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Gartner预测,全球虚拟化软件收入将从2008年的19亿美元稳定增长到2009年的27亿美元,增幅达到43%。全球虚拟化软件和服务在2009年的增长将达到20%,相比2008年的12%有所增长。虚拟化技术发展的同时,我们也看到虚拟化技术领域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
《信息方略/CIO INSIGHT》杂志邀请到了英特尔企业方案部中国大区技术部经理梁岩、富士通(中国)信息系统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周一平、春秋航空信息技术部IT技术总监邱仲、新京报原CIO洪国勇,就企业虚拟化应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交流。
CIOI:企业应用虚拟化技术主要为解决哪些问题?就你观察,虚拟化现在的应用效果是否能让企业和CIO满意?
周一平:虚拟化是解决资源的最大程度的共享和优化。大型机年代就已经有了虚拟化的话题,那时主要注重计算能力的虚拟化。现在,虚拟化的范围已扩展到存储资源的虚拟化、网络资源的虚拟化。现在,用虚拟化技术来帮助优化资源的时机已经成熟。
邱仲:以我的经验来看,企业应用虚拟化主要解决以下部分问题,首先是共享资源、降低能耗,通过虚拟化技术可以大幅度减少对于硬件服务器的投入,实现绿色节能,降低成本。二是桌面系统的虚拟化可以提高公司整体信息安全水平。
任何技术都有其适用范围,在企业信息化达到一定规模的情况下,才会考虑使用虚拟化技术。但在降低成本、提高单位IT成本效率上,虚拟化还是能够让企业与CIO满意的。
洪国勇:从目前来看,应该主要解决服务器虚拟化和应用虚拟化。服务器虚拟化可以有效减少硬件投入,应用虚拟化可以降低部署成本,有效减少人力投入,总体来说是降低IT成本。现阶段我公司正在使用微软的Server 2008 Hyper-V进行服务器虚拟化管理,从使用效果上来说是很满意的,其他厂商的产品暂时未做尝试,不过我相信效果应该差不多。
梁岩:虚拟化不单是技术性问题,从企业管理层面来看,更是一个管理上表达的改变。它解决的不仅是技术性的提升,最重要的是解决企业IT在管理方面的需求。虚拟化基本的出发点是要解决企业在长期的IT运营中的资源再调度和优化问题,充分满足企业的应用动态变化。如果只是期望虚拟化能够很快地解决一个技术问题,或提高性能等各方面,那么这个立足点就太窄了。
近年来,国内对虚拟化有很多提升的地方,从整个进展来看,虚拟化与CIO的期望值还是有差距的。
CIOI:你认为在进行虚拟化应用时,CIO应该做哪些准备工作?通常在部署应用时会遇到哪些问题?
梁岩:虚拟化技术在生产环节的应用已经没有问题了。所以关键问题不是技术部署,重要的在于前期应有合理的规划。我认为规划应包括,第一对自己当前的应用要有充分的了解;第二认清应用的长期发展态势,即哪些应用公司会着重发展、哪些应用将来预期会有一个大的跳跃等,然后对应用进行特征分析,做出容量的长期规划;第三最重要的是对满足业务部门的SLA(服务等级协议)的需要方面,要比较清晰地和他们进行交流。因为对业务部门的SQA(软件质量保证)衡量指标有过高或过低的期望值,都会限制CIO在虚拟化方面的部署。
我觉得在整个运营部署方面遇到的比较大的问题是,企业既有的管理和方法流程,把虚拟化集成进来后,管理工具需要改变和集成,这个阶段的磨合和集成是需要一段时间的。
我建议企业部署虚拟化要从小做起,从一个比较扎实的点做起,即最认可虚拟化某一方面的功能,和它所带来的回报。但规划可以做得很完整。
邱仲:任何技术都有其风险性,在实施虚拟化应用前,最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是方案的准备,包括测试方案、部署方案、备份方案和应急方案等具体工作。部署应用通常碰到的问题是资源分配不合理,属于规划未做好,例如IP资源分配,磁盘、CPU、内存等资源分配,不过这些问题对于虚拟化管理工具来说都是比较容易解决的。
洪国勇:我觉得关键要做好评估工作。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最好能搭建测试的实验环境,不要轻易部署到生产环境,对将要跑的服务器应用程序进行测试,最好是让使用服务的业务部门参与测试之后做出评估。虚拟化可能会遇到硬件兼容的问题,可找厂商(指应用软件开发商)进行针对性的开发以兼容虚拟化,这时如果产生的成本过高,可选择放弃虚拟化。
周一平:洪总说得很对,在虚拟化项目规划阶段,首先应该对自己的业务做个评估,了解哪些是关键业务,哪些是普通业务,对相对应的IT软、硬件资源的服务级别(SLA)也会有很清晰的定义。根据虚拟化的实现方法,大致可分成企业级和普通级。处理好业务连续性,以及资源优化和低成本实施之间的关系,将是企业CIO所面临的巨大挑战。CIO应该根据对业务的了解,选择相适应的虚拟化技术,用优化资源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资源虚拟化后的性能及管理都是企业在虚拟化规划阶段所要考虑的问题。
CIOI:你认为,目前企业对虚拟化的认识或应用是否存在瓶颈或误区?现在有哪些解决问题的工具和方法?
