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向大家介绍一下怎样对客户进行UML业务建模,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客户的实质理解可能不同,而UML业务建模,则抓住了客户的这样一个实质含义:客户是站在这个业务系统的外部,和这个业务系统发生交互行为的对象。
怎样对客户进行UML业务建模
简单而言,客户就是准备购买或使用、或者已经购买或使用了一个组织(下称业务系统)的产品或服务的人。对于这个描述中,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客户的实质理解可能不同,而UML业务建模,则抓住了客户的这样一个实质含义:客户是站在这个业务系统的外部,和这个业务系统发生交互行为的对象。早期有专家把Actor翻译为"外部动作者",虽然有些拗口,但意义非常精准。
为什么UML一定要站在交互行为的角度来看客户呢?这是因为一个客户的重复进行的行为能最清楚地表达客户的真实需求(即所谓肢体语言表达更丰富且真实),对客户和业务系统之间的交互行为的描述和记录,不但可以指引未来类似的过程重复进行,更本质的意义在于,这些交互行为,清楚地表达了客户和业务系统之间价值转移发生的全过程。
一个业务系统是必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也就是说,它必须接受来自外部的刺激,这种刺激,包括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才能驱动业务系统内部的要素持续地运转下去,否则,这个系统最终会走向沉寂。这就是一个企业没有外部的客户,没有供应商,没有水电供应,没有电信服务,这个企业就只能关门的内在道理。
UML业务建模中如果从"外部动作者"这个本质的定义反过来寻找一个实际的业务系统的对应物,我们会发现,在一个业务系统外部,除了"客户",还存在大量其他"外部动作者",如:供应商、政府机构、行业协会、投资机构、甚至某些自动化的服务系统等等。围绕在一个实际业务系统的周围的"外部动作者"是多种类型,而且数量众多的。这些外部动作者,要么向业务系统提供服务,收取报偿;要么接受业务系统的服务,提供报偿,这就是业务系统的上、下游的价值链关系,这些价值链实际上就是靠外部动作者与业务系统的交互行为来建立和维持的。
从价值链的角度,我们就能理解"业务主角"这个名词的真实含义了,正是由于有这些系统外的"动作者",怀有各自的目的,来到业务系统跟前,和业务系统进行一系列的交互行为,最终获得业务系统提供的服务,支付给业务系统报偿,即进行完价值交换后,扬长而去,这才使得业务系统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所以,业务主角是主持业务系统生死攸关的外部角色,称其为"主",是恰如其分的。
由于现在全球经济环境目前出现的状态是买方市场占优的状态,也就是说,是产品和服务过剩,需求不足的状况,对于所有的业务系统而言,谁能拥有和维持客户,谁就获得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机会,谁就能够活下来,并长大,所以,流行"顾客是上帝","以客户为中心"的口号才盛行。在个别的局部环境下,存在卖方市场的状况时,则会出现"供应商是上帝"的局面。如果戴着UML业务建模的"有色眼镜"来看,不管是客户还是供应商,大家都是"业务主角",都是业务系统的"上帝"。明眼人可能已经看出,单是从"业务主角"这个建模元素,我们已经可以体会到UML业务建模令人惊叹的抽象表达能力。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