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一直都是一家很有意思的公司。比如说,他明明有更好的方法可以遏制Windows和Office的盗版,可是他却偏偏有意的放任其发展;又比如说那著名的IE6,超长的更新周期所带来的是可怕的网页标准支持度和糟糕的性能。其实,这些问题从一开始,就可以通过技术问题来解决,难道这么做了不是会更好吗?是的,这些,都与微软要做的“标准”这一目标,有着密切的联系。
虽然大学是计算机专业,不过其实我是做市场营销的。如果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看的话,这将会变得非常有意思。不过,这并不是一篇专业性的分析,只是我的一些个人看法而已。
一、闲话XPS与PDF
也许你已经注意到了,微软从Windows Vista开始,悄悄的在系统里加入了一个新的组件:XPS查看器。相应的,Office从2007开始也已经原生支持将文档保存为XPS文件。
以下是引用来自于维基百科的XPS介绍——
XPS 是 XML Paper Specification 的简称,它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一种文档保存与查看的规范。以前的开发代号为 “Metro”。这个规范本身描述了这种格式以及分发、归档、显示以及处理 XPS 文档所遵循的规则。最为显著的特点是,XPS 所用的置标语言是 WPF 所用的 XAML 的一个子集,因此显示 Windows 应用程序所用的方法可以用于 XPS 文档。
如果此时你仍然不明白这个XPS到底是干什么用的,那么假如我提起PDF呢?是的,无论微软说的多么漂亮,不管多少人都认为XPS和PDF有着明显的差异,我始终认为,微软开发XPS其目的就是为了取代PDF。而事实上,因为和Office的集成,现在已经有越来越的人开始尝试使用XPS格式来发布文档了。
你真的了解PDF吗?我们先来看一下PDF现在正在使用的手段。
- 首先,PDF是一个开放的标准,目前已经在2007年被ISO组织承认,尽管他是由Adobo开发的。也正是基于这一点,PDF才会有层出不穷的各种第三方阅读器。
- 尽管制作PDF文件的工具Adobe Acrobat是收费的,可是我们都知道Adobe从来不急于打击盗版,并且总是在第一时间发布所有的语言版本。另外也得益于PDF的开放性,无论是第三方的软件,甚至是在线的网站,都可以方便的生成PDF文档。
- PDF最初设计是用来交换和浏览商用文档的,直到最近几年才越来越多的增加了在互联网上出现的频率。因为不仅仅只是商用,即使普通网民也需要一种能够便于在互联网上浏览和查看的文档格式,而这种格式又能被文档的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保护。
- Adobe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现在随着PDF越来越开放,相关的应用也越来越多。
总结起来,PDF所使用的主要手段是:先培养起用户的使用习惯,让PDF成为网络的事实标准,然后再考虑其他事情。
无论怎样,PDF早已成为现在互联网上真正的文档标准。考虑到PDF最初是一种商用的文档格式,假如他成为了行业内部的标准,那么以占领办公室为目标的微软,其自身利益将会不可避免的受到极大损失。
但是现在的形势很不乐观,PDF已经成为事实标准也基本是唯一的标准,网上有大量使用PDF格式的文档在流通,无论是不同平台的阅读器,还是对于浏览器的支持,PDF都已经做的足够好了。但是微软仍然有机会。
- 首先,PDF实际上是一个动态的格式。Adobe这样设计的主要目的,也许是想让PDF可以和Authorware那样做出可以交互的效果,但很不幸的是这一动态的特性不仅无人问津,更让病毒木马有了可乘之机,以至于Adobe Reader屡屡成为了漏洞最多的软件。
- 其次,微软的Office已经拥有了在业界和PDF一样的统治力,是事实上的唯一标准。而对于同样握有更大市场占有率的Windows而言,要添加一个附加组建来支持新的文档格式,也并不是什么难事。
借助着Office2007与Vista的优势,微软不失时机的推出了XPS。
- XPS从一推出开始,就以集成作为自己的首要目标。不仅Office2007可以直接将编辑的文档保存为XPS格式,同时Vista系统也集成了XPS查看器。
