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接入技术发展现状和FTTx与DSL的对比

网络 通信技术
从技术角度来看,光接入将是宽带接入技术的发展方向,光进铜退是通信发展的必然趋势,FTTx作为新兴力量不可忽视FTTx是在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推陈出新。

随着我国接入行业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宽带接入技术的更新升级,于是我研究了一下宽带接入技术发展现状和FTTx与DSL的对比,在这里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对大家有用。目前中国的宽带接入技术方式主要仍然是以DSL为主。DSL(DigitalSubscriberLine)是数字用户线技术的简称,简单地说就是利用数字技术来扩大现有电话线(双绞铜线)传输频带宽度的技术,也就是利用电话线进行宽带高频信号传输的技术。

据统计我国的宽带用户中有超过80%的用户是采用DSL技术接入Internet。由于DSL采用的是双绞铜线,铜质双绞线的传输特性决定了DSL技术将是在传输距离和传输速率方面的平衡,也就是说,当DSL传输速率在不断提高的同时,其传输距离将不可避免地缩短。如果希望其传输距离增加,则将以牺牲传输速率为代价,因而DSL技术存在技术理论上的容量瓶颈。但光纤基本没有这问题,光纤上信号可以跑很远。从技术角度来看,光接入将是宽带接入技术的发展方向,光进铜退是通信发展的必然趋势,FTTx作为新兴力量不可忽视。FTTx是在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推陈出新,从有源接入方式到无源接入方式,从点到点(P2P)方式的MC(媒体转换器)发展到点到多点方式的APON、EPON和GPON等PON(无源光网络)技术。PON技术已经成为当前实现FTTH的***方案。PON系统由光线路终端(OLT)、光网络单元(ONU)、光网络终端(ONT)和光分配网(ODN)组成,所谓“无源”,是指ODN全部由无源光分路器和光纤等无源光器件组成,不包括任何有源节点。PON技术采用了点到多点拓扑结构,OLT发出的下行光信号通过一根光纤经由无源光分路器广播给各ONU/ONT。不同的数据链路层技术和物理层PON技术结合形成了不同的PON技术,例如:Ethernet+PON形成了EPON,ATM/GEM+PON则形成了GPON。

FTTH的大势所趋

从网络运营的角度看,从光纤到路边(FTTC)发展到光纤到楼(FTTB)乃至***实现光纤到家(FTTH)。其***问题是成本太高,而根据市场调研预测2010年左右,我国高端用户带宽需求约20~30Mbit/s,市场对传输速率的需求还不那么高,成为发展FTTx的门槛。近来,由于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低成本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的出现和发展为宽带接入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驱动力。但作为主流宽带接入技术还要解决除了成本以外的一系列问题,包括组网技术、接续技术、测试技术、敷设安装技术等。DSL作为成熟的宽带接入技术方式,建设成本大大低于光纤成本,目前ADSL成本价格在每线80元/月。因此大部分电信运营商近年来将宽带接入方式定位在逐渐停建普通ADSL,开始大力推广ADSL2+。ADSL2+作为ADSL的升级技术,将频谱范围从1.1MHz扩展至2.2MHz,相应地,***子载波数目也由256增加至512。从理论上讲,ADSL2+***下行速率可高达24Mbit/s,***上行速率高达1Mbit/s。这一速度为目前的10~20倍左右。另外,ADSL2+打破了ADSL接入方式带宽限制的瓶颈,使其应用范围更加广阔。传统的ADSL系统***覆盖范围只有3km左右,如果线路有损伤或者噪音干扰,ADSL的覆盖范围会更小。ADSL2+系统的***覆盖范围则高达6km。

纵观国际情况,LightReading公司的市场中研究部门HeavyReading在2006年6月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以FTTx为宽带接入技术方式的比率不断上升,覆盖的全球家庭数将从2006年的1100万户上升到2011年的8600万户。例如,韩国以ADSL为基础的宽带建设已经基本完成,而相应宽带用户已经接近饱和。近年韩国宽带市场的激烈竞争,使得各大运营商ARPU逐渐下滑,而韩国业界也把FTTH以及基于FTTH的各种新兴业务作为关键业务来发展。因此包括KT、Hanaro、SO和Powercomm韩国各大宽带运营商纷纷推出其FTTH业务,根据其政府“IT839战略规划”在2003年宣布将逐步发展FTTH替代现有的DSL网络。2005年,韩国电信公司(KT)在首都完成约2万户FTTH试点项目。韩国电信在2006~2007年完成500万~600万户FTTH项目,计划争取到2010年实现FTTH家庭普及率超过70%。而日本FTTH更是走在全球前列。其主要原因:首先是政府的积极推动,并以财政补贴、减免税收等各种手段引导鼓励运营商进行FTTH的建设;其次,日本在用于FTTH线路敷设的大对数光纤成缆技术,机械铺设施工技术,高密度低容积的光纤配线架技术,低成本便于安装的室内光纤、光缆、连接器及相应的工程安装工具,集中的远程监视和管理系统等关键技术领域都有了重大突破,保证FTTH在实施时能顺利进行。此外,日本的宽带运营业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运营商采用DSL或Cablemodem技术,在传统的宽带接入市场中彼此之间的竞争实力旗鼓相当,为了增加竞争力和能够给用户提供更高的带宽以及更加多样化的业务(Triple-play),FTTH是一个当然的选择。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日本的FTTH并不是完全的“光纤入户”,其中50%以上采用的是“FTTB+DSL或FTTB+LAN”。

