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近日接受专访时表示,我国目前的企业信息化水平相当于发达国家90年代中期的水平,社会信息化的水平还要落后。
周宏仁精彩观点:
下一步信息化推进的重点还是传统产业改造,通过两化融合发展我们国家现在的产业体系。
从过去几年的经验来看,我们做得比较成功的都是解决我们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问题的方面。我觉得是信息化推进是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来做,而不是从概念来做,或者是国外做什么,我们在仿造。
尤其是大企业,(信息化水平)大概说可以到国外90年代中期的水平。
进展比较慢的是社会信息化。比如像覆盖全社会的就业支持服务,社会保障系统,另外像医疗卫生系统。
(两化融合)取得成功的关键也是把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辩证关系吃透、处理好,这样就能够既促进我们国家工业化的发展,又促进信息化的发展,这应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从过去几年的经验来看,我们做得比较成功的都是解决我们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问题的方面。尤其像金税工程,解决增值税的交叉机会,像海关解决快速通关的问题,与出口退税的交叉结合。凡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事情,都是比较成功的。凡是概念的,可能都不完全成功,或者有的会失败。一个很重要的经验教训,我觉得是信息化推进是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来做,而不是从概念来做,或者是国外做什么,我们在仿造。
另外在两化融合方面,现在企业也有很多的进展,尤其是大企业,大概说可以到国外90年代中期的水平,也有一些企业做得更好。中小企业方面也在逐渐增长,还有利用信息技术来节能减排,这方面都有很多成功的实例。从两化融合这一块,从改造传统产业这块,进展也非常大。
进展比较慢的是社会信息化还比较慢一些。比如像很多发达国家都很重视就业问题,帮助一些没有找到工作的人找工作,非常先进的覆盖全社会的就业支持服务,这个我们还比较差。另外比较差的就是社会保障系统,另外像医疗卫生系统,这个也还是比较差,不能建设全国统一的电子病历,医保不能在全国建立体制。#p#
以下为访谈实录:
记者:各位网友大家好,我们今天很高兴请到了国家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接受我们的采访,周主任将针对我国信息化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走向接受我们的采访。周主任是我国信息化方面最权威的专家,周主任您好。
周宏仁:您好。
记者:很多关注信息化的人都知道,周主任08年出了一本书《信息化论》,能否介绍一下这本书的内容。
周宏仁:做《信息化论》这本书,我主要是把信息革命发生以来,国内关于信息化方面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做一个比较系统地描述,取得的一些成果、存在的一些问题、今后需要深入研究和考虑的方面尽可能地做比较系统地描述。这本书说到了一些宏观的思考,也涉及到一些微观的方面,既有从国际的角度考虑的,也是总中国考虑的。这本书它覆盖的范围是比较广的,我也是希望通过这本书,它不仅仅是面向一部分搞信息化工作的同志,而且是希望能面对政府的管理者、企业的管理者,因为信息化是深入国际、政府、企业和个人的事情,希望扩大读者的覆盖面,让他们更了解信息化的问题,更了解自己在信息化时代能做什么。所以不管从宏观的角度,还是从电子政务的角度,是大家都应该关注的重要的问题。
记者:能否总结一下我国信息化到现在取得了哪些成绩?
周宏仁:从电子政务的角度来看,自从2001年中央提出来政府先行,在过去的六七年当中,我们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其中特别明显的就是从具体的系统来讲,一些比较重大的系统、重大的金字号工程,在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当中正在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金税。从电子政务的推进来看,更重要的是在认识层面上,它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提高了过去政府与老百姓对信息化的认识。老百姓通过网站与政府打交道,了解政府的服务,向政府提意见,对提高全民信息意识方面也起到了很大的贡献。
从这几年实践的结果来看,可以回过头去想中央提出来政府先行推动国民经济和信息化发展,目的是达到了,而且中央提出的思路和方针也是正确的。
记者:目前我国信息化的进程现在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已经到了哪个阶段,各个区域又存在哪些差异?
周宏仁:这几年通过我们国家的信息化推进,我们在几个方面都局的了比较显著的成就。一个就是在信息化基础设施方面,不管是电信或者是在网络方面,我们比较成功,甚至在某些方面,在国际上也是属于先进的水平,这是非常重大的了不起的成就,因为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人均的GDP水平跟世界上的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在这么短短的几年当中,能够有***进的信息技术设施,在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了。这个是我们信息化推进工作的很大成就。像拿手机来说,拿电脑的拥有量,从2001-2008年,无论从城市到农民,都有成倍地增长。从信息技术的应用来看,过去几年比较显著的经验,除了电子政务之外,农村也在推进,三农问题是国家的重中之重的问题,要解决中国的现代化的发展,必须要关注三农,信息化是一种快速发展的手段。04年以来,城镇广播电视、城镇上网都取得了很哈的发展,而且现在光纤已经发展到农村,农村信息化的应用也有很大的进展,农村的三级信息化服务体系基本上建立起来了,基本上可以到乡镇级,有的可以到村。像宁夏回族自治区,是比较偏远的地区,但是它现在已经覆盖到诚里。所以在应用方面,农村是很成熟的,电子政务是很成熟的。
另外在两化融合方面,现在企业也有很多的进展,尤其是大企业,大概说可以到国外90年代中期的水平,也有一些企业做得更好。中小企业方面也在逐渐增长,还有利用信息技术来节能减排,这方面都有很多成功的实例。从两化融合这一块,从改造传统产业这块,进展也非常大。
进展比较慢的是社会信息化还比较慢一些。比如像很多发达国家都很重视就业问题,帮助一些没有找到工作的人找工作,非常先进的覆盖全社会的就业支持服务,这个我们还比较差。另外比较差的就是社会保障系统,另外像医疗卫生系统,这个也还是比较差,不能建设全国统一的电子病历,医保不能在全国建立体制。
记者:你总结一下,信息化在哪些方面有一些什么样的教训,哪些地方值得反思?
