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计算中心主任曾宇13日向新浪科技透露,该中心自筹一千余万元搭建的北京市公共云计算平台“北京云”将于本月底上线。符合相关条件的企业可免费使用“北京云”。
Platform托起“北京云”
10月13日,北京市计算中心与Platform软件(北京)公司在北京签署协议,双方将共建联合实验室,以推进“北京云”的建设。Platform是全球知名的独立网格、云计算软件开发商,它在新加坡为当地政府搭建的公共云计算平台已经运行了数年。
Platform中国区总经理张福波向新浪科技透露,“北京云”有一些公益性质,Platform为其免费提供软件及技术服务,双方联合成立的实验室将一起解决“北京云”可能遇到的网络流量、数据存储、数据安全、应用加速及能耗问题。
“北京云”蓝图
北京市计算中心主任曾宇向新浪科技进一步透露说,“北京云”已经采购了一千多万元的硬件设备及各种软件,目前正在测试,预计在本月底即可上线。
曾宇介绍,“北京云”的计算能力目前为20万亿次,主要提供工业计算,比如产品设计的仿真计算。
“北京云”的客户中,一些满足一定条件的企业可免费使用,这些企业需要与“2812科技北京建设工程”相关,并经过一个专家委员会的判定。其他北京企业在使用“北京云”时也只需支付少量的运营费用,主要为电费。
北京市计算中心计划明年将“北京云”的计算能力提高至百万亿次。
为解决中小企业的计算需求
目前中国企业产品设计能力总体而言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中小企业更是如此。产品设计的仿真需要大规模的计算,搭建计算平台的成本很高,中小企业难以承受,即使是有资金实力的大企业,自建计算平台也面临着利用效率不高的难题。
Platform中国区总经理张福波举例说,我国大飞机项目的设计过程中需要的计算量很大,它购买了上海超级计算中心的计算资源,每年需要支付几百万元的费用,但这笔费用比不上上海超算中心每年七八百万元的电费。
曾宇表示,目前我国的超算中心都主要为大企业服务,“北京云”成立的初衷是为了解决北京市的中小企业的计算问题。
三年内不考虑盈利
北京市计算中心在2001年已经从事业单位改制成企业,目前是北京市科委下属的国有独资软件企业,它在36年前(1973年)成立时就承担超级计算的职能。个人电脑兴起后,北京市计算中心的定位迷茫了几年,原曙光公司研发总经理曾宇今年掌舵北京计算中心后,其开始“回归本行”,“北京云”便是其举措。
作为一个企业,其重要的使命之一便是盈利。曾宇表示,“北京云”项目非常有意义,特别是对提高北京市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北京计算中心有技术及人才优势,应当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因此他把“北京云”看做公益性项目,三年内不考虑盈利。
据了解,“北京云”项目目前一千万多万的开支全部是自筹,并无政府拨款,北京市计算中心旗下有15家控股或参股公司。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