宽带接入技术应用市场的特点

宽带接入技术的发展需要业务驱动、技术驱动、竞争驱动、市场驱动等各种驱动力量,当然,中国的电信管制环境、电信市场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用户的消费习惯与国外是不一样的,在未来的几年内,我们认为宽带接入技术业务市场将呈现以下一些发展特点和趋势。

(1)从尽力而为的业务向具有服务质量保证的业务发展

网络能力的提升使得许多业务在原有尽力而为的基础上向具有带宽保证的业务提供方向发展。例如IPTV业务,由于网络能力的提高,目前直播电视的网络可用性目标是平均99.95%,高峰期99.99%。电信运营商推出视频业务一方面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加快宽带投资的回收;另一方面,这种基于电视终端的业务又可以扩展用户群体,从而促进宽带接入的进一步发展。

(2)竞争和管制是影响未来几年宽带发展的重要因素

影响接入网向下一代高速接入网演进的因素很多,竞争和管制将成为影响宽带接入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众所周知,竞争促进了宽带接入市场的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盟出台了专门的法律来打破现有运营商对电信市场的垄断,促进电信市场的发展,这一政策使众多的新兴运营商可以通过本地环路非绑定的方式,向用户提供互联网服务,极大地促进了本地接入市场的竞争和互联网的发展。但是,该政策也出现了负面影响,就是打击了传统电信运营商投资建设下一代高速接入网的热情。在中国,电信运营商的重组将直接影响宽带网络的建设与宽带接入技术的选择。

同时,我国视频业务还没有全放开,三网融合从理论上打破了电信和广电的界限,但是如何实施目前还没有明确。监管导致视频业务发展缓慢,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宽带接入的发展速度。当前,消除我国广电和电信分业监管的政策障碍和体制障碍,促进IPTV的健康发展,才能从源头上为FTTH的发展注入市场需求的动力。

运营商的长期策略

综合以上中国宽带接入网的发展特点与趋势,中国电信与中国网通作为中国最主要的两大电信运营商制定了中期和长期的发展策略,正在加紧实施光进铜退。具体而言,在把现有ADSL升级为ADSL2+后,宽带接入技术可支持4M速率的用户比例可以提高到总户数的65%,基本满足多数用户近期带宽需求。另外,FTTN+VDSL2在1公里铜缆距离上可以支持至少20M下行速率,而在城市用户密集区建设成本和敷设时间分别是FTTH的30%~50%和20%~30%。在城市的改造区主要采用光纤到节点,加上FTTN+ADSL2+;在城市新建区域,主要是FTTB(PON)+LAN/ADSL2+方式;商务区和高档住宅区可根据需求采用FTTO/FTTH。在中国FTTx的平滑演进路线是将光纤组件靠近用户家庭,从FTTN到FTTC/FTTB直至FTTH,从全局上看,FTTx+ADSL2+/VDSL2依然是主要的选择,即光纤近家而非光纤进家。
 

责任编辑:王晓东 来源: 计世网
相关推荐

2009-12-24 14:21:04

FTTx与DSL比较

2009-10-30 16:13:52

宽带接入市场

2009-10-26 09:20:28

宽带接入技术

2009-12-31 13:53:32

IP宽带接入网

2009-12-31 11:00:26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

2009-11-05 16:14:05

ADSL技术

2009-10-23 10:12:29

接入网技术

2015-05-22 16:01:11

传送网传送网技术

2009-11-02 09:38:00

2009-10-29 16:08:16

宽带接入网技术

2009-10-27 16:51:49

宽带接入技术

2009-12-25 09:14:58

ADSL宽带接入网

2009-11-03 09:30:19

NGN接入技术

2019-10-17 13:00:33

技术研发边缘计算

2011-05-23 16:04:48

接入ADSLCable Modem

2010-10-09 21:30:57

FTTx

2009-10-29 10:40:12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

2009-10-26 12:56:11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

2022-01-10 11:55:28

汽车智能技术

2009-12-31 13:31:05

宽带接入技术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