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CTO.com快译】火狐3.5本周正式发布了,这是开源浏览器发展历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我们暂且不看性能,单纯看这几年Mozilla对Firefox在设计上做出的重大改变,而这一切开始于Mozilla将Firebird更名为Firefox的0.8版本。
为了更简单,我们仅比较Windows和Mac版本,如果针对不同平台的性能有所不同,我们将以Windows平台为主。
我们要比较的四个方面分别是导航、标签、书签和设置目录。
导航
这几年除了Firefox3版本,导航都有微小的变化。例如加大尺寸的后退按钮,而其它按钮则明显的变小了。而Mozilla通过在导航上设计星型按钮,使得用户更方便的进入书签,而不用使用快捷键或者通过页面目录去保存页面了。
标签
标签是火狐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火狐3.5新增了一个添加按钮,用户可以通过点击这个按钮添加新的标签,而之前用户为了添加新标签需要用快捷键或者在目录中选择。
火狐3.5版本可以实现标签拖拽功能,即使用者可以将标签从一个窗口拖拽到另一个,甚至可以实现拖拽到全新的火狐浏览器窗口中。在早期的开源浏览器中,如果不用第三方插件,标签甚至不能重新排列,直到火狐2.0版本,独立的标签可以被控制器保存在最右边。火狐2.0版本还拥有一种通过点击浏览器右边箭头就可以查看你所有标签的新功能,这使得我们不再为了寻找一个标签而逐个搜索。
书签
书签管理器是火狐3.0版本***的改变,这个版本拥有一个完整的精检工具,包含了一种类似标签和导航控制的东西,可以让你在使用书签时就已经在阅读网页了。
火狐3.0在导入导出书签的管理上做了一些小改进,它增加了一个简单的控制器可以恢复之前的书签历史,还可以将不同的书签整合到一个主文件中。
设置目录
选项菜单是这次对比最不美妙的一个,但确实让人们在使用浏览器时最容易看到改变的一个地方,除了在总量上减少,改变logo,将导航条从一边换到顶部,新的版本仅仅是改变了排列。他们也在用户开始使用浏览器时提供了更多的控制,和下载完毕时显示在哪里的功能。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