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半年间,富士康(深圳)已经沦为了一座“死亡工厂”。
5月26日晚间,一名男工从高楼飘落,他在结束了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让富士康半年来的“连环自杀”事件增加到12起。
此时,富士康正在面对的不仅是被全民围观的尴尬,自杀事件当事人及家属的赔偿,更重要的是,如何避免随时可能发生的“十三跳”!遗憾的是,对富士康的了解愈多,愈感到一种难以释怀的无力感。
因为,这家全球最大的代工工厂,早已踏入了一个成本死局。
为什么是现在?
在富士康,被奉为管理圣经的“郭台铭语录”第九十一则称,“对事情的观察:望远镜、放大镜、显微镜”,通过这些“工具”总能看到事物的本质。
遭遇全民围观的富士康,其内部的每个细节都已经被媒体用这三种“工具”一一扫过。也正因如此,我们很容易还原这个工厂的真实情景:一个庞大、冷漠的封闭式厂区,奉行效率文化,要求员工“动作标准化”,却并非人们想象中的“血汗工厂”;一群在工作时如尺子般精确的工人,长期“自愿”加班,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甚至连同宿舍室友的名字都叫不上来。
尽管任何人都能从这些情景中寻找一条条年轻生命坠落的原因,不过,很多人仍会忽略掉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些坠落如此密集地发生在2010年?事实上,精确化、标准化在富士康是一以贯之的管理哲学,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在富士康,员工自杀事件也并非始于2010年,只不过,那时候,每年不过发生一两起,而到了2010年,这类悲剧却接二连三地发生。那么,到底是什么力量推倒了富士康员工自杀的“多米诺骨牌”呢?
人员增了成本降了
以代工为盈利模式的富士康在2008年已开始进入寒冬。
彼时,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富士康面临着订单减少、价格下降等多重打击,这直接导致富士康国际[5.79 -1.03%](为富士康庞大帝国中的一部分,主营业务为手机代工,是一家香港上市公司)2008年度净利润较2007年下滑高达83.2%。
“当产品定价下降30%,你首先一定要让订单数量增加30%,接下来再多下超过30%的订单,才增加三成营收,但问题是你一定不可以增加30%的人力!”在《郭台铭与富士康》一书中,有这样的描述。
顺着这样的逻辑可以推断,在富士康,只要影响企业利润的其中一个因素出现下降,员工利益就会成为被牺牲的对象。因为,在生产量增加后,如果人力成本不相应增加,那么,就只有两种办法,一是提高每位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强度;二是降低员工工资,以将节省出的成本用于招聘更多员工。
不过,富士康面临的情况显然更加糟糕。面对着2008年影响收入的两大因素的全面下降,郭台铭选择了在竭力争取订单的同时,直接降低人力成本。
富士康国际2009年的财报显示,截至2009年底,公司员工数量达到11.7万名,相比2008年增加了9.7%,但员工成本总额却同比减少28%。而人均成本更减少达34%之多。
在巨大的盈利压力下,本来就如机器般运转的工人们被进一步地“机器化”,且是更加廉价的“机器”。
然而,人,终归不是机器。于是,当这些年轻的生命完全被机器侵占,潜藏的自杀倾向开始蠢蠢欲动。
解不开的结
郭台铭有他的无奈。
即使竭力缩减成本,富士康国际的毛利率仍一直呈下降趋势。财报显示,这家公司2009年整体产品毛利率为5.%,2008年为6.9%,而2007年为9.2%。此外,公司净利润继续下滑,2009年,富士康国际仅实现净利润3900万美元,较2008年同期锐减67.77%。
有媒体曾经报道过,富士康在供应链上是零利润的尴尬。当外商全面控制原材料的供应,甚至是后续相关的物流、维修、培训、用工等费用时,富士康能赚取的就只有人力成本差。况且,如果再为了接到更多订单而在与外商的价格谈判中再行让步,这中间的差价将被进一步挤压。
代工曾经给富士康创造了巨额财富,现在却将它带入了死胡同。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计算来感受富士康的利润之困:2009年底,富士康国际共有员工11.87万名,当年实现净利润3900万元,那么,在每位员工年收入增加2000元的情况下,富士康国际2009年的净利润已被瓜分殆尽。
“连环自杀”愈演愈烈之时,郭台铭也做出了一些努力,比如请高僧做法事、请心理医生辅导、在4层以上楼房安装防护栏等,但这些举措屡被指责为浮于表面。
其实,他不会不知道问题的症结在哪里。但富士康的利润是建立在将员工“机器化”的基础之上的,这决定了郭台铭很难、甚至不可能在这点上做出改变。
当然,如果他不改变,“连环自杀”的魔咒就不会解开。这就像一场瘟疫,既然已经扩散蔓延,就只有一味对症的药才能祛除。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