周宏仁:从过去几年的经验来看,我们做得比较成功的都是解决我们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问题的方面。尤其像金税工程,解决增值税的交叉机会,像海关解决快速通关的问题,与出口退税的交叉结合。凡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事情,都是比较成功的。凡是概念的,可能都不完全成功,或者有的会失败。一个很重要的经验教训,我觉得是信息化推进是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来做,而不是从概念来做,或者是国外做什么,我们在仿造。#p#
记者:下一步信息化推进的重点是什么,这是不是下一步信息化研究的重点工作?
周宏仁:下一步信息化推进的重点还是传统产业改造,通过两化融合发展我们国家现在的产业体系。我们是制造业的大国,但是不是制造业的强国,通过两化融合的手段,来达到传统产业改造。在这个过程中很大的农村问题是不可忽视的,我们的农村现在虽然有很大的发展,但是空间还是很大。举一个例子,现在城市的人均电脑拥有率已经到60%,一些发达的地区,向北京、广州、上海已经到90%一审,农村目前的人均拥有率大概只有3.6%,所以看到农村是一个巨大的发展空间,而且这几年由于持续的推进,01年的时候,农村的电脑普及率打击到0.5%,现在到3.5%,有几倍的增长,所以这个机会是很大的。我的看法是,中国的信息化、信息产业发展的战略空间在农村,但是一提到农村,很多人觉得农村这个也没有,那个也没有,那么穷,没什么成就。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不准确,因为农村是不平衡的,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没有发展发挥。农业条件比较好的,相对比较发达的地区,就有这种需求,所以农村信息化的推进关键不是要不要推进,而且在于你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当然推进成功最重要的原则是要从实际出发,明明知道没有需求就不要去做。另外从实际问题出发,在这个农村做这样的项目,它的经济效益是什么,社会效益是什么,要想好然后再去做,不能把中国的广大农村看作是一块的,要做分析,在能够大力推进的地方去大力推进,这样农村的水平就慢慢带起来了。所以我们不是不做,而是怎么做的问题。
我刚才讲的中国信息化的发展还有很大的战略就是社会领域,如果要把13亿人,放在一个社会保障系统之下,不管它是什么样的保险,***都能做在一个系统之下,能进行信息的交换和处理,比如我退休了,我不管在哪里都能得到我们保险金,这样一个大系统是非常复杂的系统,但是利用今天的技术是完全能做到的。比如所有的医院统一病历,这个病历存在统一的数据中心,你走到全国,甚至全世界,不管到哪,都可以查到你的病历,这个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光这一条就可以形成巨大的产业,几十亿,上百亿。社会领域,中国的发展空间太大了。所以从中国的信息化推进来讲,路还很长。
记者:您提到了农民工的问题,您能否谈一谈农民工和信息化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周宏仁:我们在研究中国信息化的时候,我们最主要是问为谁服务。实际上中国的人分三部分,城市有一部分,农村有一部分,当中有一部分就是农民工。中国农民工的人口是2.1亿-2.5亿,加上家属和孩子,大概是在3.5亿-5亿之间,是中国人口当中***的一个板块。但是我们在信息化推动当中,城市的信息化谁来管,农村的信息化谁来管,农民工的信息化谁来管。而且我们知道农民工在中国信息化进程当中扮演一个很重要的角色,我在这本书里讲到,在农民他们是最有钱的人,他们在城里挣了钱,拿回农村去,他们可以盖房子,在沟通城乡之间,他们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农民工有信息需求,不是没有信息需求,比如首先他要找工作,如果这个老板把我解雇了,我下个老板是谁,去什么地方,给我我们钱。另外农民工在打工过程中碰到很多法律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很多问题都是可以用信息化手段来关注的,当然不是全部依靠信息化手段,但是起码是离不开信息化的。这个我在书里面也提到了。所以信息化的推进不能忽视农民工这一大社会板块,如果忽略了我们的信息化推进就是不完整的,农民工的问题处理得不好,对信息化推进是很大的障碍,会影响社会的发展,也影响城市的发展。我觉得现在大家还没有充分认识这个问题,还要继续宣传。
对于两亿多农民工,我们一些系统没有办法对他们进行管理,这个也急不来,认识要一步一步到位。
记者:工业和信息化部组建后,我们的信息化建设有哪些新的调整,应该怎样应对?
周宏仁:我想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组建,反映了政府对信息化还是重视的,希望能够在今后的调整上创造一个两化融合的局面,但是这种调整毕竟是新生事物,组建起来怎么运作,怎么能够把两个化有机地融合起来,达到既促进我们国家工业化的发展,又促进我们国家信息化的发展,这还有一个探索的过程,这个问题不是那么简单。总的来讲,中国现在是一个制造业的大国,就规划本身而言,都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现在的问题是,再考虑规划的问题,怎么样把信息化的因素考虑进去。我觉得像中央提出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讲的是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辩证关系,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我想对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来讲承担了这个重要使命,取得成功的关键也是把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辩证关系吃透、处理好,这样就能够既促进我们国家工业化的发展,又促进信息化的发展,这应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们国家过去十几年的发展没有这样的先例,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事情。我相信领导会逐步的创造新的思维来解决这个问题。
【编辑推荐】