周一平:虚拟化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化,那仅仅还是在概念层面。为接受IT新技术而采用虚拟化,只为节约成本而采用虚拟化,是目前企业最大误区。
总结起来有三个方面。第一,对虚拟化实现技术的分类不清楚;第二,对虚拟化技术可以在哪些层次得以实现认识不清。虚拟化的目的不仅仅是资源细分,更重要的是资源共享,即资源的动态可调配;第三,动态IT架构不单单是资源虚拟化,而且包括自动化、集成化,这三大技术恰恰是让虚拟化从概念走向实用的重要保证。
邱仲:误区主要是希望用一种技术解决所有问题带来的。任何技术和产品都有其适用范围,不是任何情况都适用虚拟化的,在应用负载很高的情况下,服务器的虚拟化可能就不太合适;在办公终端不多的情况下,桌面的虚拟化也不是很合适。另外,在一定的条件下,虚拟化是增加成本的,而不是降低成本的。因此,需要通过ROI的分析测算企业是否需要进行虚拟化。
洪国勇:关于误区,以我们公司为例,在尝试虚拟化之前认为虚拟化服务器在I/O操作性能上可能会比真实服务器差很多,但是从使用效果来看并没有太明显的差距,而且虚拟化方案还提供了外挂存储的解决方式,也可以有效地解决I/O问题。
梁岩:我谈谈目前对虚拟化的认识过程,一个理念会经过厂家过度的渲染,故CIO在选择时要非常慎重,尤其对一些关键性的行业采用的时候要比较小心。第二每个企业的认识都是有其合理性的,行业应用变化是跟企业的管理模式、考核方式有关,与他们所涉猎的行业的关键性、影响面也有关系。
目前企业虚拟化应用还在探索磨合中,用好会有助于企业成本的节省。除运营成本的节约外,还有功耗问题。
CIOI:你认为企业在决定使用虚拟化时,是否需要引入专业的咨询顾问?为什么?
梁岩:这要区分不同的企业,如果咨询公司能够帮助企业就前期的规划、应用模式、资源特征进行分析的话,咨询是有必要的。如果企业自己对虚拟化的使用非常熟悉和清晰,对容量规划等可以制定得比较具体的话,也不一定要求助于咨询公司。但就实施之前的规划而言,是每一个企业必须要做的,只是采用的方式有所不同。
邱仲:我觉得这要视公司情况而定,大部分公司还是需要专业的咨询顾问的。因为虚拟化方案大都很专业,如果企业没有专业技术人员,就需要考虑引入咨询顾问,这样企业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如在资源分配、动态调度、系统切换、集群和虚拟化系统的工作状态监控方面,或者系统的备份(快照、克隆)等方面,咨询顾问会给出专业的建议。
周一平:我觉得应该有咨询顾问。面对业务应用的千差万别,以及虚拟化尚未有国际标准的现实,前期的咨询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从业务需求出发,从实现虚拟化的目的出发,以资源细分为手段,以资源共享为目标,结合对现有IT架构的了解,对不同层面的虚拟化技术、自动化技术和集成技术的了解,才能提出切合实际的虚拟化方案。
CIOI:假如你是一个打算使用虚拟化的企业CIO,你会向虚拟化厂商提哪些问题?
