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意志将“三网融合”带入高速列车的轨道,但对裂痕难圆的两大阵营来说,互相劫持的博弈刚刚开始
电信网、互联网和电视网络“三网融合”的计划,在国务院于2001年3月首度将其列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9年后,终于到了最戏剧性的时刻。
5月28日,工信部和国家广电总局向国务院三网融合协调小组提交的“三网融合试点方案”第三稿被否;两家主管机构旋即上交第四稿,6月4日方案再度驳回;第五稿追随而至,未获回音。时隔两日,突然传出国务院三网融合协调小组已通过“三网融合”第六稿方案的消息。该方案明确将IPTV集成控播平台的建设和管理、电子节目菜单计费(EPG)管理的控制权归属广电总局—这正是广电总局和工信部长期争斗抢夺的焦点。全国“三网融合”试点城市的申报在6月18日前截止,6月25日起批准实施。
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司司长王效杰6月8日已公开对外承认“三网融合”方案获得通过和广电即将获得IPTV集成播控权,并介入互联网接入和IP电话业务。而最终与IPTV内容控制权失之交臂的工信部则对传闻表示否认,称三网融合计划“目前没有进展”。
不无消极的延宕仍然继续。国务院今年1月13日召开的常务会议上明确了推进“三网融合”的时间表,但在“国家意志”推动下仓促成型的三网融合方案并未实现工信部与广电总局双方的最后谅解,围绕着IPTV掌控权的利益博弈,双方的关系和角色在“融合”大幕开启前非但未能真正融合,反而进一步陷入胶着和角力状态—它将在未来左右三网融合具体实践的磨合与博弈进程。
这注定是比长达10年的3G博弈更艰辛的旅程。 自9年前“三网融合”正式成为官方战略以来,电信业历经三轮重组和资本洗礼,已成为充分市场竞争的领域—三大国内主流电信运营商皆已具备独立运营和维系长期利润的能力。相形之下,广电系统仍颇多承担“可管可控”的舆论监管职责,并未真正走向市场化—它固然有助于广电系统利用内容监管的强势地位获得IPTV内容的控制权,但面对三家电信运营商展开的灵活而有策略的竞争攻势,迄今在全国尚未建成一张统一有线电视网络、且远离资本运作的广电系统将如何应对,实难想象。
当然,这一切仍可在“国家意志”的操纵下最终完成,但事实证明这并良策—被寄希望于能够推动三网融合进程的《电信法》从1980年开始起草,但历时30年至今难产。电信法起草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阚凯力对《环球企业家》透露,从技术和运营上广电与电信完全相同,但现有体制下要求将广电体系从《电信法》中剥离出来,各方始终未能围绕此问题达成一致方案,体制的“闭循环”终成羁绊。
时至今日,“三网融合”的漫长等待已引来诸多谤议。摩托罗拉终端业务大中华区总裁孟樸曾对《环球企业家》透露:2010年初在海南的一次“三网融合”讨论会上,80岁高龄的经济学家吴敬琏直言不讳:“现在智能本都取代上网本了,我们还在这里谈三网融合”。
消极的“拔河”态势下,倍显尴尬的是对“三网融合”一度乐观的公司和电信运营商。最早开始综合业务试点的上海文广获首张IPTV牌照,由其子公司百视通经营,并成为IPTV最激进的推动者。与中国电信合作的百视通负责内容集成和播控、电信负责接入和内容传输,该模式拓展到全国数十个城市,用户超过300万户。
但在广电内部,百视通却被喻为“广电系的汪精卫”。2005年广电总局发放5张IPTV牌照,也是希望尝试借此整合全国资源,但由电信接入的IPTV业务却成为广电一直以来推行的数字电视最直接和有力的竞争者。百视通势必会更多地借助电信的IPTV宽带接入和内容传输—这就是它的“原罪”。
其它过早投身“三网融合”的玩家命运更捉摸不定。今年2月,广电总局紧急叫停广西、新疆的IPTV业务并严令“依法查处”。随后总局下发文件要求除上海、江苏外的其他无落地资格的省市全面限期停止IPTV业务。这次“封杀行动”火药味十足,“阻止”电信参与游戏的态度鲜明。而电信系统此前为开展IPTV业务进行大量固网宽带的投入,在陪着广电兜了一个大圈后打了水漂。
广电与电信“互相劫持”的症结,源于1999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建设管理的意见》(业内称为“82号文件”)。为双方划定明确的界限,文件规定“电信部门不得从事广电业务,广电部门不得从事通信业务,双方必须坚决贯彻执行”,“各地资源的利用暂时只在上海试点”。在2001年3月“三网融合”战略提出之后,业界褒贬不一的“82号文件”仍未废止,这就为双方的利益之争埋下了自相矛盾的种子,并成为两大阵营“斗法”的工具。
上海百视通、杭州华数、深圳天威等获IPTV牌照的企业中,更受广电系统欢迎的是杭州华数的商业模式,甚至被树为广电行业三网融合样板。杭州华数传媒是早年杭州广电与当时浙江网通合资成立,诞生初就同时拥有电信和广电业务牌照,其业务许可范围覆盖固话、宽带、有线电视、移动电视等。华数不仅提供广播电视节目,且在宽带网接入、互联网应用业务均有涉及—特殊“基因”使之成为严格意义上的三网融合运营商。
事实上,获得政策倾斜的广电系并不从容。按既定时间表,政策保护期只有两到三年时间,此间广电必须完成覆盖全国的有线电视网络的整合,并建立起一张能够与电信运营商相抗衡的国家级有线电视网络。
广电有线电视管理体制分为四级,各省市县的有线电视网络都是自筹资金建设,独立运营。多年来广电总局一直试图进行全网整合。2009年广电总局发布《关于加快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发展的若干意见》,确立2010年底前基本完成有线网络“一省一网”的阶段性目标。迄今,在上海、江苏天津等13个省市完成省级网络整合。
说到底,广电能否在三网融合中受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保护期内的有线网络整合和建设的积累,以及自身经营能力的提升。在“三网融合”的前期,牢握内容播控权的广电系还握有几张不错的牌—获得互联网电视集成服务牌照的中国国家网络电视台、上海文广、杭州华数均隶属广电系,且前期探索经验颇丰。
而隶属工信部阵营的联通和电信,经历IPTV的“急刹车”和互联网“涉黄”等来自广电的蓄意打击,内容播控权势必丧失—它们对三网融合的热切也不复当年,反而希望能够获得更多喘息时间,进行宽带基础设施的布局,图谋翻盘。业内人士透露:尽管电信运营商在市场化方面走得更远,但就三网融合而言,在承担电视节目的载播和点播方面并不成熟,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宽带提速尚未完备。4月,工信部和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光纤宽带网络建设的意见》,提出3年内“城市用户接入能力平均达到8兆比特每秒以上,农村用户接入能力平均达到2兆比特每秒以上,商业楼宇用户基本实现100兆比特每秒以上的接入能力”—它或许能增加电信企业在三网融合后进入全业务竞争时代成功的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