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进行调试,如果没有WCF的配置文件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没有WCF的配置文件,软件如何按照用户的要求对功能进行定制?没有WCF的配置文件,在对软件进行配置安装的时候如何根据具体的硬软件环境进行修改?
WCF作为分布式开发的基础框架,在定义服务以及定义消费服务的客户端时,都使用了配置文件的方法。虽然WCF也提供硬编程的方式,通过在代码中直接设置相关对象的属性来完成服务端与客户端的配置,然而这种方式并不利于后期的更改。无疑,配置文件为WCF带来了软件开发的灵活性,它的使用也是WCF开发过程中最频繁的。
WCF的配置文件共分为两部分:服务端配置与客户端配置。两者由于功能的不同,在配置文件的使用上也略有不同。
1.WCF的服务端配置
服务端的配置文件主要包括endpoint、binding、behavior的WCF的配置。一个标准的服务端配置文件所包含的主要xml配置节如下所示:
以下是引用片段:
<system.ServiceModel>
<services>
<service>
<endpoint/>
</service>
</services>
<bindings>
<!—定义一个或多个系统提供的binding元素,例如<basicHttpBinding> -->
<!—也可以是自定义的binding元素,如<customBinding>. -->
<binding>
<!—例如<BasicHttpBinding>元素. -->
</binding>
</bindings>
<behaviors>
<!—一个或多个系统提供的behavior元素. -->
<behavior>
<!—例如<throttling>元素. -->
</behavior>
</behaviors>
</system.ServiceModel>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