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T协议智能变送器的数模转换

网络 网络管理
相关于HART协议智能变送器的数模转换和压力变送知识进行了讲述。那么希望大家能够从中得到有用的参考资料。具体内容请见下文。

前文,我们对HART协议智能变送器的功耗和通信系统进行了分析和讲解。这里我们继续对单片机的数模转换器和压力变送器的设计进行讲解。首先让我们看看在数模转换器方面的设计内容吧。

一、单片机及A/D转换器

1.A/D转换器为实现智能变送器的功能,在电路硬件设计上,需要1个增益可调的仪表放大器和1个分辨率至少在14位的A/D转换器,来实现对传感器信号的放大和模数转换。这样才能达到智能变送器的高精度、自动调节量程、大量程比的设计要求。对智能差压变送器,还需要对静压和温度进行采样,从而实现对静压和温度的补偿,提高全范围的测量精度。这样,还需要1个多路转换器实现通道间的切换。如果选用分立元件,必然会有相当大的功耗引入,难以满足HART协议智能变送器功耗要求。某些大公司为兼容4~20mA的智能变送器设计了专用A/D转换器,如MAXIM公司的MAX1400和AD公司的AD7714。其共同点是将增益可调的仪表放大器、多路转换器和A/D转换器集成在1个芯片中,功耗在几百μA左右,为实现HART协议智能变送顺提供了方便。

MAX1400基本性能:

(1)MAX1400[1]为低功耗、多通道、带SPI同步串行口的∑/ΔA/D转换器;

(2)18位分辨率;

(3)3个全差分或5个准差分信号输入通道;

(4)可编程PGA,选定增益分别为(1,2,4,8,16,32,64或128);

(5)AIN1~AIN6可组成3个全差分输入通道,也可以组合成5个准差输入通道;

(6)2个额外的全差分系统校正通道CALOFF和CALGAIN用来作为失调和增益误差的校正;

(7)MAX1400内的2个漂移补偿缓冲器,用于隔离所选输入和PGA及调制器的电容性负载的联系。当V+为5V供电时,MAX1400的参考输入为2.5V,模拟输入的变化范围为-Vimax~+Vimax。Vimax=5÷(2×GAIN)。

2.单片机为实现高性能、微功耗的智能变送器控制电路,单片机选用PIC16C73[7]。它具有功耗低、运行速度快、功耗强等特点。采用长字节指令,所有指令均为单字长,除跳转为双周期指令均为单周期(4个时钟周期)指令。内含看门狗、8级硬件堆栈、192×8RAM、32上定时器、2个捕捉器、5路8位A/D转换器、SPI/I2共用的同步串行口、1个异步发送/接收串口USART、多种中断功能,包括B口RB4~RB7输入电平变化中断。 

二、基于HART协议智能压力/差压变送器的设计

电路所用集成电路为上面所提及的,其特点为:集成度高、性/价比好、功耗低、功能强。片间的数据通信采用MOTOROLA公司推出的同步串行外围接口SPI(Serial PeripheralInterface),同优点是占用MCU资源小,可根据系统的大小随着扩充。在实际应用中,单片机可方便地与带SPI接口的集成电路芯片如A/D、D/A、数据存储器等连接。由于单片机PIC16C73带有SPI串行总线硬件接口,使数据通信速度更高,使用更灵活。

1.电路说明

A/D转换器MAX1400的2个全差分通道AIN1、AIN2和AIN3、AIN4分别对差压传感器TRS1、静压传感器TRS2进行厝数转换。AIN5和AIN6组成准差分输入通道对TRS1的恒流输入进行监测。传感器均为半导体压阻传感器,压阻传感器的特点是它的每个桥臂电阻都比较大,一般为2kΩ,以下均假设它们的桥臂电阻值为2kΩ。采用恒流供电,可以进一步减小传感器的非线性和温度对传感器输出灵敏度的影响。实验得知,压力和差压传感器的等效电阻值在全温度范围内(0~70℃)的变化量是全量程内压力或差压所引起的等效电阻值变化的100倍左右,因此,AIN5所测得的A/D值可以对整个变送器进行温度补偿。为提高变送器的测量精度,须对静压给差压带来的误差进行补偿,所以电路中设计了全差分通道AIN3、AIN4对静压传感器TRS2进行监测,从而可实现对静压的补偿。

HART通信模块由HT2012和波形整形电路及带通滤波器组成。整形电阻由74HC126(4个三态输出缓冲器)组成,并能通过2个750Ω电阻及2.2μF的耦合电容,将整形后的HT2012发出的电压信号输入到AD421的开关电流源和滤波器功能块中,可实现HART电压信号由±0.5mA电流信号的转换。带通滤波器由2个运算放大器及电阻、电容组成。它将4~20mA环路上的±0.5mAHART电流信号转换为HART电压信号,经HT2012解调,再送入单片机串行通信接口中,从而完成数据的接收任务。 #p#

AD421除完成4~20mA电流信号输出及HART通信外,还为系统提供电源及参考电压。它的2.5V参考电压供自己和MAX1400使用。数据存储器选用24LC65,为8KB的串行E2PROM,供电电压2.5~5.5V,功耗:读电流150μA;写电流3mA(5V供电)。用来存放传感器特性参数及现场组态命令、工作参数、通信数据。

