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2005年毕业的经济学本科生,本人在大学就相当不安份,所以打交道的企业比较多,但到了社会才发现原来一切还是不一样的。下面本人把自己工作以及面试经历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下。希望各位也把自己的面试经历交流下,给大家提个醒书归正传。本人在快销品策划的。在这个行业风风雨雨也走过小几年了,因为这行本身的流动性吧,看了很多企业,也去了很多企业去面试,在这里把自己面试的一些小经历和大家分享一下。看看大家有没有什么共鸣。
快销品这行业招人最大的特点是:民营企业喜欢那些从所谓大企业过来的人。希望有一个领导就可以把公司带向正规。而往往这些民营企业又无法提供象那些正规企业(如可口、康师傅、统一),所能提供的环境,结果往往是这些空降来的高管干不了几个月发现什么都做不了,便抽身而去。而后再新来个高管把以前的提翻,再干几个月,再走。没有那么大的头总喜欢带那么大的帽子,这是中国民营企业的主体特点。
在很多民营企业里,市场部(或叫企划部、市场中心)不是做为大脑去运作,而是做为一个简单的工具:投广告。因为在中国的很多民营企业有这样一个认识,只要打广告,产品就能卖出去,无论产品多差,只要你打广告,老百姓就信你——其实这也是因为中国消费者的不理性所致——也正是消费者的这种想法,我们看到安利在中国也开始大打广告,而在欧美国家它是不打广告的。做为公司产生利益的主体部门一定是销售,市场部只要做好广告,其它的不用你去考虑,销售部门自己会解决。所以很多民营企业的市场部人员没有什么成就感。产品卖的好,那是销售的工作好;或者是产品研发的好,而忽略了市场部的企划作用。市场部的人渐渐沦为开展会、投各种媒体广告的杂员。正是因为不需要市场部有太多的思想,所以一些在大企业工作过了几年的小兵也跑到民营企业来当高管。这些民营的市场部基本上多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
下面是我对面试过的公司进行下点评:
福建某知名糖果企业:典型爆发户心理,这可能是福建很多企业的共性,产品一出来猛打广告,至于营销的其它东西嘛都不要管了。只要你叫的好,叫的欢还怕没人来找你嘛。该企业的市场部非常之弱,主要是因为有外面的大型广告公司做企划,外来和尚好念经,内里的和尚去执行。结果是这个企业一年投一支产品广告,但销量却不怎么见上升,公司的产品在超市里生产日期非常的早。
河南的某速冻企业:该公司21年历史,广告片十年没换。市场部原来是用来打假的。后来该企业老板的女儿从上海同济念研究生回来,正式组建了市场部。最开始的领导是2001年的十大策划人——电器行业的。由于年薪太高,又行业不对。该领导干了一个月后,便被辞退了。后来从同为民营企业的公司挖来一位市场部经理。这位市场部经理是高手中的高手,无论是玩公司的企业文化还是营销策划,他无一不会。也是我见过市场部经理中最能的一位。在该公司如鱼得水,无论是产品还是营销都被他一手掌握。把市场部真正做到了核心地位,做到企业的大脑。最厉害的还不只是这一点,而是在该速冻公司的掌门人从那个念上海同济的小老总,又变回公司的创始人(这也是民营企业的一大特色。创始人永远是老大,想换谁换谁,哪怕是自己的亲生女儿,只要看的不爽,一样照换不误)时,在公司以前所有顽固的旧恶势力重新反扑的时候,他毅然不动,而后用半年的时候,硬是把不会用电脑、不懂营销,不懂市场部为何物的大老总,改变成比较有现代企业经营头脑的人。这是真正的高手,牛人。无论什么样的环境都能生活下来,无论谁当政自己可以把他改变过来。也许正是因为常年在这些民营企业打交道吧,他比那些所谓的大企业的所谓高手更加的牛。人才!