- XPS使用的是Office2007开始支持的开放XML文件格式,相比起PDF那种后来逐渐开放的做法,XPS一开始就有了更加开放的保证。另外,纯静态的文档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用户的安全性。相关连接
- 而事实上,微软也确实从一开始就大力的在使用免收专利费、允许用户自由分发的方式,极力推广着这种新的格式。
和PDF那种需要先培养起用户习惯的行为不同,XPS从一开始就有着更广泛的用户群。Office2007良好的口碑就是XPS成功的第一步,而开放的XML标准也让他拥有了受网络欢迎的先决条件。
比PDF更方便,比PDF适用范围更大,比PDF免费。
值得一提的是,PDF始终是一个由Adobe所开发的格式,他直到2007年2月,才“因行业压力被迫向ISO提交了标准化申请”。而这个微妙的时候,正是Office2007正式发布后不足一个月。来自维基
尽管Adobe为了应对XPS,确实努力的不断提高着自身Reader的品质,可是让人失望的是XPS目前也没有能够出现更进一步的作为。但是考虑到微软会推出XPS就是为了打压PDF,我认为还是有理由继续关注XPS的。
#p#
二、乱弹Office
如今,Office系列的软件已经成为办公的代名词。不仅仅只是文档使用Word制作,数据用Excel完成,演示用幻灯片全交给PowerPoint,甚至连我们老师要交作业的时候也统一要求发送doc格式的文档到他的邮箱里。
确实在市场上还有很多其他的办公软件,比如OpenOffice,或者WPS。他们比起Office来说最大的优势就是免费,或是多平台支持。当然,他们也能正常的打开Office的文件格式,这一点连在线的Google Docs都可以完成。
可是这一切都在证明着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他们正在帮助微软的Office成为办公软件中的唯一标准。
Office的强势并不是从现在才开始的,或者说,从我知道有Office这个软件的那一天,他就已经几乎是办公的代名词了。所以很可惜,我确实没办法分析他从何时开始变得如此强势,相关资料也比较难找。不过这不要紧,我们还是来看看现在吧。
- Office已经遍及几乎所有装有Windows操作系统的办公室。无论是正版的,还是盗版的。
- Office系列已经被大量的企业,配合微软的Exchange,你完全没办法使用其他的办公软件。
- Office格式的文档普遍被应用于商业交流中,即使你本人不用Office,也仍然需要处理其他公司或部门的用Office制作而成的文件。
- Office和微软大部分的产品一样,他本身设计的确实相当优秀,对新用户非常友好,能够迅速上手,并且很快就会离不开他。
- Office 2007开始使用了全新的被称作“Ribbon”的界面设计。得益于这个简洁而又易于使用的UI,Office 2007发布之后获得了一致的好评,几乎每个用过的人都赞不绝口。
- Office 2007用的是一种全新的文件格式Office Open XML来作为默认的保存格式,它基于XML语言并且使用ZIP压缩算法。
虽然几乎难以置信,但现在的Office已经把我能够想到的优势都包括在内了。但好在,SWOT这个工具并不只有优势与机会,他同时还包括了劣势与风险。
- Office自身的劣势:格式的不完全开放导致用户必须安装Office才能打开文件,与目前到处都在倡导的标准化趋势相违背;影响力仅限于Windows平台;全新的开放XML格式带来了和老版本之间的兼容性问题。
- Office面临的风险:包括OpenOffice在内的许多免费的办公软件正在崛起,他们都是多平台的;国际标准组织大力支持一种被称作开放文档格式的标准,ODF。
这很有趣。
首先,微软面临的最大的一个困扰,便是Office强大的影响力仅限于Windows平台。微软可以使用Exchange配合自己旗下的产品来加强 竞争力,但对于Linux和Mac却无能为力。而即使在Windows平台,非企业的个人用户也依然有可能转而选择免费的办公软件。此时,如果继续一味的 强行让这些核心用户使用Office来办公的话,可能只会起到反效果。
联系到Office的优势的话,就不难判断出微软的策略:进一步强化Office格式文档的影响力,而非继续增加Office的普及率。微软现在的做法也印证了我的判断。
开放Office文档的格式给第三方的编辑器;大力推行苹果风十足的Office for Mac;甚至是推出免费的Office Starter。这一切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用户在不知不觉中,用上Office格式的文档。只要Office的格式拥有了庞大的用户群,那么一切就会水到 渠成。
