还是会大量存在的,并且是某些应用的关键传输模式。故SDH如果要为大家接受的话,必须提供良好的兼容性。否则的话,很难被大规模的采用。
SDH传输机制提供了很强的兼容性。当使用SDH组建传输网络时,可以兼容原先传统的PDH传输机制,即这两种机制可以同时存在。而且在SDH传输网络中,还可以传输多种信号。如ATM、FDDI等信号都可以在SDH网络上传输。
在给一些网络管理员进行SDH的培训时,笔者往往将SDH比喻成一个集装箱。在这个集装箱中可以运输不同体质的信号。而这些信号在装上集装箱之前,往往都会被一个个纸箱包装好,他们之间互不干涉。然后这个集装箱就会在互联网的主干道上进行运输。到达目的地后再将货物卸出来。这也就是说,SDH传输机制不管其传输的是什么类型的信号(实际上SDH传输机制根本不知道自己运载的到底是什么东西)。只要各种信号按SHD的要求进行包装,就可以在SDH网络中传输。为此SHD传输机制提供了很好的兼容性。真是这个特性,SDH机制现在已经在综合业务数字网中被广泛的采用。或许在以后三网合一的时代,其也是主要功丞之一。
SDH兼容性的另一个体现是规范了各种接口。现在在互联网中采用的接口主要有电接口和光接口两种。众所周知,接口的规范化直接决定了不同厂家设备能够进行互连,这也是网路兼容性的一个重要体现。SDH传输机制对网络的节点接口(包括电接口和光纤接口)进行了统一的规范,即全球统一。在这种情况下,SDH传输设备能够与很多厂家的设备进行互联,从而提高了SDH传输机制的兼容性。 #p#
二、SDH的劣势分析
SDH传输机制与PDH传输机制相比,虽然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其劣势也显示的比较明显。其实我们可以这么理解。SDH与PDH相比,其在扬长避短。即SDH为了实现这些优势(往往是网络中应用的重点),在某些方面做出了适当的牺牲。具体的来说,有以下几个劣势。
劣势一:带宽的利用率降低
在上面分析SDH优势的时候,说过,在SDH传输机制中,大概有二十分之一的数据帧被用来当作管理用的信号。如此的话,在固定大小的数据帧中,用来传输用户数据的信号帧数量就会明显减少。所以在提高维护性的同时,降低了带宽的使用效率。
而在PDH传输机制中,没有OAM功能额外的开销字节。如此的话,其带宽的使用效率提升了,但是其管理维护这方面的优势就降低了。这就是牺牲某一方面的内容来获得另一方面的优势。这对于我们后续的传输机制的选择有很大的参考作用。如果我们有自信,对网络的状况有信心,那么就可以采用PDH传输机制。相反,我们可能更多的考虑后续的维护成本,或者预计的带宽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此时则采用SDH传输机制。
劣势二:在安全性上有所欠缺
SDH传输机制中采用了OAM作为后续的性能监控与维护的工具。其实这个OAM也是一个软件。而软件的话,在设计与开发是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漏洞。而这些漏洞的话,就会成为木马、病毒等共计的对象。所以在计算机病毒无处不在的今天,在传输层中采用了OAM系统,就会对传输层的安全带来很大的隐患。在这种情况下,网络管理员在部署SDH机制的时候,可能需要采取额外的安全措施,来保障OAM这个软件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SDH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管理维护与兼容性上。而这些优势其又是牺牲性能与安全来获得的。在小型网络中,我们可能更加看重的是性能与安全。但是在大型网络中,网络越复杂,其维护成本越高,兼容性也越差。此时我们反而更加看重的是网络的维护与兼容性方面的内容。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两种不同的传输机制,其在适用范围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随着SDH的推出与成熟,给网络管理员又多了一个选择。不过这个选择在实际工作中可能很难做判断。鱼与熊掌难以兼得,需要网络管理员认真权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