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以此文献给正在求职路上历经艰辛的学生朋友以及人生路途上不断选择的朋友们。
(一)选择 人生来源于选择
—— 你的目光在哪里,前(钱)途就来自于那里
大四上学期的时候,我开始思考今后的路,有些同学选择考研,于是在大三暑期时就开始没日没夜地读起书来。我从来没有考虑过考研这条路,因为我那时只是一心想出国,对我来说,当时最现实的方式就是技术移民去加拿大。移民去加拿大,是当时很多IT人的理想——去加拿大,同样工作收入是国内的好几倍,居住几年成为加拿大公民,作为去美国的一个跳板或者可以长期定居,如果回国发展还可以享受外国人的权益。当时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一年工作经验,申请技术移民去加拿大的成功率非常高。本科毕业证书自然不是问题,剩下的就只是一年工作经验,而如果考研的话,还要多等两年半时间等待研究生毕业。
目标确定下来以后,就是尽力去实现它。就我来说,就是积累出国前的工作经验。听说MCSE等国际认证证书在国外认可度很高,方便将来在加国找工作,同时也为了之前微软认证的梦想,于是便开始认真准备起来。
每年的11月20日以后,企业便开始进驻校园招募新人,很快就有同学与企业签约,成为首批幸运儿。而这时的一个机会,让我经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选择期。
当时一位曾一起在计算机系网络中心、软件部共事过的师兄,从厦门专门打电话来说,厦门一个知名软件公司需要一名电子商务方向的软件工程师,历届系网络中心,软件部技术一流的师兄们,几乎都在这个公司中,其中一位比我早二年毕业的师兄,在这个公司担任高级软件工程师,年薪已达到十五万。他们一致推荐我到这家软件公司,那个职位刚进去的薪水是每月3500元左右。
十五万?我不得不佩服师兄技术的精湛。而月薪3500元对于一个公司的新人来说,也是颇有诱惑力的,因为已签约的同学一般月薪在1500~2000左右。而和这么多熟识而已经略有所成的师兄在一起工作,对自己迅速发展是有帮助的。
于是我马上考虑自己是否要进入这家软件公司,但是不久后,我便陷入了彷徨。当时摆在我面前的有几个就业方向——软件、数据库和系统网络方向。将来怎么办?我开始认真评估自己今后的发展路线。软件方向上,从大二开始,自己已经积累了一些网站开发,电子商务系统等项目开发经验,而且大三分专业方向时,在系统、应用与软件这三个方向中,自己就是选择了软件作为主攻方向,另外,这个方向的就业面似乎更加广些,而且已经有师兄的例子,证明软件人才完全可以拿到高薪。而之所以把数据库单独出来作为一个将来发展的方向,是因为在项目开发过程中,我发现数据库管理,设计,开发等数据库相关技术都是项目的核心,每个系统都需要数据库支持,数据库完全可以独立出来作为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来开拓,我相信它的前景。而在系统和网络方向上,那一直是我的兴趣所在,虽然没有在校外专门从事这方面的项目实践,但是,二年多来的网络中心工作,让我对系统维护,网站,网络管理也有了大量的心得。
应该说,我在软件方向上的经验和项目积累是最多的,而网络是我最感兴趣的。
选择是痛苦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反复思考着自己今后发展的道路。那个时候,我们刚刚完成一个项目的开发——实达网络科技电子商务系统,在这个系统开发时,我们经常凌晨三点入睡,六点左右就开始起床工作,每日的工作紧张而枯燥。项目结束后,我发现自己从来没有这么想要逃离这种生活——呆在屏幕面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项目工期紧时,长期加班加点通宵赶工的生活……程序员是青春饭,兴趣决定了自己不可能在这个方向上有更大发展。我梦想的是有一天,作为资深网络工程师,可以一边喝咖啡一边享受生活,出现网络故障时挺身而出,敲几个键盘终结问题然后继续自己的悠闲生活。当时对网络工程师了解更多,听说工作性质不是经常呆在电脑前,而是经常走南闯北,领略各地风土人情。我想这正是我想要的生活。
于是我谢绝了师兄的邀请,放弃了这个很不错的工作机会,同时放弃所有和软件方向的学习,更加坚定地继续学习微软认证课程同时开始寻找我理想的工作。
(二)求职、面试、感悟
找工作的过程很考验人的耐力,在同学陆续签了工作单位时,很多人便急躁起来,考研的同学也开始进入求职大军,而我则在一边继续我对网络的系统学习,一边寻找我的机会。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学校毕业生网站上,有广州西门子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招聘智能网工程师的消息,外企加网络工程师的就业方向一下提起了我的兴趣,于是我连夜赶好了自己的简历和自荐信,体现了自己网络方面的优势,让英文很强的好友帮我翻译成英文,几番联系投递简历后,广州西门子通信通信公司通知我立即去面试。