周一平:了解虚拟化的实现技术非常重要,各个厂商有各自实现虚拟化的理念。当企业要继续利用现有的设备时,必须了解虚拟化实现技术的硬件兼容性;当企业关注关键业务虚拟化时,就需要了解虚拟化控件的单点故障问题;当企业关注业务系统的性能时,就要了解虚拟化系统所涉及的费用。另外资源的动态调配方式、虚拟机的灾难恢复、备份方式,以及虚拟机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几个方面。
邱仲:如果作为普通公司CIO而言,我更想了解以下几个方面:产品的适用性,能够支持完全虚拟化,还是半虚拟化? 资源是否可以动态分配?虚拟化平台的监控系统是否完善?在备份与系统切换方面都有哪些技术产品?当然license费用也是很关键的,具体的费用?
梁岩:作为CIO,我真正关心的是虚拟化与产品的可交互性如何?因为任何企业一旦上了虚拟化,平台就不再是物理性的了,我的选择是否会更多?尽管现在可能用IBM的机器,将来我还可能用惠普的机器,所以我希望我会有比较多的选择,希望这些产品之间有很好的交互性。但目前还没有实现。其次,更关注如何将虚拟化工具的整体架构整合到企业的管理架构中。另外,还希望有更多的工具、虚拟化平台的管理工具,把虚拟化的作用能够量化出来。
CIOI:在虚拟化方面,各厂商产品的特色是什么?在选择和应用上,你认为CIO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请给出你的意见和建议。
梁岩:目前这些产品的相似点是,第一,目前有一个共同的趋势——借助于硬件的辅助功能来提升性能;第二,几家公司目前都在关注提供更完整的虚拟运营方案;第三,都提供一些高可级协议)的需要方面,要比较清晰地和他们进行交流。因为对业务部门的SQA(软件质量保证)衡量指标有过高或过低的期望值,都会限制CIO 在虚拟化方面的部署。
我觉得在整个运营部署方面遇到的比较大的问题是,企业既有的管理和方法流程,把虚拟化集成进来后,管理工具需要改变和集成,这个阶段的磨合和集成是需要一段时间的。
我建议企业部署虚拟化要从小做起,从一个比较扎实的点做起,即最认可虚拟化某一方面的功能,和它所带来的回报。但规划可以做得很完整。
邱仲:任何技术都有其风险性,在实施虚拟化应用前,最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是方案的准备,包括测试方案、部署方案、备份方案和应急方案等具体工作。部署应用通常碰到的问题是资源分配不合理,属于规划未做好,例如IP资源分配,磁盘、CPU、内存等资源分配,不过这些问题对于虚拟化管理工具来说都是比较容易解决的。
洪国勇:我觉得关键要做好评估工作。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最好能搭建测试的实验环境,不要轻易部署到生产环境,对将要跑的服务器应用程序进行测试,最好是让使用服务的业务部门参与测试之后做出评估。虚拟化可能会遇到硬件兼容的问题,可找厂商(指应用软件开发商)进行针对性的开发以兼容虚拟化,这时如果产生的成本过高,可选择放弃虚拟化。
#p#
周一平:洪总说得很对,在虚拟化项目规划阶段,首先应该对自己的业务做个评估,了解哪些是关键业务,哪些是普通业务,对相对应的IT软、硬件资源的服务级别(SLA)也会有很清晰的定义。根据虚拟化的实现方法,大致可分成企业级和普通级。处理好业务连续性,以及资源优化和低成本实施之间的关系,将是企业CIO所面临的巨大挑战。CIO应该根据对业务的了解,选择相适应的虚拟化技术,用优化资源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资源虚拟化后的性能及管理都是企业在虚拟化规划阶段所要考虑的问题。
CIOI:你认为,目前企业对虚拟化的认识或应用是否存在瓶颈或误区?现在有哪些解决问题的工具和方法?