所以微软从来不盲目的使用主流格式,因为他更喜欢自己的格式被广泛利用。
接下来,微软还有一个迫切的问题,那就是标准化。虽然微软并不喜欢标准化,可是在ISO组织不遗余力的推广下,现在已经有很多国家的政府开始公开支持ODF,这让微软也十分的尴尬;而那些核心用户的声讨虽然不能给微软带来实质性的利益损失,但是影响力和威信的下降确实不容置疑的。
可惜的是,此时的微软,在应对这一威胁上,却显得有些盲目和仓促。微软选择在新一代的Office产品上使用Office Open XML,这确实带来了一系列的好处,并且OpenXML目前也已经通过了ISO的表决,成为了一个国际标准。
不断接踵而来的问题,让我们看到了微软的这一决策是多么的充满争议。
Office 2007推出不久,微软就因为XML的专利问题被人告上了法庭。如果说这种“专利潜水艇”我们可以理解的话,那么全新的文件格式所带来的糟糕的兼容性,却 始终为人诟病。或许这也可以从侧面增加Office 2007的销量,但是当你面对那些不愿意升级的企业时,微软曾经的辉煌现在却成为了最大的绊脚石。或许那些更新的附加组件可以一定程度解决这些问题,而Office 2007也能够保存成Office 2003的格式,但这并不能彻底的解决兼容性问题。
当然最主要的问题是,即使微软已经将自己曾经的王牌做的如此开放,以至于随便使用一个压缩软件就可以看到任何一个文档的内部结构,这也未能帮助微软 赢得任何的好声望。在SaaS的时代,标准的最重要意义,就在于你能否在任何地方都看到相同的内容。显然Office无论怎么做,也不可能超过Google Docs。因为这从一开始,就不是同一个赛场上的竞争,可却始终被核心用户们津津乐道。
顺带一提,Office 2007本身确实是一款相当优秀的软件,他漂亮的赢得了大部分用户的欣赏。而Office 2010,显然不大可能超越他的前辈。
这时候,微软十分聪明的使用了一种特别的,类似于田忌赛马的策略。也就是说,并不拼尽全力的去开发一款在各方面 都超越Office 2007的全新Office 2010,而是只要需要在Office 2007的基础上进行部分的加强,将目标定位在那些还没有升级的Office 2003甚至Office XP用户上。接着利用Office 2007用户的失望心情,则将精力放在另外一款完全不同的Offfice 2012上,有了Office 2010的对比,便能够刺激这些用户进行升级。这样做,可以有效降低开发成本,也让老用户们更加有动力去购买最新的版本。
经过了前一节的研究,我们已经大概的明白了微软在Office上的策略。在市场营销中,最重要的两个概念,一个是“策略”,另外一个就是“定位”。而在本节中,我们就将从这两个角度,分析这个对微软有着极其特别意义的东西——Silverlight。
在上面我们提到过XPS。XPS即使面临着被微软推广不力的糟糕局面,可我依然有足够的理由对他保持乐观,其原因仅仅是因为他的竞争对手实在太过于无力。
而Silverlight则完全不同。如果说PDF自身的孱弱凸现了XPS的优势,那么Silverlight就完全不同。这个战场,可能是围绕至今为止所遇到的,最激烈的竞争之一。那么,我们这次的话题,当然是微软基于.NET的产品,Silverlight。
#p#
三、当.NET遇到Silverlight
许多人并不了解Silverlight,所以照例,这里是来自于维基百科的介绍——
Microsoft Silverlight是微软所发展的Web前端应用程序开发解决方案,是微软丰富型互联网应用程序(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策略的主要应用程序开发平台之一,以浏览器的外挂组件方式,提供Web应用程序中多媒体(含影音流与音效流)与高度交互性前端应 用程序的解决方案,同时它也是微软UX(用户经验)策略中的一环,也是微软试图将美术设计和程序开发人员的工作明确切分与协同合作发展应用程序的尝试之一 (另一个为WPF)。
目前Silverlight已受到各主流浏览器的支持,包含Internet Explorer、Firefox、Opera与Safari等,同时也支持Mac OS X操作系统,在Windows Mobile 6.0和Symbian (Series 60)手机等行动设备上也受到支持。与Silverlight相同的开放源代码解决方案“Moonlight”则提供在Linux上的支持。
