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6类布线技术成本问题

网络 布线接入
文章描述了对6类布线技术的反思,并对五类布线技术与6类布线技术做出全面的分析与对比,虽然6类布线技术的成本更高,但其优点还是显而易见的。

6类布线技术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主流的布线技术,但是其成本高的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首先让我们先了解一下6类布线技术与五类布线技术的综合比较,作出分析。

在不少宣传资料中有这样的说法:6类布线技术成本比超5类成本大约高40%;如果把10/100M以太网系统的网卡和交换机端口的成本考虑进去,6类和超5类系统之间的成本差异明显下降。当转向不同的应用时,系统总成本发生相当大的变化。在千兆以太网环境中,二者的总成本差异则完全相反。这些宣传资料中也列出了采用超5类、6类和光纤不同传输介质时,千兆网全面安装成本的比较,比较如下:

千兆网全面安装成本的比较:
1000Base-T 100%
1000Base-TX 85%
1000Base-SX 92%
注:全面安装成本包括:网卡、交换机端口、电缆等。

为什么它们之间的成本差异明显下降呢?这是因为6类系统和超5类系统在此情况下,都采用的是100Base-TX技术,二者的网卡和交换机端口的成本一样,才使总成本差异明显下降。这种“下降”是因为加大了基数。有什么实际意义呢?无非是宣传者为了推销6类产品而已。而以“高出40%”的布线成本为代价,能否换来6类系统的大材小用呢?这理应按照6类系统的用途,在千兆级上与超5类进行比较。当前,6类系统用于千兆以太网,实际上和超5类一样,也是采用1000Base-T设备,二者的总成本差异还能下降吗?在表格中只是对同一种千兆网作了成本比较,并没有对网络转型(即从百兆转型为千兆)的全面安装成本进行比较。而且,市场上目前还没有1000Base-TX产品,不知这是依据什么比较?从该表来看,的确是二者的总成本差异相反。但是,作为一个工程的总成本能这样比较吗?我们不能忽视在一个工程中,1000Base-TX和100Base-TX各自的应用比重。只要后者的比重大于前者,还能是“二者的总成本差异则完全相反”吗?与10/100M到桌面的应用相比,千兆以太网到桌面的需求其实要少得多。

表中还列入了与光纤以太网1000Base-SX的全面安装成本的对比。这个对比倒可以启示我们:正因为光纤及其配件的成本在不断下降,而铜缆成本的降低在很大程度上受铜价的制约,下降趋势有限,所以才会导致1000Base-SX全面安装成本比1000Base-T低。在规划或设计一个工程时,如果千兆及其以上以太网的应用比重相当大,全面衡量性价比,光纤才是最富有竞争性的,因为光纤具有诸多铜缆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光纤可以免去日后升级再更换的麻烦。或者,在规划或设计一个工程时,如果千兆以太网的应用比重相当小,10/100M以太网的应用是主要的,则显然前者用光纤,后者用超5类,是较优的方案。

近来,业界在考察、比较千兆与快速以太网卡的价格比时说:由于千兆卡价格下降很快,二者价格已差不多。但是,很少有人谈论交换机上千兆网卡的价格问题。这就很容易使人们误认为千兆卡安装在交换机上,每端口价格与快速以太网相比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出入。国外有一家媒体曾对千兆和快速以太网分别计算了典型的工作组级交换机每端口的价格:48端口的快速以太网交换机与类似的可堆叠千兆以太网交换机相比,后者每铜线端口的价格竟然高于前者的7倍。问题还不止于此,还有机架占用空间的成本。对于百兆交换机来说,一个1U或2U机架上可集成48端口,但对于千兆交换机来说,机架上却支持不了这种端口密度,只能是一半。这样一来,二者的总体拥有成本相比,千兆交换机的每端口价格比百兆交换机的每端口价格约要高出10倍。也就是说,如果打算给1000个桌面从百兆转型为千兆,则成本要翻着跟头上涨。

再者,网络设计常用的经验是干线上的速度至少应当比终端速度快10倍,这也是一条合理的设计准则。也就是说,如果是千兆普遍到桌面,那么干线上至少应当为万兆。总体拥有成本又将增加多少?