周一平:虚拟化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化,那仅仅还是在概念层面。为接受IT新技术而采用虚拟化,只为节约成本而采用虚拟化,是目前企业最大误区。
总结起来有三个方面。第一,对虚拟化实现技术的分类不清楚;第二,对虚拟化技术可以在哪些层次得以实现认识不清。虚拟化的目的不仅仅是资源细分,更重要的是资源共享,即资源的动态可调配;第三,动态IT架构不单单是资源虚拟化,而且包括自动化、集成化,这三大技术恰恰是让虚拟化从概念走向实用的重要保证。
邱仲:误区主要是希望用一种技术解决所有问题带来的。任何技术和产品都有其适用范围,不是任何情况都适用虚拟化的,在应用负载很高的情况下,服务器的虚拟化可能就不太合适;在办公终端不多的情况下,桌面的虚拟化也不是很合适。另外,在一定的条件下,虚拟化是增加成本的,而不是降低成本的。因此,需要通过ROI的分析测算企业是否需要进行虚拟化。
洪国勇:关于误区,以我们公司为例,在尝试虚拟化之前认为虚拟化服务器在I/O操作性能上可能会比真实服务器差很多,但是从使用效果来看并没有太明显的差距,而且虚拟化方案还提供了外挂存储的解决方式,也可以有效地解决I/O问题。
梁岩:我谈谈目前对虚拟化的认识过程,一个理念会经过厂家过度的渲染,故CIO在选择时要非常慎重,尤其对一些关键性的行业采用的时候要比较小心。第二每个企业的认识都是有其合理性的,行业应用变化是跟企业的管理模式、考核方式有关,与他们所涉猎的行业的关键性、影响面也有关系。
目前企业虚拟化应用还在探索磨合中,用好会有助于企业成本的节省。除运营成本的节约外,还有功耗问题。
CIOI:你认为企业在决定使用虚拟化时,是否需要引入专业的咨询顾问?为什么?
梁岩:这要区分不同的企业,如果咨询公司能够帮助企业就前期的规划、应用模式、资源特征进行分析的话,咨询是有必要的。如果企业自己对虚拟化的使用非常熟悉和清晰,对容量规划等可以制定得比较具体的话,也不一定要求助于咨询公司。但就实施之前的规划而言,是每一个企业必须要做的,只是采用的方式有所不同。
邱仲:我觉得这要视公司情况而定,大部分公司还是需要专业的咨询顾问的。因为虚拟化方案大都很专业,如果企业没有专业技术人员,就需要考虑引入咨询顾问,这样企业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如在资源分配、动态调度、系统切换、集群和虚拟化系统的工作状态监控方面,或者系统的备份(快照、克隆)等方面,咨询顾问会给出专业的建议。
周一平:我觉得应该有咨询顾问。面对业务应用的千差万别,以及虚拟化尚未有国际标准的现实,前期的咨询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从业务需求出发,从实现虚拟化的目的出发,以资源细分为手段,以资源共享为目标,结合对现有IT架构的了解,对不同层面的虚拟化技术、自动化技术和集成技术的了解,才能提出切合实际的虚拟化方案。
CIOI:假如你是一个打算使用虚拟化的企业CIO,你会向虚拟化厂商提哪些问题?
周一平:了解虚拟化的实现技术非常重要,各个厂商有各自实现虚拟化的理念。当企业要继续利用现有的设备时,必须了解虚拟化实现技术的硬件兼容性;当企业关注关键业务虚拟化时,就需要了解虚拟化控件的单点故障问题;当企业关注业务系统的性能时,就要了解虚拟化系统所涉及的费用。另外资源的动态调配方式、虚拟机的灾难恢复、备份方式,以及虚拟机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几个方面。
邱仲:如果作为普通公司CIO而言,我更想了解以下几个方面:产品的适用性,能够支持完全虚拟化,还是半虚拟化? 资源是否可以动态分配?虚拟化平台的监控系统是否完善?在备份与系统切换方面都有哪些技术产品?当然license费用也是很关键的,具体的费用?