河南某上市速冻企业:公司典型投机倒把心理。公司老总是投机高手,而且是投机就成功那种,没地方说理去。在领导的带领下,企业的市场部也是天天看有没有什么可投机的。企业库存较多,几乎天天挂网上再招产品经理。主要是希望来的人可以解决库存问题。看过该公司,就知道中国的所谓上市公司是什么样了。里面的企划人员在业届口碑不太好,基本找不到什么工作。但由于该公司比较好,所以人也大多不会走的。
河南某肉质品公司:市场部领导换了N届。每个人来有每个人的做法。天天不是开会就是狗咬狗。懒得说。
河南某饼干企业:这是猎头公司推荐的职位,结果是该公司觉得我没有大企业背景(我是小企业出身的。要不怎么说这男怕入错行呢?拜托咱们所有大学生朋友,一出来,一定要进大企业,哪怕是看大门的。你干个五六年出来,去那些小企业,做个假背景。不说别的,就你那背景都把那些小企业吓住了。基本不会问你什么东西。又有点愤青了。)
河南又一饼干企业:自己找的垃圾公司。当时正在招市场部经理。我就去面试了。恶心死我,去了三次。奶奶的。第一次是人力资源部面试的。当然说他们目标还是大企业出来的。去第二次终于见到那个大企业出来的人了。统一的,做了五六年。(我心想,我现在的领导在康师傅、伊利、光明做了十几年呢。也没见有什么不同的)。下面就是她老人家开始面试了。问题比较恶心,先做介绍,介绍后问你产品分哪几个周期,什么是4P.问了下我日常工作后问了句:你怎么没有和消费者做活动。我说我在做终端七要素的时候,就有和消费者互动。大姐来了句什么是终端七要素?解释后,大姐恍然大悟的说了句:原来是把4P改成7C了。我忍住没吐出来,点了点头,不好意思搏人家。(地球人都知道,无论是4P,还是4C,这里的P和C都是指英文的第一个字母。终端七要素是指:铺货、陈列、位置、价格、库存、助销、促销。很明显这里面有很多是单词的开头是P)。再后来问了些概念问题,My God 这个概念大学学了几百遍,除了刚毕业找工作时有企业问,再后来就没人问过了。忍了,面试嘛。最后第三次,更恶心。问你对这个企业有什么印象,认同企业理念嘛,不知道这又是从哪个大企业学来的。吐过之后就开吹呗。再后来工资没谈好。妈的,浪费老子时间。
白象南京分公司:点名表扬的企业。面试两次,虽然最后没有去这个公司,但我觉得自己有收获。值了。白象是近年崛起速度最快的方便面企业。公司老总在业届口碑相当的好,对员工也不错。当时面试的是推广方面的。第一次面试我的是一位贾伟亮经理,人很温柔的。随便我自己聊。感觉挺亲切的。没几天就给复面试通知了。这次是白象分公司的老总,台湾人。还有一位人力资源经理。这要是在大学毕业,我肯定先问下这台湾人是泛蓝还是泛绿。不过,现在是为了保命,那些废话就不问了。第一次给台湾佬面试,气势上我完全输了。本次面试我输的很惨痛。因为停留在国内民企那种聊天的方式,没试过这种提问方式,总结方式。尤其是他问我,你说下自己的USP,还有我为什么录用你。只要说两点就可以了。结果,我乱吹。后来他给了我很多点评。让我收获不少。知道怎么去面试和总结自己的想法。那个我到现在还不知道名字的台湾老总,给我让了很生动的一课。非常感谢他。虽然我面试不好,还好做过的案子得到他的肯定。让我过去上班。而且是做产品的。(以前我是什么都做,根本不知道做产品和做推广有什么区别,后来工作才知道推广主要是执行方面的),可以说那个台湾经理给我更好的学习机会。结果我自己给拒绝了。因为不想闷,想出去到处跑那种。现在想想,非常的后悔。只是再没机会了。我现在投简历还是会特意搜一下白象有没有招人。这是最难忘的一次面试了。
仁和药业:又一次丢面子的企业。先跟我事先沟通下,问我想不想去江西工作。我犹豫的答应了。后来又问了是不是我投的那个仁和药业,我想是给他们留了不太好印象吧。所以当我问什么时候面试的时候,电话里的人和我讲等用人部门再给你电话吧。我倒——不过这也是第一次大公司给我们这种小企业,尤其是跨行业(我做食品的,那是做药的)给我感觉是挺有魄力的。不过很可惜,再没给我打过电话。
还有两三家企业在等着我去面试。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等再面试回来继续点评。象我们这种小企业出来的人,想找好工作还是比较难。所以劝所有大学生找工作一定要多想想。别入错行。本人南京理工毕业。
厦门银露:这个企业是我见过最爽的企业,因为离的远,给的是视频面试。第二面是电话面试。第三面我正在等着呢,不知道什么结果。
西安金威啤酒:我跑去面试了,没结果。原因后来才知道,人家以为我在啤酒行业做过呢。结果说两三天内给我一个命题。结果自然是没有结果了。
妙字号:河南一家饮料公司,人家说招的市场部经理要会设计,做过销售。我倒,还没看见哪个企业的市场部经理是做设计和做销售出身的。可能是我见的少吧。反正我接触的伊利、统一什么的不是这样的。没消息。
雪花:我最郁闷的企业了,晚上六点给我打电话,问我现在在哪里,我说在河南。她说:哦,那你过不来了。我问你们什么时候面试,人家说明天。我倒,也不提前一天打来,我哪来的急啊。把自己的案子发过去了。没人看。
我面试主要是把自己的案子先发过去。希望有人看。可惜,到现在还没有人看过。伤心中。工作还在继续的找。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