还有,我们应当注意,32位的PCI总线技术的局限性限制了桌面电脑充分利用千兆通道,如一些公司生产的具有1000M以太网接口主板的PC,提供的***发送速率约为500Mbps,接收速率也只不过是800Mbps左右。是改进32位的PCI总线技术,还是换用64位?要充分发挥桌面的千兆性能,需要高性能万兆多层交换主干,网络要全面升级可管理,其整体解决方案造价又是多少?

 “应从网络发展来预测布线的发展”,常有人联想说:摩尔定律显示,平均每五年,网络会增加一个“0”的带宽,布线系统必须随着发展,否则无法支持网络运行。按照这种想法,超5类不能胜任;6类呢?应该说:也不能胜任。真不知数据布线系统该如何发展?什么样的数据布线系统才能胜任?

综合布线系统是为计算机网络应用服务的,而不是为布线的“先进性”而布线的;网络速度提高很快,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终端要求的传输速率变化没有如此之快。

“摩尔定律”不是惟一的,它的影响也不是单一的,各项技术都要发展,例如“视频技术也在发展,清晰度越来越高,占用的带宽却越来越少”。否则,“摩尔定律”的后果将不堪设想。急于推销6类数据布线产品者说:超5类可以支持千兆以太网的应用,但是,如果在近几年内几个“G”的以太网兴起,超5类布线系统便难以胜任。但几个“G”的以太网何时兴起?到了那时,又何以见得非“6类”才能胜任?

568B标准保留“超5类”,不是为了用于100Base-Tx的数据信息,而是为了千兆级以太网的应用;也说明了6类布线技术产品的主要用途不是为了传输1000Base-T的数据信息,而是用来传输1000Base-Tx或千兆以上的数据信息。也就是说,支持1000Base-Tx应用是6类布线技术产品的两个主要用途之一,但是, 1000Base-Tx标准至今尚未正式颁布,其产品在市场上也不多见。

诸多宣传说:6类布线技术最适用于传输速率高于1Gbps的应用。高于千兆的应用,显然是指数千兆、万兆及其以上的数据速率。然而,许多关于万兆以太网的资料告诉我们:万兆位以太网已经开通,目前采用的传输介质是光纤。去年8月的IEEE802.3 10GBase—T研究小组的建议和今年3月IEEE特别工作组会议的再次确认,意味着信道长度在55米以上时,传输带宽为250MHz的6类布线技术支持10G以太网难度很大。而且,虽说信道长度在55米以下时,传输带宽为250MHz的六类数据布线能支持10G以太网,但也不一定得到实用。

多年来,光纤在以太网的端口速度发展方面一直发挥着领跑的作用。万兆以太网成熟的是光纤的应用。这样看来,传输带宽为250MHz的6类数据布线最适用于传输速率高于1Gbps的应用,只能是主要指“数个G”的应用。6类布线技术,同5类、超5类数据布线的部件一样是无源器件,是网络的基础设施,主要应用于计算机局域网。

近期,虽说10GBase-T研究小组认可了6类/E级100米4接头信道的目标性能传输带宽是外推至625MHZ,并附加了Alien Crosstalk要求。但是在现时,仅有个别国外厂家在开发4接头信道达100米、传输带宽外推至625MHz可支持10GBase-T的解决方案,实验出支持10GBase-T应用、4接头信道达100米的模型。6类布线技术产品的实用前程究竟会如何?

近年来,世界光纤通信大会上的亮点之一是VCSEL(垂直腔表面发射激光)获得了突破,价格竟然只有3~4美元,这使得光纤到户的日程将提前到来。在我国,从干线网传输到城域网已建设了大量的光纤高速公路。光纤从城域网难以进入广大家庭,主要是因为没有廉价的器件。现在,情况变化了,已有部分厂商可以提供每只3美元的激光器,这样算下来,光纤到家庭的成本仅300美元/户,而目前ADSL的建设成本为180美元/户。很显然,前者的性能优越很多,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前者。我国承办奥运会是个很好的契机,预计到2006年,甚至更早,北京就可以实现光纤到户;到2008年,全国大城市都会实现,中小城市开始启动。依据专家的预言,光纤——这个昔日的贵族,很快就会进入寻常百姓家了。