梁岩:作为CIO,我真正关心的是虚拟化与产品的可交互性如何?因为任何企业一旦上了虚拟化,平台就不再是物理性的了,我的选择是否会更多?尽管现在可能用IBM的机器,将来我还可能用惠普的机器,所以我希望我会有比较多的选择,希望这些产品之间有很好的交互性。但目前还没有实现。其次,更关注如何将虚拟化工具的整体架构整合到企业的管理架构中。另外,还希望有更多的工具、虚拟化平台的管理工具,把虚拟化的作用能够量化出来。
CIOI:在虚拟化方面,各厂商产品的特色是什么?在选择和应用上,你认为CIO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请给出你的意见和建议。
梁岩:目前这些产品的相似点是,第一,目前有一个共同的趋势——借助于硬件的辅助功能来提升性能;第二,几家公司目前都在关注提供更完整的虚拟运营方案;第三,都提供一些高可用性的工具。不同方面有,在开源的环节上,如提供了很好的接口环境,企业可以在上面做很多的二次开发,实施全套的解决方案。总体而言,这几家公司的产品都各有优势。
对CIO而言,在企业的前期规划方面,要把几个模式放在一起做通盘的考虑,第一要考虑产品的长期成本结构问题;第二,产品提供的功能跟企业现在用的一些功能能不能结合?需要验证;第三,技术方向、突出特点和企业的技术特点能不能相吻合,是否和企业长期的技术方向有好的贴近。当然还包括在中国的一些制式问题。
邱仲:现在虚拟化产品比较多,VMware、Xen、KVM、Hyper-v这些是主流的虚拟化产品,但我认为对于大部分公司来说,应该采用市场占有率比较高、产品成熟度比较高、适用众多平台的虚拟化产品比较好。具体我所在的公司更倾向于开源的系统,因为我们有专业的技术人员研究学习开源的虚拟化产品,可以在满足使用的情况下实现成本降低。
周一平:从虚拟化实现技术的分类来看,就可以很快地区分各产品的特点。各个厂商的虚拟化产品,在性能、开放、可靠、成本等方面有各自不同的优势。企业对虚拟化的期待也需要认真地定位。选择同业务需求相适应的虚拟化技术,牢记资源共享是虚拟化的终极目标,同时考虑虚拟化技术集成成本,维护管理成本,真正让虚拟化技术为提高企业竞争力服务。
洪国勇:由于我们一直走的是微软技术路线,虽然知道有其他厂商的虚拟化产品,但是我们并没有进行尝试,因此也无法评价其他厂商的产品。
CIOI:在每项IT的投入上,CIO都会面对回报的考量,在虚拟化应用上也不会例外,上你认为CIO应该怎样面对?
周一平:虚拟化技术同其他新技术一样也会有投入,从实现资源的最大共享的角度看,虚拟化投资回报的计算要比其他技术更容易理解。虚拟化的投入与选择哪种虚拟化技术有很大差别。选择适合企业业务特性的虚拟化技术,才能从虚拟化中得到最大的回报。
邱仲:就我的经验看,就是用事实说话,现在设备的能耗(制冷的能耗更高)都有具体数值,采用不采用虚拟化,对其投资回报进行分析就完全说明问题了。
洪国勇:我赞同邱总的观点,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数据说话,一直都在说虚拟化大大节省了这样那样的成本,到底节约了哪些成本?
梁岩:我们提供的TCO规划的表格就是在做这方面的努力。量化回报是非常必要的,而且要在前期就做,因为虚拟化本身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上的问题,而是一个管理上的优化和改变。
CIO应在前期规划时跟虚拟化软件和应用软件公司做很好的沟通。从管理上来讲,管理虚拟机和管理物理机是一样的,有成本的,要占用资源的。一旦利用不当,造成资源挤占,其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CIOI:你怎么看当前出现的虚拟化热现象?你认为虚拟化企业应用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梁岩:虚拟化肯定要走一条路,第一,发展方向是在管理上实现资源调动的自动化(资源自动配置),应用的感知、资源的配置方面要对资源进行充分调动。第二,将来虚拟化软件和硬件的更紧密的结合,能更充分地把物理资源充分利用起来。
邱仲:目前虚拟化技术不是过热,很多企业负责人都知道虚拟化这个概念,但对具体能够做什么、能够解决什么问题、有什么风险、怎么推进虚拟化技术等等一系列问题的了解,还处于初期阶段。我认为企业还需要静下心,仔细研究虚拟化技术,全面了解虚拟化。
洪国勇:我觉得现在并没有真正出现虚拟化热,大家都在“说”并不能说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热”了,等到大家都在“用”的时候就真的热起来了。现在更多的用户是在观望,不过随着硬件的升级和虚拟化技术的成熟,虚拟化必然会被更多的用户所接受。
周一平:过分强调虚拟化技术本身,不考虑企业本身业务的特点,将技术凌驾于当前业务应用现实之上,这种技术发展同业务的脱节势必造成技术的过热现象。厂商要认识水到渠成的道理,企业的CIO要充分认识IT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位置与作用。这样,虚拟化技术就一定会给企业带来无与伦比的价值。
另外,人们习惯于物理资源的管理,一旦物理资源虚拟化后,特别是在多厂家虚拟化技术环境下,虚拟化的管理更是对我们的巨大挑战。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