很好。如果抛开广告词的话,我们可以很明确的知道,Silverlight是一种基于.NET开发的、多平台的、直接针对Adobe Flash的Web多媒体应用解决方案。
- Silverlight的前身,最初来自于Vista刚刚被开发时所公开的一种全新的界面构想,这种独特的界面设计在当时被称作 “Avalon”,而Avalon在几经周折之后,最终更名为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也就是今日常见的WPF。
- WPF是一种完全基于.NET+XML的UI技术,使用一种全新的XAML(eXtensible Application Markup Language)语言来开发界面。他最大的特点是将程序的开发与界面的设计分离了开来,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WPF中一种基于 XAML+JavaScript技术的子集:WPF/E(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 Everywhere),正是现在的Silverlight。
在发布之后,微软针对当时如日中天的Adobe Flash,不断的对Silverlight做出了多项改进,几乎所有的特性都直指Adobe的Flash,这里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对比:
Silverlight | Flash | |
H.264等多媒体支持 | 3.0后支持(09年7月) | 9.0.115后支持(07年12月) |
GPU硬件加速 | 3.0后支持(09年7月) | 10.1后支持(10年2月) |
多平台支持 | 2.0后支持(08年10月) | 9.0.47/48后支持(07年7月) |
离线应用 | 3.0后支持(09年7月) | AIR发布(07年3月) |
以上部分资料来自维基百科相关条目,参见Microsoft Silverlight与Adobe Flash Player。
这已经十分明显了。Silverlight从最初开始,就将自己定位为Flash杀手,而微软最大的目标也就是击败老对手Adobe的Flash,让Silverlight成为网络上的全新标准。这也是Silverlight不断推出不同平台版本的意义。
不过,我们在文章的一开始就说了,这次的战场,远比XPS时要残酷的多。微软的Silverlight所面对的,除了如日中天的Flash,还有迟早要成为下一代网络标准的,HTML5。
HTML5是如此的优秀,以至于让每个接触过的网页设计者都爱不释手。而他之所以能够站在Flash与Silverlight的面前,其最大原因, 就是全新的<video>标签。这个不需要任何第三方插件支持,仅靠浏览器自带功能即可播放视频的标签,从一出现就得到了极大的关注,也收获 了很高的评价。这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再怎样出色的第三方插件,也终究不可能比浏览器的第一方功能更稳定、更高效。
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现在的HTML5已经拥有了包括Google、苹果在内的多家IT巨头的支持,前景一片大好;而同样的,Adobe也在倾尽全力保持Flash一贯的技术先进性。
如果说是PDF自身的糟糕状态导致了微软不用刻意推广XPS也依然能逐渐收到不错的效果的话,那么Silverlight的情况就与XPS完全相反。Silverlight所面临的,恐怕是微软至今所遇到的最强劲的竞争。他的几个竞争对手无一不是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先进的技术支持、以及雄厚的资金后盾,这其中的任何一种技术都有成为互联网标准的可能。比起他们来,微软的Silverlight却显得如此无助和渺小。
Silverlight并非没有机会,他还有.NET。整合的力量往往是非常可怕的。
借助强大的WPF,Silverlight有效的降低了程序员开发UI时的痛苦。使用DIV+CSS是一件对美工技术要求比较高的工作,但使用Silverlight则可以轻易的开发出同样漂亮的节目,并利用WPF集成进.NET开发的程序中。
.NET的战略确实优秀,而这里面,也包含着微软巨大的野心。
WPF的出现,让界面设计与功能开发有效的分离了开来,而Silverlight的跨平台也让开发者不用总是担心各种各样的兼容性问题。而拥有了离线应用的功能,Silverlight还可以做的更多。