第一次面试,就是在遥远的广州,我第一次到省外的陌生城市。然而这一次,我空手而归。一起面试的是几名三十岁左右的工程师,在和老外的沟通下,我败下阵来,那时就在想自己的英语口语要是再好一点那有多好。临走的时候,我了解到面试的德国人是PM(项目经理),那个今后在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名词。广州的日子倒也没有白费,我好好领略了一下广州的圣诞气氛、商业气息、茶点以及烤乳鸽等美味。我对这个城市的感觉好极了。
广州归来,我更加发奋努力,继续我的微软认证生涯。很快地,寒假到了,在这个有多场大型应届毕业生招聘会举行的时期,很多省外的莘莘学子归来参加最后的职位角逐,而我,却乘上了往北京的班机,我到北京新东方学GRE(美、加等研究生入学考试)。
新东方的日子,是记忆中难忘的时光。直到现在,我都感觉自己很伟大,在同学都在寻找工作的时候,我却只身一人,到北京追求我的理想。
北京确实是个文化和政治的城市,在这里,单单广播,就有数个英文台同时播放节目。在新东方的宿舍里,我认识了来自天南海北的朋友。有来自大学的教授,博士,有在校研究生,有工作多年想去国外换种生活的,有结婚后为了满足妻子出国的要求来读书的,但是大家都有共同的理想——出国。我当时的目的也很简单,自己毕业一年以后要申请技术移民去加拿大,到加国后如果要继续在本地或者去美国念研究生的话,GRE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有效期有5年,早做准备,毕业后可能就很少有时间学这些了。
当时流行一句话,大学毕业前没有去过新东方,人生不完整,我算是完整了一把。在新东方的日子,我却认识到,其实并不是新东方的教学有多好,老师只是在课堂上擅长讲笑话,引起学生兴趣而已,真正让自己突飞猛进的,是自己的同学,当看到自己的同学每天自习到12点,甚至太迟了到路灯下或者在被窝里用手电看书,每天天刚亮,宿舍里就空无一人时,你就会发现自己其实根本不刻苦,从而跟着同学的学习气氛迅速学习起来。出国留学的是中国优秀的一代,这正如今后遇到的,准备CCIE考试的,是中国IT行业最优秀的群体之一。
在北京过的新年,是目前为止过年中,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个。
从北京回来,在结束了自己的微软认证路程后,我又开始了自己求职历程。从同学朋友口中得知,福州的一个公司,正在申请思科银牌代理商。于是直接前往该公司投递简历,当天下午,我就收到了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的电话,电话中说,你的简历不像应届毕业生的简历,更像一位已经工作多年的求职者的简历,请明天上午前来面试。第二天,面谈后,公司确定录用我,而十天以后,在我考完CCNA后,我成为该公司系统集成部的一员,从此开始了我的职业生涯。
回顾与总结:(求职篇)
这篇文章几经删改,一直无法定稿。其实我想告诉大家的,不仅是求职,还有选择……
写着写着,就成为流水账了,也罢,就让这种以时间记叙的文字,去反映一位大四学生的心态和历程。
其实写我的故事这个系列,包括几个专题,主要是源于身边的学生,正面临求职这个历程,大家正经历着求职路程上各种心态的变化。既然自己和当年的好友、同学,同样经历过这个阶段,为什么不花点时间把它记录下来,方便现在和将来毕业的学生呢?我相信在将来几年,目前求职路上蹉跎的朋友,回头看这篇文章时,会发现当时自己,真的很可爱。
我们就是这样慢慢长大的。
这里简单谈谈自我感觉的人生,我认为其实就是不断选择的过程。
人每到一个阶段,都会遇到选择的问题。如我文中所叙,在经历大学毕业成为一名网络工程师的路上,不断经历选择。如大三时,选择系统,应用和软件中,选择软件作为自己的专业方向(如果有网络的话,我会选择网络),大四时,我们同样面临选择,是考研呢?还是就业?我觉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关键是选择适合自己的路。比如那我当年2001年本科应届毕业生来说,如果当年选择去华为的话(我的一位高中同学正是如此,那一年华为大规模招聘),月薪在5500左右,还有一些诸如出差补贴等各方面的补贴,好的时候,月收入可以到一万。而当年选择去考研的同学,2004年3月毕业,华为已经把招聘门槛上升到硕士生,月薪4000~4500左右,这里相差的不仅是月薪,而且还有2年半的收入,2年半的工作经验,可能情况下,先就业的同学可能还会是考研同学的上司。或者如本文我的例子,要是当年应聘成功,进入广州西门子通信有限公司,也许就不会成为CCIE,也就没有今天的SPOTO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所谓有得必有失,若想得到,必先失去。比如说我当时不选择考研,选择将来的技术移民之路,为了技术移民之路选择就业,就业时选择网络方向。选择重点投递简历(只投递2份简历),而不是普遍撒网。再比如说为了为将来的网络生涯打好基础,我选择提前停止在公司的项目实习生涯(详见认证篇),选择学习CCNP,因为已经明白网络方向是自己的重点,毕业设计时没有全心投入到当时毕业设计的课题——一个软件项目,而是节省时间,争分夺秒尽快通过CCNP……一直到工作后的继续选择。
人生,就是在选择中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人时有痛苦或者遗憾有时是因为选择太多,有时是因为选择太少。
而在我看来,人世间最大的幸福,就是有机会自己选择自己走的路。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