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08年3月发布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软件开发套件)至今,苹果iPhone上的第三方应用软件已经超过1万款。在这个面向全球、竞争激烈的平台上,吴晓丹和冯华君创造了一个不小的奇迹:他们为纽约FYI Mobileware公司开发的个人理财软件iXpenseIt从2008年12月13日起在iPhone App Store金融类软件(finance Group) 的销量排名始终位居第一。
“We make the best!!我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都难以置信”,身在瑞典哥德堡的冯华君在博客上兴奋地写道,而成功的原因只是自己“比别人做得多一点点,认真细致一点点,耐心多一点点”。在冯华君看来,这些话并不完全是谦虚,更多的是一种清醒。信科并不是冯吴两人的第一次创业,但用吴晓丹的话说,相比于以前的尝试,这次的创业无疑更“靠谱”。
吴晓丹和冯华君是华南理工大学的同学,吴比冯高两届,2002年吴晓丹大学毕业去了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留学,毕业后曾在Helio、Virgin Mobile等移动运营公司做技术开发工作,而苹果产品的爱好者冯华君则一直在国内,曾在苹果中国、百度工作。在此期间,吴与冯一直保持紧密联系,两人和其他几个朋友经常“拿着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项目,灰头土脸地跑去和风险投资商开会”。比如2004年底,在YouTube成立之前,他们就以一种朴素的心态感到:既然文字可以用博客来分享,图片可以由Flickr来分享,那么视频也应该有分享的市场需求。两人一度雄心勃勃地以此创建公司,但他们从未想清楚视频分享的未来之路究竟该如何走,这次创业仅持续数月就宣告失败。
目前,他们创建的信科(InfoThinker)公司刚刚在广州成立,其模式可以大致定义为iPhone平台上第三方应用软件的外包服务,即客户提出软件开发的需求,由信科完成技术开发和测试,并赚取服务费用。
尽管目前信科已经有来自美国、日本、欧洲各国、中国香港的近十家客户,但这显然并非是一个具有极大想象空间的市场,因为在这种模式下,即便软件在市场上获得成功,真正的获益者是信科的客户,而非信科自己。但对信科而言,这是一个必须的积累技术和建设团队的过程。信科的团队并不大,其中还有兼职的,但彼此都很熟悉,而iPhone平台的应用软件相对于PC而言要简单,开发周期也较短,产品更多是靠创意取胜,因此这个十多人的团队反而显得精干灵活,并且他们也开始尝试推出自己的产品。2009年1月,AppleTreeApp 工作室制作的iPhone游戏MusicPop刚刚推出。
苹果iphone以及Google Android都具备成为一个巨大手机运营平台的可能,对于第三方的开发者而言,平台越大,自己的空间无疑也越大,其可能的商业价值也越大。事实上,美国最成功的VC机构之一KPCB甚至和苹果公司联合成立了iFund基金,专门投资为iPhone开发第三方应用软件的公司。到目前为止至少已有超过5家公司获得了投资,而基于社交网络平台Facebook的RockYou公司甚至已经获得了总额达6700万美元的投资。谁能说像信科这样小小的iPhone软件开发公司明天不可能成为这个平台上的一个主角?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