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火爆的那段日子里,蒋鑫的头衔是东方药网的CTO。这是一家新加坡投资的B2B网站。蒋鑫在研究生毕业之前,就加入这家公司,参与了公司的创建,整个网站的技术规划,核心程序的开发完成。当然,这只是几个人的小公司,与其他合作伙伴谈业务的时候,作为技术人员的主力,蒋鑫以CTO的身份被介绍给了客户。
后来,随着公司开发人员的增加,他被要求负责一些开发管理。不过,没过多久,同很多中小互联网公司一样,东方药网烧光了钱,蒋鑫也开始了寻找工作的新征程。
现在,蒋鑫在安氏(中国)担任项目经理,回忆起那些日子,他认为那段经历给他很大的帮助,但对CTO的职责并没有怎么考虑过。
其实,随着网络热潮传进中国的CXO系列中的一员,CTO给人留下的印象只是技术人员所能达到的最高职位。“大家只是知道CTO是管理层几架马车中的一架而已。”一位业内人士这样评价。
国外的CTO主要职责是设计公司的未来
自从有人将总经理和CEO称谓等同起来之后,国内公司的总工就被称为了CTO。不过,UT斯达康CTO黄小庆表示,其实两者不尽相同。在美国,CTO除了负责技术支持和技术改良等日常工作外,其主要职责是设计公司的未来工作。黄小庆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CTO的首要工作是提出公司未来两三年内的产品和服务的技术发展方向。”
中关村科技软件CTO叶忻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认为,尽管CTO这个名词是引进来了,但在角色职能定义方面同国外还存在一定差距。作为一个高科技公司的CTO,其更多的工作应该是前瞻性的,也就是制定下一代产品的策略和进行研究工作,属于技术战略的重要执行者。叶忻介绍说:“在微软这样的大型软件公司中,CTO还会带领一个精小的团队对下一代产品进行框架设计和试验性编码工作。”
CTO还是高级市场人员,他可以从技术角度非常有效地帮助公司推广理念,其中包括公司对技术趋势所持的看法。因此,在大型用户会议上CTO会阐述产品下一代的走向和功能,这也是重要的市场策略。最近,随着中国软件市场地位的提升,举办的技术论坛日趋增多,引得前来的人员级别逐渐升高,很多大公司的CTO也前来助阵。
国外CTO的职能,除取决于公司规模外,还与高科技企业的发展模式相关联。硅谷很多公司创始人都是技术出身,但公司做大之后并不想转为技术团队管理者,所以除了从外面请来专业经理人担任CEO外,还有可能聘请专门负责研发管理的VP,这样创始人就可以把自己定为CTO角色,以便脱离管理中的琐事,专心研究技术走向。例如,Google的创始人之一Sergey Brin现在就专门负责研究技术的走向。
国内CTO更偏重于研发管理
“国内软件公司CTO的工作实际上是相当于国外研发副总裁和CTO工作之和,但更偏重于研发管理,不过所做的层次要低一些。”谈到国内CTO职责,叶忻表述了这样的观点。
叶忻曾担任搜狐的CTO,加盟时负责所有技术方面的管理。“当时情况下,我的工作不可能是研究技术走向和策略,而是要领导技术人员开发层出不穷的软件产品,解决各种技术问题。”因此,叶忻和张朝阳商讨后,认为VP of Engineering的职位对自己更合适。但公司上市时,为了同国外的称谓保持一致,变成了CTO。叶忻介绍说,“国内认为O和O是一个级别,而VP of Engineering的级别要低一个层次,但在国外,这两种角色的地位一般是同等重要的,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
金山公司CTO王涛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认为,“CTO的工作有两大类:一类是研发总管的角色。公司有许多项目或产品,CTO要负责把所有同开发相关的资源都管理起来,按时完成项目。另一方面,就是类似总工的角色,作为技术方面的权威,要对公司下一步的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一些研究、探讨,做出判断并帮助CEO做出决策。”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