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知道这一天迟早会到来。因此微软曾拼命地“希望”--不,准确说是“需要”--在1996年干掉网景公司。网景公司实际上只是打算创建一个能用于通过网络,阅读保存在其他计算机上的文字和照片的程序。网景是在尝试创建一个新的平台--一个最终平台--以便能够在全球范围内随时运行软件和共享信息。但没有谁能有比尔盖茨那么深刻的领会。
在首次看到史蒂芬乔布斯的苹果Macintosh计算机,以及其包含的图形用户界面后,盖茨用了差不多十年时间才意识到这一应用的具体价值。盖茨知道,图形用户界面会使得他自己的,基于字符界面的DOS操作系统变得更加落伍。于是他发明了Windows系统,并抢走了乔布斯的风头。
与此同时,盖茨也用了差不多更长的时间,才意识到Web的价值,但在意识到之后,他立刻发现,Web会使得Windows再次落伍。因此他推动了微软Internet Explorer软件的创建,并通过任何必要的手段使得网景公司被人遗忘。截止2000年,微软公司取得了大逆转,占据80%的Web浏览器软件市场份额,而仅仅四年前,占据如此高份额的还是网景公司。
所有这一切都归结于人们对Web浏览器软件在通用计算平台方面的看法,但这一切并不会在一夜之间实现。不仅1996年没能实现,2000年也没有实现,甚至在2007年,依然没有实现。但是在2007年,Windows Vista正式发布了,而技术世界开始转向Web 2.0,开始关注“云计算”。
对于Windows Vista,有很多失败之处,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该操作系统最大的问题在于,操作系统已经不像以往那么重要了。大部分Vista用户使用这一系统的主要原因在于,在他们购买新计算机时,Vista就已经预装在里面了,实际上,这些用户中很大一部分根本没有选择Vista。
对Vista系统有很大选择权的还是企业用户,而这些用户选择忽略它,但这并不是由于Vista内在的不足。Vista在发布Service Pack 1之后,已经很好用了,而且大量供应商早在2008年初就逐渐更新了自己的软件和驱动,使其在Vista下运行更流畅。真正的问题在于,并没有什么非常有说服力的理由让人们使用Vista。作为软件,Vista和其前任相比,就类似于重新粉刷墙壁,并重新摆放家具后的房间。
最近,很多人开始称赞Vista的继任者,Windows 7,该系统将在今年底发布。我刚刚结束了为期两个月的Windows 7测试工作,并且每天我都在办公室里将该系统用作主力工作用计算机使用。在测试时,我将Windows 7安装在一台高端的HP 64位台式机上,并且运行了大量应用程序,所有程序都能正常使用。然而,我对Windows 7的结论是:“那又如何?”,Windows 7中有什么新功能对我都是无关紧要的。实际上,人们对计算机操作系统的重视程度在今天已经跌到了谷底。
正如某些评论员的建议所说,也许有很大一批公司的IT部门可以接受Windows 7,但也许这样做只是由于条件所迫或必须如此(例如微软最终淘汰了Windows XP),而不是因为希望从Windows 7的新功能中获得优势,那又该如何?
事情不是这样做的。安装新的操作系统就好象买了一台新计算机。在Windows 3.1的基础上安装Windows 95?可以获得大量改进。在Windows 95的基础上安装Windows 2000?这也是一次巨大的进步。总有很多理由是的我们升级操作系统,例如:
Windows 95:更简单的界面,对一般用户更友好
Windows 98:更好的多媒体功能,内建Internet功能
Windows 2000:基于工业级的Windows NT代码,但更加易用
XP:统一了Win9x和WinNT/2K的代码,使得企业可以通过一个操作系统实现标准化
Windows Vista - ?
Windows 7 - ?
这里面临的一个问题在于,计算机操作系统已经实现了一定的成熟度和效率,我们甚至可以说,对操作系统的使用已经达到了收益递减点(Point of Diminishing Returns)。对于新操作系统,我们还能期待效率提高多少?还能有怎样的创新出现?
