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五角大楼就进攻性网络战能力的研发展开辩论。军方高级官员正在推动建设进攻性的网络战能力,要求开发针对其他国家计算机系统的攻击能力,而不是只专注于维护美国电子系统的安全。这些建议的影响无比深远,如果采纳实施,军方专家就能够获取相关知识,从而可以把敌方的无人驾驶飞机征为己用,还可以令敌军战机丧失作战能力,甚至能在恰到好处的时刻切断军事设施等战略场所的电源。进攻性网络战能力的建设,标志着军方在此事上的重大转变。
多年以来,对于被广泛视为商业和通信媒介的东西,美国官员都不愿意实施军事化,就像对待太空那样。不过,今年早些时候解密的一份新的“国家网络作战军事战略”文件,在五角大楼引发了辩论,并且最终让军方获得了拓展网络战能力的许可。8月上旬,就在俄格冲突的同时,后者的网络系统也遭遇了一场攻击,有关方面对全球网络战实力状况的认识,随即再度陷入不确定的境地。因此,五角大楼针对网络作战已经持续了数月的争论,就显得倍加紧迫了。
前空军部长迈克尔·温说:“随着时代的前进,网络在我们作战时将成为战术、技术和程序的重要组成内容。”在温的领导下,空军于2007年建立了一个临时性的网络指挥部,网络领域的行动便是该指挥部的规定任务之一,与空中行动具有同等地位。温于今年6月被解职,新任空军领导人目前正在重新评估成立常设网络指挥部的计划。此前,温领导成立的临时指挥部已经具备了某些进攻性的网络作战能力。
美国悲观专家:美国正在输掉网络战
美军的军事网站每天都会受到世界各地黑客的攻击,那么美国准备好如何打这场数字战争了吗?在美国内战中,南北双方的特工都会爬上电线杆剪断对方的电话线,然后再伪装一下,以免被人看到。说起来,这应该是网络信息战的萌芽。通过“黑”掉对方的电话线,就能把指挥官们赖以指挥部队的通信技术变成一个障碍。
现代美军对数字通讯的依赖更是全方位的,作战部队和设备的指挥和控制全要靠它,一旦通讯被“黑”,造成的后果甚至都比得上1000颗原子弹!美军最先进的武装设备,比如捕食者无人机,都是由指挥员在远离战区成千上万英里之外控制的。一旦联系被切断,威力无比的无人机就会立刻变成一堆废铁,更严重的是,还会被敌方利用。
电子战的节奏、复杂性以及战争的规模已经发展地与互联网本身一样,以往战争特工们的剪电话线的把戏也演变成为具有高度战术性、全新的战争行为。而且,这种行为几乎无法被发现,而且进行地和光速一样快。“黑客”部队在以前还只是一个威胁,而现在则逐渐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危险。五角大楼称,他们每天都要对网络战系统进行成百上千万次的测试,严防出现漏洞。美国许多安全专家认为美国已经身陷网络战,且正逐渐走向失败。
网络战司令部时刻处于“战备状态”
路易斯安那州的巴克斯达尔空军基地的历史比空军本身还要长。这个基地1933年建成用作军用机场,上世纪70年代成为第8空军以及世界最大的B-52轰炸机编队总部所在地。这个地方同时也是美国最新组建的空军网络战司令部的总部临时驻扎地,网络战中心的“主服务器”就在这里。按照计划,AFCC要在今年10月份形成基本的“抵抗”能力。
任何进入这个中心的人手机都会暂时被没收,展示给参观者看时,电脑屏幕要么被关掉,要么就切换到普通的电视节目。面对记者时,所有的人都会三缄其口,不会透露任何有价值的东西。其控制室里,“数据墙”从地板一直顶到天花板,16个大大的屏幕对着两排计算机工作站。每个工作站都有一个操作员坐着,对着三个平板显示器以及两个神秘的小黑匣子。
