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P协议我们都知道它是一个常用的路由协议。那么在RIP-V2协议标准中,针对上一个版本又有什么改进呢?现在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这方面的话题。它只是在RIPV1协议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扩展特性,以适用于现代网络的路由选择环境。这些扩展特性有:
◆每个路由条目都携带自己的子网掩码
◆路由选择更新更具有认证功能
◆每个路由条目都携带下一跳地址
◆外部路由标志
◆组播路由更新
最重要的一项是路由更新条目增加了子网掩码的字段,因而RIP协议可以使用可变长的子网掩码,从而使RIP-V2协议变成了一个无类别的路由选择协议。
RIP-V2协议工作原理
V1版路由更新用是的广播方式。RIP-V2协议使用组播的方式向其他宣告RIP-V2的路由器发出更新报文,它使用的组播地址是保留的D类地址224.0.0.9
使用组播方式的好处在于,本地网络上相连的RIP路由选择无关的设备不再花费时间对路由器广播的更新报文进行解析。
RIP-V2信息帧格式
包括:命令(8位)、版本(8位)、未用(值为0)、地址族标示符、路由标记、IP地址、子网掩码、下一跳、度量值。和RIPV1一样,RIP-V2协议的更新报文最大可以包含25个路由条目。同样使用UDP的520端口号,并且数据报文的大小最大为512个8bit位。
◆命令(COMMAND)——取值为1和2,1表示是请求信息,2表示是响应消息
◆版本号(VERSION)——对于RIP-V2协议,该字段值为2
◆地址族标识(address family indentifier ,AFI)——对于IP该项设置为2.当消息是对路由器(或主机)整个路由选择表的请求时,这个字段将被设置为0.
◆路由标志(ROUTERTAG)——提供这个字段来标记外部路由或重分配到RIP-V2协议中的路由。默认情况是使用这个16位的字段来携带从外部路由选择协议注入到RIP中的路由的自主系统号。虽然RIP协议自己并不使用这个字段,但是在多个地点和某个RIP域相连的外部路由,可能需要使用这个路由标记字段通过RIP域来交换路由信息。这个字段也可以用来把外部路由编成"组",以便于在RIP域中更容易地控制这些路由。
◆IP地址(IP ADDRESS)——路由条目的目的地址,它可以是主网络地址、子网地址或主机路由。
◆子网掩码(SUBNET MASK)——是一个确认IP地址的网络和子网部分的32位的掩码。
◆下一跳(NEXT HOP)——如果存在的话,它标识一个比通告路由器更好的地址更好的一下地址。也就是说,它指出的下一跳地址,其度量值比同一个子网上的通告路由器更靠近目的地。如果这个字段设置为全0(0.0.0.0),说明通告路由器的地址就是最好的下一跳地址。
◆度量(METRIC)——是一个1~16之间的跳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