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峰光:应用Linux学会预读算法

运维 系统运维 算法
Linux发展迅速,现在已经赶上了微软,怎样才能更好的应用Linux呢?本文教会你预读算法,让Linux更易用。大家好,我将在报告里面简单的回顾一下,在之前一两年里面对预读算法的改进,和I/O性能的影响。

Linux发展迅速,现在已经赶上了微软,怎样才能更好的应用Linux呢?本文教会你预读算法,让Linux更易用。大家好,我将在报告里面简单的回顾一下,在之前一两年里面对预读算法的改进,和I/O性能的影响。

众所周知磁盘是非常不善于寻道的,寻道的开销很大,所以要尽量减少小的IO,一般的应用程序会进行小的IO,它会进行一个小的缓冲区,然后进行度,比如说4K,4K,8K这样的读,然后内核里面会进行优化,把小的转化成大的预读。

这个预读在下面这个图里面可以看到,上面是应用程序进行的4K的读,下面是内核进行的16K大小的,或者更大的预读。这个预读的两个主要的改进性能,一个是能够改进吞吐量,通过把小的读转换成大的预读实现的。

它通过把同步的读转换成异步的预读,来实现对IO的等待。这个预读的算法呢基本的原理是对应用程序的读请求序列进行检测,如果应用程序进行顺序的读,那就可以对它进行预读。但是实际在实现中会有很多的IO的访问模式,不仅是非常简单的顺序读,还有可能有其他的变化形式,这样就会对变化形式进行检测。还有对抖动进行一些处理。

在接下来的PPT里面我主要介绍两个预读的算法。首先这些改进是对顺序读的检测开始的,最简单的顺序读就是一页一页的往前读,所以它的判断条件非常的简单。后来有人发现有些情况下某些页面会被重复读取,这种情况呢发生在读的请求跟也面的边界不是对齐的情况下,这样同一个页面会被读取多次,这种情况实际上仍然是顺序读,所以把判断条件改进一下,加一个条件该可以应付了。后面的重次读是更复杂的情况,这种情况发生在很多的网络应用程序里面,像FTP,HTTP程序的应用。还有就是内核的AIO,在这些IO里面他们会经常提交一个比较大的读请求,这个请求会只完成一部分之后就反回,在老的内核里面,是以应用程序请求的页面作为预读的判断条件,所以这个就会被搞迷糊了,在新的2.6.23里面做了改进,它以实际读取的页面,作为预读算法的输入,这样下面这个图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顺序的读。

通过这个改进呢有些用户就反映一些非常好的性能提升。像这里面是一个16级内存的服务器,它用HTTP服务了1200个客户端,这个在老的内核里面和新的内核里面,CPU的IO,IO降低了17%,网络的带宽,就是实际服务量反而提高了17%,同时对于磁盘来说,磁盘的利用率降低了26%,磁盘的带宽增加的29%。

下面是另外一个HTTP的用户报告,它说IO  viter从80%降低到了20%。下面一个问题是预读抖动,这会发生在当一个预读的页面,被读者实际使用到之前就被换出了缓存,避免说有三个时间,一个读者在进行一个页面一个页面的读,然后发生了预读抖动,发生预读抖动之后所有页面就完全被从缓冲里面拿出去了,老的内核里面就会进行一个页面一个页面的IO,这里面红色的就表示发生了磁盘IO,这个效率非常低,新的版本的情况就是新的窗口会被重新建立,一个IO是4K,这样依次的递增,马上效率就恢复了。这个图是发生预读抖动之后的性能比较。

我们这个电脑用了128兆的内存,在每一秒新开一个读者,这个读者读的速度是100K每秒,逐渐逐渐的到了大概二三十秒钟的时候,这个就发生了,这个时候网络的流量在老的内核是5兆每秒,新的流量是15兆每秒,提升了3倍的性能,IO的性能也提升了8倍。

这个图是另外一种不太明显的顺序读。由于Linux那些文件结构的限制,只能处理一个文件一个流,它有两个进程,分别打开两个文件描述符进行读的时候,这能够被正确的检测出来是顺利读,但是整个文件是被两个流共享的,这样就会发生相互干扰,下面这个图大家就会看到,在内核看来发生了很多的变化。这样的话预读就会被关闭,这会导致严重的性能下降。这个是内部的文件结构,每一个对应一个打开的FD。

在这种时候呢老的算法只有一个,他们就会向两个不同的流,他们之间就没有任何相关性,顺序性就不能被检测,改进的方法是利用一个特性,就是说任何一个页面一旦被读进内存,就会被缓存一段时间,所以我们就可以去检测之前的那个页面,那个页面是不是在缓存里面,如果是的话,就是一个顺序的读。我们知道是顺序读之后就会进行预读了,然后就要解决一个进行多大预读的问题。这个预读大小就应该是安全的,预读太大了就会发生预读抖动,所以就有一些公式的推导来进行估计,这个估计是准确的,它的前提只有一个条件,就是流的数保持平稳就可以了。前面两个主要的问题解决之后,就可以得到预读的算法了。

