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软件开发市场不断成熟发展,整个行业对软件开发人才的需求呈现出直线上升的趋势,甚至有的主营外包项目企业对于软件开发人才是在“等米下锅”。近年来,上海市凭借自身优势,软件外包业连年保持高速增长,已经成为中国承接软件外包业务最重要的城市之一。软件人才的供求关系失衡严重,早在2006年时,各大企业就发生过开发人才争夺战,业内戏称之为:“***次世界大战”。而就在不久前,上海市公布《推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行动方案(2009—2012年)》,其目标是到2012年,上海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总收入达到3600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6%,从业人员超过40万人。相关人才机构和教育部门预测,以上消息的发布,极有可能使得“人才荒”继续恶化,各个企业人才掠占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打响。
外包产业复苏 人才需求急速
《行动方案》确定的发展目标是:建设10个特色明显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产业基地,培育20家国内***、具备跨国经营能力的重点企业,打造10个著名软件和信息服务商及知名品牌,使上海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集聚地。除去这些,当然也包括了3600亿、6%比重、40万从业者,这些具体的数字。那么这些数字的确定是空穴来风,还是基架已经搭好了呢?
金融危机对任何一个行业都有相当大的影响,软件外包也不例外。但从上海市商务委获悉,2009年一季度和二季度,软件外包出口萎靡不振,但进入第三季度,上海软件外包出口开始迅速回暖,进入8月份更是开始“井喷”。单月出口额同比增加44.63%,统计数据显示,1―8月份的软件外包出口总额达到6亿美元,上海软件外包行业基本上已经提前过完了冬天。软件开发,尤其是熟悉外包项目的人员,基本上出现了大面积断层。而根据国际著名的培训机构NIIT在上海各分中心的数据表明,学员就业形势已经恢复甚至超越了金融风暴之前的趋势,甚至出现了企业提前预订在校学员、高校理科学生整班报名等火爆现象。
对于人才供给出现“断层现象”,NIIT上海方面的负责人表示:“作为印度软件业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先锋,NIIT于1997年就在上海率先推出了培养软件工程师的GNIIT系列课程,所以说NIIT与上海这所城市渊源甚久,但在2006年和如今企业需求量巨大的环境下,NIIT人才的供给量虽然在全国达到了每年2.5万人,可针对上海这样的超大型城市来讲,明显还是差的很多。在今后三年中,除了需要增加上海等周边城市的培训中心外,与高校加大合作,才能保证人才供给链不断。只有这样,才能与上海这所未来‘软件外包的航母城市’一起创造更大的价值与贡献。”
箭在弦上 BPO蓄势待发
而且从中国发展BPO的阶段来说,大中心企业的需求是能否提供大量符合要求的一线员工,以及懂得企业实际工作中的 “沟通语言”,这些人员将成为从事BPO业务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而对于一些新兴地区和小型企业而言,由于企业的发包内容层次较低,项目的流程也不会涉及到大批人员的整合,但也对于项目过程中的“编程语言”也是要求过硬的,因此懂得两种“语言”才是真正的“抢手货”。但从我国正规院校学历教育培训模式上来看,有技术、有经验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还很难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要,这样培养出的学生能掌握基本的软件开发技术,但缺乏软件开发工作经验、项目交流和团队合作锻炼,企业选择这样的学生需要经过相对的项目知识与技能培训。 另外一种人才供给通道是通过培训机构,但一些规模稍小的培训机构又难拿到真正适应国外企业项目的课程。
《行动方案》指出,将按照“坚持发展高端,积极拓展离岸,重点聚集总部”的原则,大力发展业务流程外包(BPO)和知识流程外包(KPO),推动上海成为外包服务提供商中国总部的汇集地,促进高端软件外包、数字媒体外包和金融信息服务外包等业务集聚。不过从另一面我们看到,上海虽然公共基础架构非常良好,这是明显优于印度的外部条件。但从人才来看,上海针对软件外包人才资源还比较紧缺。所以,很多公司都有一点忧虑,担心会出现人才断货。参看《行动方案》,以及市政府和相关教育部门的意见,NIIT将结合课程优势,加大与高校的合作。
其实NIIT与高校的合作一直就没有间断过,目前NIIT已经和全国137家大中院校合作。例如不久前成立的“同济大学沪西学院NIIT软件培训教育中心”等,这些已经成立的分中心都与国内和跨国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已与中国电信、用友软件、日本佳能、IBM、惠普等众多世界500强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双向合作,即:把企业的需求拿出来,有针对性的培训学员,然后将这些新鲜的血液输送回企业当中,逐渐成长为业务骨干。正是这样双轨制的特色,既解企业燃眉之急,又为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搭建了绿色通道,很好地解决了学生掌握“双语”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