或许,这是Silverlight最大的机会,也是最后的机会。假如.NET战略持续的辉煌,Silverlight总是能够受到人们关注的。但这 一切,只取决于微软肯为.NET战略砸多少钱,和砸多久的钱。假如有一天,这一前提不复存在,那么这一节文章中所讨论的一切内容,都将轰然倒塌。
无论是Flash、Silverlight还是HTML5,他们都是同样优秀的技术。但是在这个互联网上,是不可能同时存在三种标准的。
我们之前已经研究过了Silverlight。微软在对Silverlight的策略上,实际正处于一种进退维谷的地步。进,则将会受到新老两代霸主Flash和HTML5的夹击;而退,整个.NET战略都会因此而受到巨大的影响。微软不能退,更何况现在,.NET仍然有相当的优势。
既然说到了.NET战略,那么我们不能不提微软的另外一个战略,那就是Live。
#p#
Windows Live
曾几何时,Live战略还有着对于微软而言,还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Windows Live,这个作为Windows功能的延伸而被创造出的东西,却几乎成为了阻截Google的利器。微软也试图努力的推广Live搜索,可却在刚刚有些成绩的时候,Live搜索突然摇身一变成为了Bing。
- Live的前身,实际上是XP时代开始兴起的MSN。MSN最初是一种真正的系统延伸,包括了即时聊天、邮件收发、以及各种增值服务。
- 这其中,聊天工具被称作”MSN Messenger”,在全球被广泛使用,于2005年12月经改名为”Windows Live Messenger”。
- 邮件服务主要指的是微软收购而来的Hotmail,于2005年11月改名为”Windows Live Hotmail”。
- MSN的增值服务的主要代表是MSN Explorer。MSN Explorer自2008年发布8.5之后,就已经实质性停止更新。
- Live的核心搜索组件,Live Search,于2006年3月发布。和MSN的首页充满各种新闻内容不同,Live Search更接近于Google的简洁风格,仅有一个搜索框。
- 后在2009年6月正式启用Bing,并在同时用Bing取代了已经上线3年之久的Live搜索。
总的来说,MSN的各项服务已经全面过渡到了Live时代,可是Live的搜索却偏偏成为了Bing。对于一个以Google搜索为主要竞争对手的服务来说,将自己的核心服务更名,无论怎么看都是一件比较诡异的事情。
巧合的是,最近微软又重新提起了另外一项Live服务:Hotmail。
从这张疑似的最新Logo可以看到,不仅更新了新的标志,而且也刻意的放大了Hotmail的字样,Windwos Live似乎仅仅只是一种陪衬。
这几乎与Bing的策略不谋而合。他们都在突出自身品牌,而削弱Live的影响力。
Live的前身MSN,其实早在1995年就已经成立。但早期的微软对于网络的重要性显然过于低估了,因为MSN的服务更多的是作为一种Windows产品线的延伸而存在的。这种情况直到Google出现才被打破。
尽管Windows Live仍然可以看作一种Widnwos在网络化方面的延伸,但相比于MSN的那些包括百科全书、个人理财在内等等的增值服务,Live更加专注于在网络 化方面的应用,并且将几乎所有主要的服务都免费开放。于是,之前零散的服务,现在统一的聚集在了Live的大旗之下。
这本应是一个绝妙的主意,因为Google几乎就是这样做的,并且取得了成功。只是有一个小问题,那就是,Live的服务似乎有些太多了。这张是来自于维基百科的清单——
面对着如此一大串密密麻麻的列表,普通用户是绝对是眼晕的,而其中某些定位模糊的产品更是让人完全搞不清楚他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这种糟糕而且模糊的定位,不仅难以让用户找到自己需要的服务,混乱繁杂的产品线不仅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更会导致自家产品和自家产品竞争的惨剧。
但是总的来说,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这些复杂的产品线,是可以进行分类的。其中,大致可以分为在线版和离线版两类,当然,按照其用途继续也可以继续细分为搜索型、联系型、应用型和辅助型等。
- 搜索型便是直接针对Google的竞争,也就是之前我们一直在提起的Bing。
