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原创作品,允许转载,转载时请务必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版、作者信息和本声明。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http://tech.it168.com/m/2007-11-05/200711050923406.shtml
80后的定义应该是:22至27岁之间、受过高等教育、刚刚毕业走向社会或者拥有几年工作经验年轻一代。不可否认,80后已成为职场上迅速成长的中竖力量,尤其是在国内的研发领域。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点,如果用几个比较典型的正面词句形容他们应该是:聪明、有主见、有能力。
那身为80后的技术人员找工作为什么还这么难呢?
因为,还可以用几个比较典型的负面词句形容他们:缺乏责任感、定位不清、困难而退。
从参加面试看责任感
就拿面试这件事来说吧,流程多是:电话简单沟通,约时间à初试(开发人员多是笔试)à复试à确认薪水、上班时间入职。
十一长假之前的一周,某公司约候选人参加研发笔试、面试。在约面试的电话里,公司特别强调如果您本周不方便(很多候选人会回老家),我们可以把笔试(面试)安排在十一之后进行。有12人在电话里说可以到公司参加笔试,令人失望的是,笔试当天只来了3位,其余8人在未做任何说明的情况下没有出现。
因为开发人员是所有应聘者中素质***的群体,公司前台打电话向每个未到的候选了解原因,看看是在电话里没说清地址,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导致了大家的缺席。最终的反馈是:2人电话不接、2人电话关机、4人临时有事。
每次与公司技术负责人或者HR沟通,80后的职业素质都会成为核心话题之一。而缺乏责任感又是最经常被提到的。候选人认为面试不来,对自己只不过是少个求职机会而已,公司则认为这件事足以体现候选人对工作没有责任心。有这种品质在身,很难让我们在事业上有什么建树。
所谓一花一世界,求职过程中任何点上体现出缺乏责任感都会被马上淘汰。公司的逻辑是:如果不负责任的人进了公司,那么造成的损害绝不止耽误时间这么简单,很可能是项目的延误甚至是失败。
不可否认,现在就业压力大,大部分人都对求职抱的态度都是普遍撤网重点培养。得到面试通知后,发现公司离家太远或者刚好被另一家录用的事儿时有发生。“中国这么大,接到面试不去的又不是我一个,没什么大不了。”也是很多人的正常想法。
我们回头看看这种行为给同龄人带来的伤害吧——由于相当部分80后技术人员在面试给人留下没有责任感的印象,很多公司规定关键岗位不用25岁以下人士。更有甚者,因为几个人的原因,某学校的毕业生在公司都成为不约见面试的对象。也许我们已找到工作,安然自得,但同龄人呢?校友呢?是否有必要更多考虑一下。
其实,比默默消失更恰当的处理方式有很多,这不但能体现自身素质、节省双方时间,还能为自己赢得机会。比如:
可以在电话里直接说因为路远、已有工作机会希望下次合作,即礼貌回绝(这样节省双方时间);
也可告诉HR时间不方便,能否另外安排时间(相信任何智力正常的公司HR相信都会另行安排沟通时间);
如果能在得知是哪家公司通知我们面试之后,能说出公司的情况,必然能在面试之前为我们自己加分。只需要事先做小小功课,上网看一下公司介绍即可。(体现我们的高素质)。
如此,即会竖立80后的风采,也会被冠以XX学校毕业生素质高的赞誉,何乐而不为!
文章链接:http://blog.csdn.net/jobchanceleo/archive/2007/11/09/1875756.aspx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