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孙子兵法》九变篇
真正的智者,他的智慧可以轻易冲破时间的束缚。即使在跨越2000多年的时光后,其思想的光芒仍然是一具穿透力极强的探照灯,帮助我们在海量信息编织的迷雾中,找到真实的答案。在即将过去的一周里,有的事件可以列为世界军事领域上的“爆炸新闻”,譬如中国的“反导实验”;然而有的事件却没有那么醒目,但其背后的内容,却足够我们咀嚼品味,譬如说“百度被黑”。
12日上午7时到12时,百度经过了成立以来最惊心动魄的五个多小时。一个自称是“IranianCyberArmy”的组织承认篡改了百度主页,并在百度首页留下了阿拉伯文字。热心的网友甚至文字直播了这次百度公司技术员和千里之外国际黑客进行的互联网“大战”。与百度被袭相伴而来的是对中国网络安全状况的反思。在某媒体“你认为中国网络环境是否安全”的调查中,高达82.7%的人认为“不安全”(2977票)。黑客,DNS攻击、木马,这些就意味着网络战争么?并不仅仅是这些。
网络战争是典型的非常规战争。在这方面,美国不仅在体制架构上领先于其他国家(率先建立网络战争司令部),而且其政府高官在接纳互联网新技术、新理念的创新意识也足以叹为观止。奥巴马的上台,本来就和其竞选班底善于利用互联网有相当关系。而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美国现在对其网络安全的重视程度,twitter、youtube等网站在“颜色革命”中的显示的威力,都体现了美国政府新班子不同于小布什政府的新思维。
希拉里在1月7日会见了谷歌和Twitter等公司高管以及一批美国互联网领域的新锐人物。Twitter公司的创始人杰克·多尔西还在网上贴了一张赴宴途中的自拍照。有媒体认为这是美国国务院利用信息技术来推进美国外交目标的努力的一部分。可见,网络战绝非黑两个网站,找几个“肉鸡”这么简单和肤浅。信息技术的威力,不单单是体现在终端用户看到了什么,而更多的体现在信息产生的过程之中。谁控制了过程,谁就掌握着网络攻防战的主动。美国通过facebook、youtube、twitter等崭新的信息交流平台,通过其强大技术实力实现对信息流的巧妙控制,甚至可以发挥战略性的效果。
我们的网络有多安全?“百度被黑”还仅仅是冰山一角。搜索引擎被黑只不过是让你无法使用而已,如果在搜索过程上做手脚,进而影响你的搜索结果,那么我们会受到多大的影响真是难以想象。
2008年12月10日至11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里根大厦和国际贸易中心,美国的武装部队通讯与电子协会举办了一个题为“网络空间:国家安全的挑战与应对”的会议。武装部队通讯与电子协会(AFCEA)是世界上著名的有关军事领域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的组织,在美国乃至全世界都有相当的影响力。
上述会议的主讲人是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迈克尔·切尔托夫。除此以外,会议有一大批包括美国海军、陆战队、空军、陆军的军方高官出席并讲话。此外国安局的局长凯思·亚历山大(KeithB。Alexander)也出席了会议。这位也是刚在美国马里兰州密德堡成立的美军网络战争司令部的指挥官。与会人士多是军方和情报机关的头头脑脑,然而却有一位来自IT企业的大人物也参加了会议。他就是谷歌创始人之一,谷歌公司技术总裁SergeyBrin谢尔盖·布林。
谷歌作为世界著名搜索引擎,其曾宣称中国每天的浏览量就达到80多亿次。即使排除自夸的成分,这种大型搜索引擎对中国网民的影响程度还是相当大的。而搜索引擎通过结果对受众思维、行为产生何种影响,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谁控制了“搜索”这一过程,则完全可以实现某些“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网络“大战略”了。因此一些大国也都在开发搜索引擎,这不但是经济利益的需要,也是国家战略的需要。
美国有一个优点,就是对新兴技术的高度敏感和敢于实践。美国国防部长盖茨非常欣赏Twitter等在伊朗德黑兰抗议活动中起到重要作用。他曾经笑谈“我猜有些国家的领导和我一样,并不知道Twitter到底是什么。”这种美式谦虚和幽默,这时真的不那么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