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要从“移动通信专家”向“移动信息专家”转变,意味着中国移动一定要从传统的电信运营商的管制中解放。传统运营商经营的基础设施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如打电话、交换、传输,在这个基础上可能会加设备来支持一些非语音业务,即增值业务。在跨越信息专家的时代,整个社会逐渐变成以信息服务作为服务的核心,中国移动提出的口号“信息专家”该如何实现?
Ophone是终端基础设施
我认为,除了“网络基础设施”以外,还要经营“应用基础设施”。我们要把互联网设施,把服务器变成战略资源,和网络一样重要,所以叫做“应用基础设施”。在信息服务时代,人们对应用的体验很多情况下远远超过了应用本身的功能,换句话说体验决定了服务会不会被用户选择。
在这个时代,终端也变得非常重要,终端也会成为基础设施。为了让服务能够有效地展现在用户面前,运营商必须要掌控终端平台。我们还要经营“终端基础设施”,所以我们说终端、应用、网络三大基础设施才是中国移动作为“移动信息专家”所需要掌握的在新竞争时代的资源,没有掌握这些资源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好的运营商。运营商不能只投资去建造网络,还要去做应用,做终端。
比如Ophone平台,现在已推出了第一代产品,我们还会不断地对它进行优化,让它保持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移动参与了Android的开源联盟 (OHA),并且会继续和开源联盟一起工作,将我们的创新技术共享给开源联盟。中国移动希望OMS能够三分天下,与Symbian、Windows抗衡。我们的目标是中国移动的用户在智能手机用户里有一半使用Ophone。预计到2013年时有将近3亿的用户使用智能手机,其中有1.5亿用户使用 Ophone。
到那时,Ophone+MobileMarket的结合会推动梦网的第二次腾飞,实现梦网的二次创业,也会吸引大量的开发者开发Ophone的应用放到MobileMarket平台销售,并实现创富。
推动云计算产业链
有了Ophone平台还需要有云,云计算和Ophone一样重要。“云”就是下一代的应用基础设施。在信息服务时代需要巨大的运算能力。
Google是云计算的先驱者,Google的运算成本跟传统的运算设备相比是1/100;存储的成本跟传统的设备相比是1/60;运营成本是使用传统架构的企业的1/3;Google所有服务器的使用效率是80%-90%以上,而传统运营商的设备使用效率仅有10%-15%,存在非常大的差距,普通企业的成本是google的3倍甚至5倍以上。Google的技术核心就是云计算,而云计算的核心就是把低成本的、销售量很大的、普通的PC级计算机连成了一片云,然后提供很可靠的、高效的运算服务。
我们可以把云计算分成三个层次,一是虚拟云设施(Infrastructure),二是云平台(Platform),第三是云应用(Ap- plication)。这三个方面Google最强的是平台和应用,而虚拟设施是亚马逊做得最好。为企业内部服务的云叫“私有云”,为公众服务的云叫“公共云”。
中国移动准备开发虚拟设施和应用平台,把这个做出来后变成一个服务提供出去,云的应用就可以由应用开发者开发了。去年,中国移动在上海做了一些数据挖掘应用试验,可以将硬件成本降低到原有的1/10,提高7倍以上的性能。现在中国移动经分系统的数据量就有6000个T,每一年还增加2000个T。IT系统害怕数据大,云计算却怕数据小,数据小了不经济,数据越大越好,云计算可以做几千个T,几万个T没问题。
中国移动研究院从2007年就开始对云计算展开研究,从2009年开始打造云计算平台叫“大云”(BigCloud),并成立了云计算实验室,建立了一个 256个服务器的实验云平台,并且在中国移动一些省公司做了数据挖掘试点。“大云计划”准备在今年发布第一代产品,就像OMS一样,大云出来以后我们希望能够从实验平台进入到试商用,并最终走向产业化。研究院现在已经将256个服务器的一片云升级到1024个服务器,成为业界领先的大型云平台,现在已经把这个平台建成云服务系统,可以远程提供运算服务,面向省公司做试验,用云计算的方法来做数据挖掘。我们希望大云出来以后,明年可以纳入到集团公司未来的 IDC建设和服务体系,向社会提供云服务,这样就有了“私有云”和“公共云”。
应该说中国移动云计算在中国已经走到了前列。今年5月我们准备在第二届中国云计算大会上发布大云,发布以后也要为中国云计算专委会贡献一个版本,免费地贡献给云计算专委会来建设研究平台。
按照发展计划,中国移动将来可以主导云计算的标准在中国的落地,使用云计算标准来开发应用的用户将直接可以使用中国移动的云计算平台服务,而不用移植应用。这就意味着,中国移动可以推动云计算背后巨大的产业链。等到中国的智能手机应用开发者用Ophone,云计算的应用开发者用大云,中国移动成为“移动信息专家”便指日可待。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