有人宣称,基于触摸技术的界面是操作系统的下一个主要目标,我则认为,触摸技术只能获得非常有限,并且非常具体的用途,并且大部分情况下可能主要将用于短期性活动(Short Bursts of Activity)等使用场景,并不适合长时间的数据处理和录入工作。
也许将语音和触摸技术结合在一起能对用户界面(以及操作系统)带来彻底的变革,或者可能还有其他重要技术创新,可以让人们用更快速,更简单的方式使用计算机,但截至目前,键盘和鼠标依然是最主要的工具。鉴于此,完全可以认为,计算机操作系统领域一直在原地踏步。
当然,另一件值得关注的事情是,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对于设想中的通用平台,Web浏览器就已经最终战胜了操作系统。但也需要注意,这里讨论的并不是云计算或软件即服务(SaaS),虽然通过Web浏览器借助Internet供应软件和服务无疑更加具有优势,但在企业应用方面,这种方法依然没有达到临界值,只不过更加接近临界值而已。
对此,我们看到的是,很多企业开始使用Web浏览器作为访问内部后端系统的前端应用程序,从数据库到CRM,再到ERP、薪酬管理,甚至企业门户,都是这种方式。而且,为什么不这样做?既然大部分用户都非常熟悉并能接受Web浏览和Web窗体,这些企业级系统自然可以利用这种体验为用户提供应用程序,这样要比提供基于Windows的,带有专用菜单和界面的应用程序获得更平缓的学习曲线。
除了上述用途,还有很多用户已经开始将自己的私人电子邮件或文件保存在基于Web的系统中,例如Yahoo Mail以及Google Docs,结合这些应用很明显可以发现,一般用户已经开始将越来越多的时间花在Web浏览器上。
也正是因此,标签浏览方式开始成为几乎所有主要Web浏览器的标准功能,因为大部分用户需要同时打开多个网站,这就好像在操作系统中需要同时运行多个应用程序一样。
目前,当我使用一个新系统,或重新安装原有操作系统时,首先要做的两件事就是安装Firefox和Xmarks(原名Foxmarks),该工具可以同步收藏夹。这些收藏夹内容中包含我工作中需要使用的所有基于Web的应用程序以及工具的链接。只要完成这两项工作,那么我80%的工作就可以直接完成,不需要安装其他任何应用程序。并且,这两项工作可以在Mac OS X或Linux,或Windows XP,或Windows 7中进行,不同操作系统在这种情况下的区别不大。
但我也并不是说操作系统已经完全不重要了。虽然对于上网本,操作系统依然很重要,但在上网本开始提供安装Windows XP的选项后,重要性也大幅度降低,这是因为用户很明显更熟悉XP,而不是早期上网本产品中提供的陌生的Linux环境。因为上网本的主要用途还是Web浏览和电子邮件,因此可以预见,Google Android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上网本平台,尤其是该系统非常简单,并且非常廉价。
另一个操作系统依然起到举足轻重地位的应用是智能手机,虽然智能手机的开发和使用比个人计算机至少晚了二十年,不过目前的发展势头非常快。
通过其他平台,例如iPhone以及Palm即将发布的webOS也能看出,在智能手机领域,操作系统的创新空间还很大。但是,这些平台最大的优势在于可实现更好,以及更标准的Web体验。随着越来越多的智能手机可实现相同的应用,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之间的差异和重要性也将逐步降低。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在于,通过智能手机,用户可以获得和在个人电脑上完全一致的Outlook访问、Gmail、Twitter,以及在线交流等应用。
二十年前,我们认为计算机是革命性的产品,但实际上并非如此。Internet,以及Web浏览器的出现,以及这些工具的应用方式告诉我们,真正发生革命性变化的是交流本身,以及信息的传播。计算机对信息革命的意义实际上和流水线对工业革命的意义是类似的,它们都只是促进最终目标的催化剂。
同理,计算机操作系统能够提供什么并不重要,我们认为能提供什么也不重要。但是,需要再次提醒的是,我们每个人(包括比尔盖茨)都知道,这一天迟早会到来。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