从成本上看,光纤及其配件的成本在不断下降,而铜缆成本的降低在很大程度上受着铜价的制约。厂商之间已经在互劝:铜价上涨了,铜缆价格也在节节攀生。目前,光纤应用已经朝着面向终端的方向发展,从主干布线到桌面,逐渐在瓜分铜缆市场。业内越来越多的人士认为: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成熟,光缆、接口及施工费用的下降,大规模应用光通信的时代已经来临。某权威专家在今年年初回顾和展望综合布线市场时说:总的趋势是光缆、光接口、光信息插座和光卡的价格会逐渐下降,用量越多,降得越快。铜缆和接插件价格已是微利,不会再有下降的空间。光纤布线产品从技术角度看,前途很好,光纤到桌面的应用会逐步推广,如果价格能够突破,前途将无法估量。国际上计算机局域网大量用到多模光纤,正逐步取代铜缆。POF(塑料光纤)也是一种多模光纤,被IEC定为A4光纤,比目前广泛应用的玻璃(石英)光纤灵活,价格低。塑料光纤的直径一般在0.3~3mm,连接器比较简单,易快速精确对准,光源可用发光二极管,安装成本低,光耦合效率较高,同时还兼有柔软、抗弯曲、耐震动、抗辐射、施工方便等优点,为FTTD(光纤到桌面)开创了美好的前景。某研究机构的研究报告指出,POF是一个很有增长潜力的领域。

布线发展已开始转向FTTD(Fiber To The Desk,光纤到桌面),铜缆布线市场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布线技术的发展是以以太网技术的发展为依托的,以往都是网络技术及其应用引导标准,先由IEEE等网络组织开发出以太网等网络技术及其应用,然后再由布线标准组织开发出支持这些技术及其应用的布线标准。但是,从6类UTP(非屏蔽双绞线)开始却相反,在开发布线标准时,乃至布线标准制定和颁布时,并没有需要支持的具体应用。既然没有具体的应用需要支持,那么,布线厂商为什么要这样急于推广6类UTP,又试图推出7类UTP呢?显然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市场动机,这是铜缆布线市场和光纤布线市场竞争的一种表现。

早些时候,TIA和ISO两个标准组织举行了一次会议,在会上又开始讨论新的标准——ISO的8类STP(屏蔽双绞线)标准和TIA的七类UTP标准。令人深思的是,有些布线生产厂商面对6类布线技术已出现动荡不稳的现实,思考、回顾以往制定标准的过程,对于讨论新标准的意义和目的表示质疑和异议。

 

【编辑推荐】

  1. 关于屏蔽布线系统的技术问答
  2. 关于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问题的详解
  3. 全面详解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要点
  4. 浅谈关于综合布线系统的传输性能
  5. 全面详解综合布线管理系统软件
责任编辑:王晓东 来源: 赛迪网
相关推荐

2009-10-16 16:11:04

6类布线系统

2009-10-16 18:31:11

六类布线系统

2011-03-02 09:10:14

六类布线

2009-10-21 16:28:01

6类综合布线系统

2009-10-22 17:24:28

七类综合布线技术

2013-05-29 10:28:05

综合布线系统综合布线技术综合布线施工步骤

2009-10-16 16:52:16

电缆布线技术

2013-11-05 09:59:42

智慧城市综合布线8类布线

2009-07-15 14:00:02

布线施工注意事项

2011-04-12 15:06:26

6类布线系统

2009-10-19 16:05:02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

2009-10-20 11:32:10

校园综合网络布线

2009-10-15 08:48:20

综合布线系统应用

2009-10-19 17:30:45

智能网络布线解决方案

2011-02-28 13:55:00

结构化布线

2009-10-15 11:04:25

综合布线系统

2009-08-12 16:22:29

C#插件技术

2009-10-15 14:42:35

数据中心布线方案

2009-12-23 18:54:53

Fedora Core

2009-07-03 22:16:19

机房综合布线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