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之中,我们通常会使用路由器来进行IP地址的分配。那么,在网络协议中,规范路由这种状态的协议就是路由选择协议。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路由选择协议的具体内容吧。首先还是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它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路由选择协议使得路由器能够动态地广播和习得路径,确定有哪些路径可供选择,而哪一条又是将数据传输到目的地址的最佳路径。路由选择协议对第三层的网络状态进行更新并使路由表驻留到第三层交换机/路由器中。而诸如 IP、IPX 和 AppleTalk 这类常用的第三层协议,则被称为路由转发协议,它们能够在网络中传送数据。
共有两种路由选择协议:距离向量路由选择协议和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从本质上来说,距离向量路由选择协议在路径的远近方面决定它是否最佳,而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能够用更为复杂的方法来考虑各种连接变量,如带宽、延时、可靠性和负载等。
距离向量路由选择协议就路径的远近判断其是否最佳。距离可以是中转站点(路由或是主机)的数目或是一套经过计算能够代替距离的量度。如今仍在使用中的 IP 距离向量路由选择协议有:路由信息协议(RIV v1 和 v2)和内部网关路由协议 IGRP(由 Cisco 公司开发)。
链路状态路由选择是一种概念,用于在分组交换网络中进行计算机通信时的路径查找。链路状态路由选择所进行的工作就是让网络中的路由器告知该网络中所有其它的路由器哪个与它相邻最近。所有的路由器都不会将整张路由表全部发布出去,它们只发其中与相邻路由器相关的部分。
一些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为:OSPF、IS-IS 和 EIGRP。Novell 公司的 NLSP(NetWare Link State Protocol)也是一种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但它仅支持 IPX 协议。此类路由选择协议要求在每个路由器中至少存有一张部分网络的地图。当网络连接状态发生改变时(前变为后,或反之亦然), 一条被称做链路状态广播(LSA)的标志信息就会在整个网络进行传播。每一个路由器都会接收到个连接状态发生改变的标志信息,然后就会对路径进行重新计算。
在小型网络中,距离向量路由选择协议比较简单有效,而且即使需要进行管理,其工作量也是比较少的。但是它们算法设计不够简洁而且收敛性能也不高,这就使得我们不得不为大型网络研发更为复杂而算法又更为简洁的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
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比距离向量路由选择协议拥有更高的灵活性和完善性。它们综合了诸如带宽、延时、可靠性和负载等众多的网络性能方面的因素,从而在总体上降低了网络中散播的信息量,并能在路径选择方面更好地作出决定,而不像距离向量路由选择协议那样以距离或中转站点的数目为唯一的依据。
IP 路由表 (Diagram of IP rou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