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向大家介绍C# private字段和C# public属性,可能好多人还不知道C#语言,没有关系,看完本文你肯定有不少收获,希望本文能教会你更多东西。
学习研究.NET的早期,经常碰到一些学习C#.NET的朋友问,要属性这种华而不实的东西做什么?后来做项目时也时常接到team里的人的抱怨反馈,为什么不直接放一个public字段?如:
- class Card
- {
- public string Name;
- }
- 而要做一个private字段+public属性
- class Card
- {
- private string name;
- public string Name
- {
- get { return this.name;}
- set { this.name=value;}
- }
- }
我记得在早期的一个项目里,team中的一个朋友甚至厌烦了写C# private字段和C# public属性,尤其是碰到一大堆臃肿的data object class的时候,索性自己写了一个小工具,来提供一个类的字段名和类型,然后自动为该类生成相应的C# private字段和C# public属性。
我在编程的时候是个彻底的实用主义者,用稍微高雅一点的话说叫“不喜欢过度的设计”。如果真的像上面那样写Card,而且在将来没有什么改变的需求,我也不喜欢像上面第2段程序那样把事情故意搞得复杂。但如果从component的角度来讲,总有一些class是要供外部长久地使用,也潜在地在将来有被改变的需求。这时候,提供属性就很有必要了。
这就是这个Item试图要归纳的使用属性的理由:
1.可以对赋值做校验、或者额外的处理
2.可以做线程同步
3.可以使用虚属性、或者抽象属性
4.可以将属性置于interface中
5.可以提供get-only或者set-only版本,甚至可以给读、写以不同的访问权限(C# 2.0支持)
个人感觉3、4条是属性最大的优点,可以填补没有“虚字段”或“抽象字段”的缺憾,在设计组件的时候非常有用,也体现了C#这样的component-oriented语言的精神内涵。
但如果没有上述理由,而且日后对程序做大的改动可能性比较小时,我想也大可不必非要把每个 public字段都要变成属性。比如在设计一些轻型的struct,用于互操作的时候,直接使用public字段没什么不好。所以,感觉本条目Bill Wagner先生使用“Always Use Properties Instead of Accessible Data Members”显得太过强硬。
其实,这里的讨论也表明阅读《Effective C#》一书时需要注意的地方,即Effective原则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不同的项目(组件化、复用程度较高的项目?还是“一次编写、N年都 run”的项目),不同的角色(类库/组件开发人员?还是应用程序开发人员?),有着不同的Effective准则。事实上,书中很多Items都是从类库/组件开发人员的角度来考虑的。
关于属性的性能问题需要谈一点,如果仅仅是简单地以存取模式来使用属性,在相当程度上是没有性能损失的。因为在JIT编译过程中已经做了inline的处理。不过inline处理还是有一些基本的条件,有些情况下JIT编译器不会inline,比如虚调用,方法的IL代码长度过长(目前CLR的规定是超过32bytes为代码长度过长),有复杂的控制流逻辑,有异常处理等。这些条件都是要么根本不能使用inline(比如虚属性),要么inline的代价太大,容易导致代码的bloat,要么是inline起来很费时间——已经丧失了 inline的意义,因为.NET的inline机制发生在JIT过程中。使用属性有个别让人感觉不舒服的地方,比如它影响开发人员的开发效率,但对代码运行的效率不产生影响。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