我们看下面这个图,首先开始状况是前面一系列的等候,就表示读者已经读过了页面,这个井号表示读者正在读的页面,前面的下划线表示预读窗口,第一步我们先判断这个地方有没有页面存在,如果这个页面被缓存了,就说明这是一个顺序的流,我们就可以进行预读。为了进行预读我们就需要知道从哪里开始从哪里结束。往前收收历史的页面,确定历史页面的数目,得到一个H,这个H把它反向的影射过来,在第四步就得到了END标志,那么有了开始和结束标准,我们就可以预读了。

下面是三种预读算法的比较。在老的内核里面是只能进行一个FD,进行一个顺序读。一个文件差不多可以支持32个流,这32个流是可以改大的,但是改大了效率会比较低。根据上下文的预读是基于区域的实现,所以效率并不受流数量的影响,所以可以支持流的数目是无穷多的。这种特性非常适合对于顺序和随机读混合在一起的情况预读,这种情况下每种随机读相当于新开了一个,所以在这个图里面相当于有很多个,这种情况下是无法应付的。因为只内处理32个缺省的。那么这个上下文预读还可应用在科学计算里面。科学计算里面经常对一个大的矩阵进行裂变力。它的间隔是相等的,但是不能改进读的大小,IO的大小不能改进的话,这个性能还是受影响的,根据上小文的预读是非常多的流。这些流在进行第一次裂变力还不知道,但是是存在的,首先会进行4页面的预读,然后进行8页面的预读,这个效率就提上去了。

再下面是FNS服务器的读,这个客户端一般会进行比较大的预读,但是这个预读会被拆分成比较小的请求,这个请求到达服务器的时间可能是混乱的,这服务器可能是SMP服务器,有多个CPU,这个运行很多个FNSD,这实际接收了某一个请求的话,会使混乱加剧,这样也相当于读请求是乱序的被执行,或者是被并发的执行的。在这种情况下在6.2.23里面新的预读算法对这种混乱的读更加不敏感,有比较好的适应性,所以对NFS读性能提升是1.8倍,如果采用上下文预读的话会达到2倍,会更好一点。

接下来是稀疏读,稀疏读是当一个文件里面一部分文件,可能是1/2被应用程序读了,这样可以改变顺序性检测条件,使稀疏读得到支持。

这个是一个用户服务器,它的特点就是跳8K的读,然后再跳8K,然后再进行备份,这种就不能被老的内核检测出来,所以没有预读,在上下文预读里面性能会很好,会有40到50倍的性能提升。

最后一般认为随机读是不能常用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会有很热门的区域,这些区域被随机读的次数非常多,也就是说它非常的密集,这样预读的命重率非常的高,这种情况下是可以进行预读的,而前面讲的基于上下文和稀疏的预读的算法,在这里面可以使用。这个另外有一个用户测试。在负载中呢,用户是随机的把一个大的文件加载到内存里面去,从这两条曲线里面可以看到,当前面部分比较稀疏读的时候,性能经常是持平的,没有太大的明显的变差,也没有明显的变好,但是当读的密度增加的时候呢,会有3倍的性能的提升。

这种密集的算法可以在其他的数据库当中应用,像播放曲目数据库等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希望你能学会预读算法。

【编辑推荐】

  1. 轻松应用Linux连接校园网
  2. 全面了解Linux进程技术
  3. Linux中的password命令介绍
  4. 学好Linux 了解Linux监管命令
  5. Linux查看所有进程ps -aux命令介绍
责任编辑:小霞 来源: 赛迪网
相关推荐

2009-10-28 09:54:32

Linux内核详细解析

2023-01-10 17:00:44

EulerMakeropenEulerLinux

2012-11-15 09:43:08

开发算法高斯模糊

2011-01-13 14:43:31

IT博客大赛50强IT博客

2024-03-11 10:30:31

Linux文件系统

2015-10-08 08:44:23

阮一峰Github清点对象

2009-12-09 11:41:51

Linux Kerne

2023-08-30 10:28:02

LRU链表区域

2023-08-31 13:36:00

系统预读失效

2021-09-04 15:37:15

LeetCode算法Pointers

2024-06-06 09:44:33

2024-07-19 08:21:24

2024-06-03 08:09:39

2012-01-06 10:34:15

2009-12-23 15:55:53

Linux权限管理

2024-08-02 10:28:13

算法NLP模型

2024-08-21 08:21:45

CNN算法神经网络

2009-12-21 14:25:47

Linux内核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