- 联系型主要是Windows Live Messenger和Windows Live Hotmail。这刚好就是一个在线版和一个离线版的服务。
- 应用型比较多,包括Live Writer、Live Gallery、Live Maps等等,在线和离线均有。
- 辅助型主要是指另外一个服务的在线版/离线客户端,用来辅助其他的服务更好的完成其功能。比如离线的Live Mail客户端。
有了这样大概的分类,就不难看出,微软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将它们都分为到各自独立的产品线当中,而不是像最初时的那样,全部归为Windows Live。
- 其中,搜索型的被命名为Bing
- 在线版的联系型邮箱以Hotmail作为主打。@live的邮箱也有推出,并将在长时间内和@hotmail共存;而@msn则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 离线版的Windows Live Messenger仍然保持Live的标签,但已经和其他离线的应用型服务一起,整合为了新的Live套件Windows Live Essentials
- 辅助型仍然在默默的完成他们自己的使命,但已不知不觉的融入其他的组件中。比如在线的Windows Live Messenger已经可以在Hotmail中登录了。
Live不会消失。
用充满多样性的产品线去继续细分自身产品,无论在任何时候都是一种有效的营销手段。品种的细分可以让用户更容易找到自己的需求,而更多的种类也让厂商在宣传的时候可以有的放矢。
各种被细分的品种都是一个分立的、独特的主体,都有其存在的理由,都有其领先品牌,而这些领先品牌都很少与细分之前该大类的领先者相同。
尤其是对于当面对已经领先的Google的时候,细分自身产品线就显得更加有意义。
经过了前面四节,我想到了现在,对于微软当前正在进行的主要战略,我们都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我曾经看过这样的一个笑话。有两个人在某网络博览会上网,但是等了很久却一直没有能打开网页。其中一个人便指着IE的图标对另外一个人说道,当地球停止转动,就连接上了。
这真是极好的形容了IE家族,尤其是IE6,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
是的,这已经是本连载的最后一篇内容了。所以在正文开始之前,我想先简单的回顾一下之前所提到过的观点。
- PDF已经是商用文档的几乎唯一格式,但他自身有着不少的缺点,微软瞄准了这个机会推出了XPS。虽然有着各种集成的优势,可XPS推出之后却仍然面临着推广不力的尴尬局面。
- Office从一开始就是办公软件领域的霸主,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其他软件能够对其造成真正威胁。微软选择开放Office的文档格式,甚至在Office2007中引入OpenXML的支持。
- Silverlight的形势无疑是最为严峻的。过去统治市场的是Flash,而即将占领市场的则是HTML5。尽管被认为没有直接的竞争关系,但微软依然针对当前的这段日期推出了Silverlight,并借助.NET的优势迅速占领了部分市场。
- Live战略实的前身MSN实际上并不成功,但是在Google咄咄逼人的气势下,微软也只能努力求变了。目前已经部分分离了网络与离线的功能,并且也将会针对不同的领域推出不同的服务。
之前提到的这4节的观点,虽然各自都很分散,但他们之中,却可以很容易的总结出一些东西来:
- 除了Office,其他几个都是在市场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并且有了一个统治者的情况下,微软才介入的
- 每一条的观点中提到的功能,都能至少和另外一种标准保持一定的依存关系
- 微软正在做的事情,均是开放自身产品的格式标准,并借此将其推广
- 所有产品的终极目标,都是令其自身成为当前领域的唯一标准
- 无论是XPS还是Silverlight,他们的背后都有一个强力而方便的编辑工具,而且这个编辑工具同样在进行着自身标准化的努力
- 为了达到自身的标准化,微软甚至可以开放部分标准,但这么做也只是为了能有更多人使用
而这些,就是微软的标准之战。
#p#
现在,让我们回到本文最初的地方吧,关于IE。准确的说,应该是提起来几乎令每个人都咬牙切齿的,IE6。