黑色的盒子是ClearCube计算机终端设备,每个站点配两个大概是美军全球信息网格(简称GIG)中最重要的策略。上面的盒子连接到非机密互联网协议路由器网络(NIPRNet),是直接连接到普通的互联网的。另一个黑盒子则连接到机密互联网协议路由器网络(SIPRNet),其中包括美国军方的分类信息。这两大网络之间在国防部的500万台电脑的网络中绝对不会有任何“物理接触”,不过,在AFNOC,两者之间的距离只有1.5英寸。虽然惊险,却相安无事。
为防被“连锅端”
美网络战中心“一盘散砂”
美国空军网络司令部是一支“散砂”一样的部队,大大小小的中心分散在全美各地。其目的在于不会被敌方一下子连锅端。
美国上校建议:建僵尸网络绝地反击
当然,自己人违反国家安全的行为是完全有可能发生的,那样就可能构成叛国罪。AFCC的指挥官劳德就很担心会出现这种情况。网络司令部是一个特殊战场上的作战部队,所受的威胁可能来自任何地方、任何时间。机密的信息可能会被窃取、一点点小破坏就能让精细的国防设备失去功能,同时却又很难判断灾难是由自己员工的失误造成的,还是由躲在世界某个角落里的网络天才设计的电子炸弹造成的。
在美军内部,有一个问题经常被提出来争论,那就是在这场数字战争中,美国应该做到何种程度?美国空军情报部门一名上校发表文章说,美国应该建立一个军事僵尸网络(类似于攻击爱沙尼亚的那种),让国防部的成百上千万台电脑都能对敌方进行“拒绝服务”攻击,用大量的反攻击瘫痪对方的服务器。不过,美军能否在近期建立起这样的网络仍有疑问。
网络战不对称
美网战中心成最大目标
GIG本身就是一个经常受到攻击的目标。今年5月份,负责GIG维护和安全工作的负责人盖瑞在国会作证时说,从2006到2007年,美国国防部遭到的恶意攻击增加了31%.攻击比较厉害的几次包括2006年美国海军学院网络遭到攻击,学校最后不得不切断网络;还有2007年国防部长盖茨使用的电邮服务器也受攻击。
发动攻击的人可能有政府支持,也可能是个“自由人”;其发送的恶意信息可以从一个国家辗转到另一个国家,绕几个弯才到达攻击目标国。追查一宗袭击的源头的过程就像破解一系列网上谎言。
电子战本身的特点就是不对称的。目前也没有任何事例证明,强国富国可以在这场战争中独善其身。实际上,五角大楼的GIG由于组织太过庞大,本身就是很容易受到攻击,原因很简单,电脑越多、连接越多以及用户越多,可以受到攻击的潜在目标就越多。
网络战复杂
美指挥官不知向谁开战
2007年,欧洲国家爱沙尼亚就被一场全面的网络战搞得措手不及。爱沙尼亚网络战是指从2007年4月底开始,爱沙尼亚面对大规模的网络袭击。黑客目标包括国会、政府部门、银行以至媒体的网站,其攻击规模广泛而且深纵,事件在国际军事界中广受注目,普遍被军事专家视为第一场国家层次的网络战争。
网络战爆发时,爱沙尼亚正准备移走苏俄时代的纪念铜像,不但引起国内俄人骚乱,俄罗斯政府亦作出严厉批评。爱沙尼亚指声称这场攻击已超出一般黑客的能力,指控俄罗斯政府参与其事,但俄罗斯政府已多次否认。一些网络专家指,要发动如此规模的攻击,未必需要政府在背后操控,黑客可透过僵尸网络控制各地电脑,集体发动攻击。
劳德认为这种情况美军迟早也要碰到。“事件发生后,我和爱沙尼亚的总理会晤过两次,”他说,“他们受到了来自75个国家的100万台电脑攻击,大部分竟然来自美国,而美国和爱沙尼亚却是很好的朋友。因此,对一个国家来说,网络战的最大问题是,你向谁开战?”
而这正是电子战的吊诡之处。“找出攻击的源头是个非常严肃的问题,”BBN技术公司的电脑安全专家史蒂芬·肯特说,“任何有能力的对手,包括国家或者单个的罪犯,都不会使用他们自己的电脑发动战争。他们会使用其他人的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