HT2012的19.2kHz信号,送入PIC16C73的计数器输入端,用于检测HT2012的工作情况。

HT2012的OCD信号,送入PIC16C73的RB7端。RB7设为中断方式,用于检测通信状态。

2.功耗及电流分配

AD421由4~20mA环路主电源供电,转换的5V电源为自己和24LC65及MAX1400的模拟电路部分供电,设计时须留下功耗余量。AD421工作电流为600μA,24LC65读电流为10μA,MAX1400的模拟电路工作电流不超过100μA,而变送器功耗设计为3.4mA,剩下2.5mA电流供电路其他器件使用。具体分配如下:传感器由恒流二极管3CRC供电0.5mA,剩下2.0mA电流由另一支3CRC恒流后供电路的其他部分使用。这样可避免由于器件在动态和静态工作时功耗的不同而引起4~20mA信号的变化(尽管实验证明这个变化是很小的)。

3CRC恒流原理是:其内部提供一稳定的1.24V从两管脚引出,在这两管脚上接1个电阻即可中输出恒流。计算公式为:I(mA)=1.24/R(kΩ)。只要保证3CRC的工作电压略大于1.24V即可正常工作。稳压管选用ZRC330。它的稳压值为3.3V,最小工作电流为20μA,最大吸收电流达5mA,温度系数50ppm是比较理想的器件。MAX1400的工作电流值小于150μA(3.3V供电),HT2012的功耗电流40μA,带通滤波器选用运放TLC27L2C,最大功耗电流仅为48μA。整形电路的74HC126工作于低频下最大电流500μA左右,剩下1.25mA电流供单片机消耗。单片机PIC16C73的功耗在4MHz时钟、Vdd=3V时,为2.0mA;而在4MHz和20MHz时钟、VDD=5V下工作时,电流值分别为2.7mA和13.5mA。可见适当降低单片机工作频率可使其功耗大幅度下降。由于PIC16C73除跳转指令外,均为单字节指令,指令周期仅为4个时钟周期同,其运行速度比其他类型的单片机快,适当降低工作频率其运行速度仍远远满足变送器实时要求。本设计单片机采用1MHz工作频率,其功耗的实验数据小于1mA。

HT2012工作主时钟为特殊的460.8kHz,需要特或向SMAR公司索取。本电路采用1片PIC16C58A[7]单片机,外接1.8432MHz晶振,经单片机4分频后,正好输出460.8kHz的时钟,直接供HT2012使用。PIC16C58A单片机是PIC系列单片机中的低挡产品,功耗与PIC16C73相当。由于电路由增加了1片单片机,整个电路的功耗将超出允许范围。为保证功耗要求,电路设计采用能量分时复用的方法:程序通过V1、V2、V3实现传感器和PIC16C58A的分时复用,即变送器在做A/D转换时,系统给传感器供电,当需要检测通信有无或主动进行通信时,单片机将给传感器的0.5mA关断,而将电流并入3.3V工作电源上,同时启动PIC16C58A。PIC16C58A的功耗指标为32kHz时钟,VDD=3V时典型值小于15μA。由于对PIC16C58A的某一I/O口(如RB)进行置高、置低操作,所以不怕程序"跑飞",因此不需PIC16C58A片内的WDT功能,将它置于OFF状态,功耗大大降低。因此,PIC16C58A在1.8432MHz的时钟下工作,其功耗不会超过0.5mA。对数据存储器24LC65的功耗:读电流150μA,没有功耗问题;而写电流3mA,一般出现在数据通信完成之后的很短时间内,只要规定在通信时4~20mA电流信号作废,即可解决功耗要求问题。24LC65一定要接在4~20mA主电源中。从以上分析,电路功耗小于3.4mA的智能变送器,满足要求。

三、结束语

本文从智能变送器的基础功能出发,针对HART协议智能变送器的数据通信和功耗要求的特点,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设计了智能压力/差压变送器应用电路,其中MAX1400、AD421、HT2012均通过了程序调试。在本电路中只用1只压力传感器,它就是压力变送器。如将压力传感器换为温度传感器主,就是HART协议智能温度变送器。由于水平的原因,文章中必然存在许多有待改进之处。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对智能变送器的开发提供有益的帮助。

责任编辑:佟健 来源: csdn.net
相关推荐

2010-07-12 15:07:12

HART协议智能变送器

2010-07-08 13:26:45

HART协议

2010-07-08 14:00:02

HART协议

2010-07-08 13:13:11

HART协议

2010-07-06 16:05:41

HART协议

2010-07-08 12:34:46

HART协议

2010-07-09 09:42:05

HART协议

2010-07-13 14:49:28

HART协议

2010-06-28 21:27:55

HART协议

2010-07-06 16:02:30

HART协议

2010-07-09 09:37:00

HART协议

2010-07-13 09:47:22

HART协议

2010-07-09 14:39:31

HART通讯协议

2010-07-09 09:55:06

HART协议

2010-07-12 14:53:24

HART协议

2010-07-13 13:37:36

HART协议

2010-07-08 15:36:05

HART协议

2010-07-06 17:52:54

HART通讯协议

2010-07-05 11:32:54

HART协议

2010-07-09 13:31:23

HART协议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