最初的IE6发布于2001年8月。在这之前,每隔2年左右就会发布一款新的IE,但是IE7却等了5年,直到2006年10月才终于发布。也正是在这期间,IE家族从鼎盛逐渐开始衰落。
IE他是如此的特别,也是如此的广为人知,我甚至不需要再列出IE6当年的种种劣迹。不过,我们仍然需要对IE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对此,我将简单的分析一下Google,并以此来和微软继续简单的对比。
上面这张是用户需要访问Google服务所经历的步骤
而这一张,则是微软的
很明显,因为Google只有在线的服务,因此用户所要做的唯一的事情,就是上网,然后打开Google。
但是对于微软来说,情况则复杂了许多。
对于微软的这个用户而言,通常来说他首先是一个Windows用户,其次才是微软其他服务的用户,所以他的行为必须建立在Windows这个平台上。那么由此所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他所使用的软件。假如他所访问的是微软的离线服务,那么这个服务本身就是用户所使用的软件;而假如用户所访问的是在线的Live,那么他就必须使用浏览器来进行访问行为;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在使用离线服务的软件同时,用户也同样可以访问微软的在线服务。
有了这样的对比,我们便可以轻易得出一个结论:微软对于浏览器的依赖度远比Google要低很多。也就是说,微软即使不依赖于浏览器,也仍然可以让用户访问其服务;但Google的用户则必须通过浏览器才能更实现自己所需要的服务。
如果Google想要降低自己对浏览器的依赖度,那么唯一的方法就是自己推出浏览器,甚至是操作系统。而现在,他也正是这么干的。只不过在操作系统方面,Google选择推出一款类似于“上网本”功能的操作系统,而并不与微软正面交锋。
但无论怎样,这对于微软都是一种威胁。我们可以参考本文开头时所分析的结论,微软在面对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时,会选择开放自身标准并将此标准依存于另外一个标准。这就是微软现在的做法,从IE7到IE9,对于W3C标准的支持也已经越来越好。
已经无法去考证为何IE6会在网页标准的支持上造成如此多的问题,但令人深思的是,直到IE5.5为止,IE家族都在不断努力的适应着网络的新变化,甚至IE6也是如此。这一点具体可以参见维基百科。
我个人认为,造成IE6出现这种局面的唯一原因,是因为微软太久不更新,致使IE6最终被网络所淘汰。
让我们把目光转向2003年。当时,微软最成功的操作系统Windows XP已经上市两年了,著名的IE6也发布了两年之久;IE6利用XP捆绑的优势,占据了超过80%的市场份额,到处都是基于IE6的外壳浏览器;而后来最大的竞争对手Mozilla Firefox,在这个时候刚刚由Phoenix更名为Firebird,逐渐被少部分用户所认知,但并没有造成更深远的影响。
我们可以继续参考Office时,微软在领先时的做法。IE6对于W3C的标准是部分支持的,无论怎样网页总是能够显示出的,但是因为其强大的市场占有率,网页设计不得不对其进行优化,以至于逐渐形成了一套自有的独特标准。而Windows各种强大的API,又能够帮助第三方的浏览器作者轻易的调用IE内核浏览网页。尽管最终,网页仍然是用IE6的引擎进行渲染的。
当这个问题被意识到的时候,IE6的独特标准已经因为其恐怖的市场占有率,而成为了大部分网页的事实标准。这导致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大量的非IE浏览器难以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而这些,与微软之前的策略几乎是步调一致的。
微软的唯一战略目标,就是标准化;而微软所有的策略,也均是围绕这标准化而进行指定的。所有的产品都能够互相依存,相互联系,并且还有其他公司所无法达到的效果:集成。
假如微软的目标市场已经有了其他的标准,那么就利用现有的这些优势,去制造一场混乱,让原本唯一的标准变的模糊,以便能够趁虚而入占领市场,并逐渐确立自身的标准。
知道了这些,我们就可以放眼微软的其他领域了,他们始终有着共同的目标和策略。比如本文没有提到的Xbox战略,各位读者朋友有兴趣也可以试着分析一下。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